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qdai 上海大学教授

留言板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登录 | 注册


IP: 125.71.200.*   [304]龙涛   2013-3-20 21:24
戴老师,请问美国和欧盟有没有我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那么一个系统,可以查询哪些得到了资助,项目的名称是什么,资助的金额为多少?并且是对外也可以查询的那种。
IP: 121.28.25.*   [303]cottonchi   2013-3-15 10:33
特别感谢戴老师在百忙之中为我修改国家基金!
我的回复(2013-3-15 11:26):愿你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IP: 218.79.221.*   [302]卢东强   2013-3-10 06:34
Re: [431]刘建林博士:ICNM-6征文通知发过两轮了。录用通知和参会通知,马上发给投稿者了。
http://icnm6.shu.edu.cn/Default.aspx
http://blog.lehu.shu.edu.cn/dqlu/A386691.html

ICNM-VI Important Dates
Abstracts Submission:  1st Mar. 2013
First Notice: 15th = Mar.2013
Full Papers Submission: 1st Apr. 2013
Final Acceptance: 15th Apr. 2013
我的回复(2013-3-10 14:10):谢谢东强代我回复。
IP: 123.235.212.*   [301]刘建林   2013-3-8 22:03
谢谢戴老师。我很希望参加这次会议。
我的回复(2013-3-9 08:16):欢迎你与会!
IP: 121.249.157.*   [300]刘建林   2013-3-8 16:29
戴老师你好!请问ICNM6开始通知参会了吗?
我的回复(2013-3-8 16:37):我近期在香港访问,不知道ICNM6的筹办情况,应该发第二轮通知了吧!你不妨发邮件给我所副所长郭兴明教授问一问,他的邮箱:xmguo@shu.edu.cn。
IP: 202.118.77.*   [299]覃开蓉   2013-2-17 16:39
谢谢戴老师指点!
IP: 116.246.26.*   [298]蒋明润   2013-2-17 14:02
戴老师,我是一个4年级孩子的家长,孩子对数学以及科学有些稀奇古怪的想法。记录在博客中,希望得到老师的点评

