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物理感觉 vs 院士预测
热度 2 刘全慧 2025-4-27 09:26
三十年多年,我读到一篇发表在《大学物理》上的论文(后来知道是他的 硕士论文的主要部分 ),断言作者一定有大成就。来湖大后,我先后两次请他登台《岳麓讲坛》,他已经是国际物理学界的重要学者、中国物理学界的代表人物。后来,他 晋升成为科学院士。他的光临,成了 我主持岳麓讲坛的一个闪光点。 十年前,我参加一次小 ...
个人分类: 拾穗记|1265 次阅读|3 个评论 热度 2
科学网奇缘----两位网友同时发现了吉布斯佯谬的新解法
热度 2 刘全慧 2025-4-18 10:15
一,两位网友不约而同发现了玻尔兹曼系统熵的一个新结果 几乎同时,两个刊物接受了内容几乎相同的两篇文章,作者都是科学网的网友,且二者之间几乎没有任何关联。他们发现了玻尔兹曼系统熵的一个新结果如下(以下简称为 X- 熵公式): 𝑆 = 𝑘 ( 𝑁 + 𝛼𝑁 + 𝛽𝑈 ...
个人分类: 拾穗记|9291 次阅读|12 个评论 热度 2
这是一个贝叶斯的世界
热度 7 刘全慧 2025-1-11 11:23
中国文化里的定数、因果报应、万事皆有轮回的思想,和现实并不相符,当然也和科学不符。在我接近退休的时候,回首六十年的人生,突然发现我们原来生活在一个不确定的世界里,每件事只有几乎具有确定的概率。按概率论的说法,我们生活在贝叶斯的世界里! 著名学者季向东教授认为 :“…量子力学,看上去基本都 ...
个人分类: 拾穗记|11471 次阅读|12 个评论 热度 7
缺一个公章即使正确也少了点分量
热度 2 刘全慧 2024-11-3 07:46
从程序上看,“情况通报”缺一个公章,不能作为官方的正式文件加以采信。 当然,如果确如“情况通报”所言,坚决支持学校的处理! https://weibo.com/a/hot/c8ec73efe20dd4af_0.html?type=grab
个人分类: 拾穗记|2992 次阅读|3 个评论 热度 2
飞的万里只为现场聆听半小时的学术报告
热度 2 刘全慧 2024-10-16 10:35
北京至海南的直线距离为2300公里,往返4600公里,差不多万里之遥。 有一位知名教授打飞的往返,只为聆听同行一场25分钟的学术的报告。
个人分类: 拾穗记|3909 次阅读|6 个评论 热度 2
缅怀周光召先生
热度 4 刘全慧 2024-8-23 11:17
周光召先生不仅是“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两弹英雄榜的代表性人物,更是中华道德文章的范本,当代文正。 他是我讲课时不可回避的科学家。他巧妙利用热力学中的“最大功原理”解决了当年原子弹理论中的一个关键性难题,而我是热力学与统计物理课程的主讲教授,“最大功原理”和中国原子弹发展的关系,是我热力 ...
个人分类: 拾穗记|20571 次阅读|8 个评论 热度 4
八年磨一剑----周光召领导的四人团队对非平衡统计物理的贡献
热度 3 刘全慧 2024-8-18 19:45
周光召院士,因病医治无效,于 2024 年8月17日22时55分 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曾任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原院长、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等职;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从核基地重回大众视野之时, 周光召 立即开展理论物理研究。1978-1986的八年间,他带 领 了一个四人团队建立 ...
个人分类: 拾穗记|11540 次阅读|8 个评论 热度 3
纪念一位温婉的老太太
热度 4 刘全慧 2024-7-30 10:09
黎老师,生前是湖南大学 ( 现 ) 电气与信息学院的教师,和我一样居住在校园里,两个家属区相邻。大学里的平凡老师,小区中的居家主妇。 她去世的前后几天,我因事每天都要从她居住的楼前走过,没有发现任何异常;去世后,生前所在单位没有发布任何消息;直到最近,读到她儿子 ( 也是我同班同学 ) 转发的一篇怀 ...
个人分类: 拾穗记|4296 次阅读|8 个评论 热度 4
卡文迪什实验室大门上的铭文和岳麓书院大门的对联
热度 2 刘全慧 2024-7-29 10:30
“ 上苍之作不凡,喜爱者应孜孜以求 ” ---- 卡文迪什实验室 正门上方铭文 旧卡文迪什实验室大门上的铭文(拉丁文) 而新 卡文迪什大楼门口用的铭文的英文译本,为什么? 剑桥大学前卡文迪什教授 AB Pippard 在《欧洲物理学杂志》中 描述了这一事件。 “ 根据麦克斯韦的意愿,原建筑所在 ...
个人分类: 拾穗记|3652 次阅读|6 个评论 热度 2
从海外"名人录"到"外籍院士"
热度 1 刘全慧 2024-5-15 09:17
今天知识分子公众号发表了一篇文章 “外籍院士”为何在中国井喷? 我笑了! 很多年前,美欧某科学院(XX Academy of Sciences)给我颁发了一个证书院士(member)证书。猝不及防啊,完全没有听说也没有关心过这个科学院。那个时候,海外“名人录”流行一时,我也被录入过若干回,不过,来自海外的院士头衔,还是一 ...
个人分类: 拾穗记|3244 次阅读|5 个评论 热度 1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6-15 14: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