彩虹桃源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Rainbowcn2018 感恩过去,珍惜现在,以更开放的心态和行动拥抱未来

博文

“痛并快乐着”背后的科学

已有 3768 次阅读 2020-12-27 20:02 |个人分类:认知点滴|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免费好书快听之《幸福的另一面》,请点击微信版链接↓↓↓

微信版音频:《幸福的另一面

不接受痛苦,就不能获得幸福痛苦不仅和幸福关系密切,而且,能承受多少痛苦,直接决定了你能获得多少幸福。

目前,国内还没有《幸福的另一面》的中文版,聆听上面↑↑↑音频,提前了解“痛并快乐着”背后的科学。

幸福的另一面.png


一、为什么绝对的“享乐主义”不可能实现?

“享乐主义”的观点由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提出,认为一个人一生的目标应该是两种限度的结合,即最大限度的幸福,和最小限度的痛苦。

作者认为,最大限度的“享乐主义”是不可能实现的。原因有三:第一,人类具有适应环境的能力。无论多么强烈的快乐,一旦习惯了,快乐的感觉就会消失。第二,快乐必须在对比中才能被感受。只有在极度饥饿时,你才能尽情享受面包的美味。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据研究发现,痛苦和快乐是两种密不可分的情绪,它们无法脱离对方单独存在。

二、为什么说痛苦与幸福无法被完全分隔开?


痛苦与幸福的相关性是由“心理”和“生理”两个层面决定的。

在心理层面,这种相关性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作者认为,特定的痛苦会在某些条件下激发快乐的感觉,这因人而异。比如辣味就是一种痛觉,有些人爱吃辣,有些人则不行。第二,我们的大脑非常善于分辨环境,当意识到痛苦不会造成实际威胁,痛苦就会被处理成“快感”。当你在进行极限运动时,你体验到的“刺激”往往大于“痛苦”;第三,痛苦让我们的感官保持敏锐。当我们从痛苦中解脱,感官的敏锐度也不会立马消失。这时,我们会更容易通过感官去察觉快乐。比如给极度饥饿的人一个面包,敏锐的味觉会让他感到极度愉悦。

而在生理层面,据研究表明,在大脑中,处理痛苦情绪的神经机制和处理快乐相似,都会刺激大脑分泌“多巴胺”和“阿片类”物质。也就是说,快乐和痛苦会刺激大脑进行同样的生理反应,因此任何一种感觉都无法单独存在。

三、痛苦如何帮助人们实现自我成长,增强社会凝聚力?

痛苦会带来压力与挑战,检验我们的能力与个人资源。当我们直面痛苦,我们会更容易发现自己的局限。这促使我们获得更加强大的内在品质。通常面对压力时,会有两种倾向:将其当作“挑战”,或当作“威胁”。那些将压力当作挑战的人,更愿意通过自我提升应对痛苦,最终实现个人成长。

此外,痛苦时更容易发生“移情”现象,增强社会凝聚力。“移情”有助于我们和他人加强联系,融入组织与社会。我们在痛苦时渴望寻求别人的帮助,因为潜意识里我们认为,向他人求助可以分担消极情绪的风险·。

四、痛苦如何帮助人们在生活中寻找意义?

痛苦带给我们混乱感、失控感。面对灾难与痛苦,我们会感受到客观世界陷入混乱、失去了意义。根据格式塔心理学的观点,从片面事件中创造意义是人类的天性。也就是说,尽管痛苦只是随机发生,但我们都愿意认为,这一定是某些意义的先兆。

面对痛苦时,人们会尝试努力和世界重新建立联系,让我们重新寻找安全感。即便并不能改变客观条件,却能让我们获得内心的满足,激励人们在混乱中寻找意义。


五、 重要观点

  • 痛苦和幸福关系密切,能承受多少痛苦,直接决定了你能获得多少幸福。

  • 最大限度的“享乐主义”是不可能实现。因为据研究发现,痛苦和快乐是两种密不可分的情绪,它们无法脱离对方单独存在。一定条件下,甚至可以相互转化。

  • 痛苦会带来压力与挑战,检验我们的能力与个人资源。直面痛苦时,我们更容易发现自身局限,获得强大的内在品质。

  • 感受痛苦是人类共通的能力。痛苦时我们渴望寻求别人的帮助,因为潜意识认为,向他人求助可以分担消极情绪的风险。这种“移情”现象有助于我们和他人加强联系,融入组织与社会。

  • 痛苦带给我们混乱感、失控感,促使我们和世界重新建立联系,为生活赋予意义,重新获得安全感。

  • 重视痛苦,并选择合理的方式接受它,实质上是一种有效的趋利避害。我们需要这些消极感受鞭策我们,去保持生活的热情和动力。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91397-1264420.html

上一篇:生命简史|如果生命的演化是一场全凭运气的PK……
下一篇:衰老以后的世界究竟是怎样的呢?
收藏 IP: 60.13.159.*| 热度|

5 许培扬 刘用生 武夷山 杨卫东 宁利中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精选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09: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