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十的书房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damliu800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博文

“城市病”解读——再读《城记》 精选

已有 5505 次阅读 2010-11-29 09:38 |个人分类:读书心得|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北京, 城记, 城市病

    今天再次翻阅了那本令我又爱又痛的书——《城记》。书中的文字与图片又把我拉回了一周前曾驻足过的祖国首都。

    十一月是北京最好的深秋时节,传说这时香山的枫叶都红了。我开会的地点在北五环东南侧,从火车西站出来我选择坐公交车到东单再乘地铁的线路,我想多看一看熟悉的首都,熟悉的长安街,熟悉的建筑。公交车自西向东行驶,首先看到的是革命军事博物馆,建筑顶端巨大的五角星熠熠生辉。过复兴门站时,我意识到我们的脚下就是昔日的皇城根儿,虽然复兴门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北京城门(是日伪时期开的交通门洞),但它仍是内城城墙的重要组成部分。顺着复兴门南、北大街望去,总感觉路很宽,就是少了些什么,少了巍巍城墙。脑海中一下子闪现出今夏在古城西安看到的情景:城墙、城门、箭楼、瓮城、护城河保存完整,它们成了西安最好的名片和历史的见证。北京虽贵为首都,但也有它的辛酸,如今正罹患着城市病,苦不堪言。进入复兴门内大街,路两边多为著名建筑。比如位列“十大建筑”的民族文化宫、电报大厦、广播大楼、人民大会堂、历史博物馆(按照自西向东先后出现的顺序排列。当然,前面提到的军事博物馆也是“十大建筑”之一)。这些凝固的诗篇的展现了上世纪50年代我国建筑艺术的最高成就,它们很好地反映了那个时代“中而新”的思想,既有中国风的飞檐又有简练耐用的整体结构;它们与首都的气质相符,有巨大的空间体量,也有顶天立地的标志性象征(在限高的情况下通过细长的避雷针刺破蓝天)。

 

                  大前门和正阳门留下了古老城门的最后身影

    车过了西单,开始进入祖国的政治中心,红墙是最醒目的标志。新华门外两句大大标语多少还带有些革命色彩,“为人民服务”几个金光闪闪的大字从正门中显现出来。刚过北京音乐厅,几幢粉饰过的四合院矮墙匆匆而过,一个“巨蛋”闯入我的视野,我不愿多看,扭过头等待着天安门的到来。广场上人依旧很多,天安门在蓝天(虽然算不上蓝)的陪衬下显得格外庄重,之后留下深刻印象的除了北京饭店,再没太多美的收获。

    从东单乘地铁一路向北,当我出地铁站时,外面已是另一番景象,天色是灰灰的,路边的高楼显得呆板而缺乏变化,北方干冷的风令人不愿在户外久留。此时我已出四环,离传统意义上的北京城(老城区)已经比较远了。甚至可以说我已经到了城外,这就是巨大城市带来的地域差异。后来与师兄见面时,他打趣地说:“你住北五环,我在南五环,咱俩之间的距离比从长沙到株洲都远。”是啊!我们如“同一个城市中的异乡人”,这就是今日北京。

       

                            北京拥堵的交通

    北京,一个患病的城市。房价高得离谱,不足百平米的房子动辄几百万;交通不堪重负,机动车保有量超460万,节前全城大拥堵;环境质量不敢恭维,与08奥运时相比不可同日而语(个人亲身体验);最头疼还是人口控制,落户虽难,但仍有数不尽的北漂一族涌入首都。这一次北京之行体验得真切,拥挤的地铁与缓慢的公交促使我必须提前2个小时赴约,返回时甚至差点误了地铁。一个城市成为今天这副病态,我们城市的规划者与建设者应该负主要责任。一味盲目地摊大饼,解决不了城市用地与人口增长的矛盾;100多座立交桥也缓解不了拥堵的交通;赤巨资打造的公交地铁系统,无法满足所有人的需求;还古都秀水蓝天只不过是“绿色奥运”的口号;马路越来越宽,车也越来越多,汽车尾气危害更甚工业废气;一部分胡同老街换上了新颜,但更多者则成了在墙角哭泣的瓦砾。这个城市拥有一切属于首都的功能性设施,也拥有许多足以支撑古都门面的名胜古迹,更不缺乏令世界羡慕的超高人气,但它就是缺乏一种味道,一种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味,一种老舍茶馆中的市井气味,一种梨园行中的京腔韵味,一种古老会所中传达的历史况味。留下的是光怪陆离与朴素老旧的视觉冲击以及古老建筑渐渐凋零地无限怅然。

 

                       

                        这样的老街留下了多少京都记忆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欣赏,谢谢!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26763-388483.html

上一篇:硕士毕业论文答辩的诸多细节
下一篇:开放的网络,共享的精神——网络精神家园一瞥之开放课程
收藏 IP: .*| 热度|

12 李侠 赵凤光 吉宗祥 樊晓英 余昕 姚雅欣 侯成亚 鲍海飞 张少雄 周灵娜 曹建军 small03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23: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