谢谢
IP: 117.33.162.*   [297]zxy1959   2013-2-16 17:32
戴老师
    您好!
    我记得以前您告诉过我:申请基金很简单,无论什么人都可以申请,关键是看资料。最近我准备申请基金,但当我下载了申请表格后我傻眼了,我发现表格完全是为科研体制内的人而设计的,学位和职称都是必填内容。但我是民间发明人,一无学位,二无职称,因此申请表格无法填写,无法进入基金申报的程序,这样一来我就被拒绝在基金申请的门外了,我该怎么办?请予以指点。
IP: 113.234.173.*   [296]覃开蓉   2013-2-15 21:04
戴老师:您好!请教一下shear stress的标准中文翻译,是'剪应力' 还是' 切应力'呢?谢谢!
我的回复(2013-2-16 10:00):开蓉:新年好!两种译法都有,但目前更时行的是“剪切应力”。 世强
IP: 99.150.156.*   [295]wwj008   2013-2-13 11:24
戴老师您好!很不好意思,刚刚才申请账户,不能在博文里留言,只能用留言板。
有个关于2013年基金申请的问题想请教您一下。以前的时候,面上基金和青年基金是同一类型,不可以同时申请。从2011年开始,这两个分开了,而且现在还加入了优秀青年基金。是不是意味着正高职称,35周岁以下,可以同时申请面上和青年基金(或者优秀青年基金)各1项?谢谢您的解惑。
我的回复(2013-2-14 09:46):理论上没问题。但是一般不提倡这么做,因为每个人毕竟精力有限,不大可能“左右开弓”,弄得不好申请时还会相互影响。我的一位忘年交,水平很高,去年同时申请“优青”和“重点项目”,内容相近,结果两头落空,评审人各支持一种项目,结果两项评审均非全优。时下有一些不成文的“潜规则”,例如,申请面上项目的年轻人一般要求做过青年基金项目(青年基金项目一辈子只能做一次);申请优青项目者一般要求做过两个以上的基金项目。所以,你说的同时申请的情况比较少见。
以上说明供参考。
IP: 60.27.27.*   [294]黄慧玲   2013-2-10 19:59
戴老师,春节快乐!身体康健
IP: 60.163.15.*   [293]俞立   2013-2-10 10:01
戴老师,祝您新年好!
我的回复(2013-2-10 11:11):也祝你新春快乐,万事如意!
IP: 122.194.1.*   [292]王子洋   2013-2-10 09:15
戴老师,祝您新春快乐,身体健康!
IP: 117.33.163.*   [291]zxy1959   2013-2-10 00:15
戴老师:
祝您在香港,新春快乐!万事如意!
IP: 61.48.45.*   [290]bqfkkxqy   2013-2-9 18:38
戴老师:您好!我是北京青年报副刊的编辑王勉。北青副刊新设了版面《科学前沿》,主打科学领域的最新成果,探索科学与伦理之间的冲突和故事,我们非常需要专家的参与和支持,非常欢迎您的投稿!我经常浏览您的博客,遇到合适的文章,是否同意在我的版面刊发?
我的电话是13520661243,邮箱bqfkkxqy@163.com,非常感谢!
我的回复(2013-2-12 09:34):王勉:新年好!谢谢你的提议。如果你觉得哪一篇博文适宜于在贵报刊登,请随时告诉我,一般只要编辑后的样稿给我过目一下就可以了。你们感兴趣的文章大多出现在本博客的“科海随笔”和“科研方略”这两个专栏里。我的邮箱:sqdai@shu.edu.cn。
IP: 144.214.244.*   [289]戴世强   2013-2-9 09:29
博主在香港祝各位新春快乐、心想事成!
IP: 123.232.34.*   [288]龙涛   2013-1-26 21:43
戴老师,祝贺您获得第五届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提名奖
我的回复(2013-1-27 04:21):谢谢!实际上,我与这一荣誉称号的要求相去甚远,很不敢当,这是中国力学学会推荐的结果。
IP: 218.89.212.*   [287]龙涛   2013-1-19 10:17
戴老师,请问您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同时参与了几个课题?
我的回复(2013-1-19 11:04):我于1962~1966年期间在中科院力学所做研究生,形势与现在完全不同,那时没有自由申请的课题,都是单位承接的国家任务(包括国防任务),我的研究生论文与当时单位承接的国防课题密切相关,但我对课题的全局不了解,所涉及的工作的重要性倒是不言而喻的。
IP: 221.218.159.*   [286]张红旗   2013-1-19 07:16
戴老师几篇关于自然基金申请方面的文章非常客观中肯,赞一个。这世界上总是有一些偏激的人,从根上说都是极端自私自利的人,如果他中了基金,他还会这样说吗?不想说这些人了……。
我的回复(2013-1-20 12:00):偏激的人总是存在。但我倒不大指责有偏激言论的年轻人,因为毕竟年轻,不能要求他们事事有全面的认识,还有一些人对事实了解得不全面,有点想当然。然而,对于那些睁着眼睛说瞎话的人我很反感。
IP: 121.237.96.*   [285]keyanqiuzhi   2013-1-16 13:28
中国是人情关系化社会,科研届亦是如此,科技项目申请和科技奖励都被严重影响。也许成果资助法比较适合中国的国情:
1、国家和各有关部门设立科技基金,常年接收项目申请;
2、将项目申请内容、科技论文和产业成果分级:
(1)项目申请内容有重要价值并且科技论文或产业成果突出的给予一级资助;
(2)科技论文或产业成果突出的给予二级资助;
(3)科技论文或产业成果较好的给予三级资助;
(4)项目申请内容有重要价值的给予四级资助;
(5)不限制资助比列,每人一年限制申请一次,不限制获得资助次数,但是凡是用过的成果不得重复用于申请,申请用的科技论文或产业成果需要公示,成果仅计算申请人个人的,课题参与人的不计入。
我的回复(2013-1-17 05:35):你的建议有见地,但实行起来还费思量,还需要摆脱人情化的约束。我觉得评审“全球化”值得推行,就像香港目前在做的那样。现在境外到处有优秀的华裔学者,他们的力量可以利用。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7-10 15: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