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jjoy365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jjoy365

博文

今年过年吃点儿好的

已有 733 次阅读 2023-1-12 14:03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今年过年吃点儿好的

过年了,需要吃点好的,犒劳下自己;需要和亲人朋友团聚一下,感受人间的温情。但是浮华微沉,慰籍心灵深处的只有成长路上的奋进和知识的总结和凝练。开源市场的发展少说也有20多年了,可是有一些基本的问题,人们的认识却存在根本的错误,甚至是业内的资深工程师或专家。

 

我参加过一些重要的开源会议,在会议上经常听到演讲嘉宾说,我们须要培养开源生态,这样国内开源企业才有可能茁壮成长。这种表态貌似正确无误,而且好像还契合共产、共建的“乌托邦”理想。而事实上,这种思想认识是根本站不住脚的!

 

要想说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须要先搞清楚开源市场发展的主观可能性与客观必然性。从主观上讲,开源市场的发展之初源自工程师们对先进技术和美好实现的追求;从客观上讲,开源市场的发展根本上源自各种程序实现的细节敏感性。而这至少包括两方面内容,1、编码时的细节敏感性。对于程序员都有这样的体验,程序代码即便是错一个字母,编译也不能通过;

2、程序模块间适配时也存在细节敏感性。一个随处可见的例子是,每个不同的模块接口我们都会给它一个独一无二的UUID

 

正式因为这种客观上的细节敏感性,开源市场才有可能通过服务的形式加入社会化大生产。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对于开源产品,使用者虽然可以很容易地得到源码,进而编译使用它。但是当你基于自己的业务特点想要修改源码时,你会很快发现对于代码的熟悉和学习成本并不低。于是,找专业的团队维护这个源码也许是更好的方法。

 

现在我们回到最初的问题上,在开源市场上,你是要客户需求驱动研发,还是要创新驱动市场进化?如果要我选择,我选后者。细节敏感性的提出不是要我们被动的接受这个事实,而是须要我们积极地、努力地实践,将对客观规律的认识不断引向深入。其实我们有很多课题须要突破。大方向上有很多,比如1、软硬件互联与系统功能拓展;2、应用场景与人机交互等;方便好使的细小起点也有很多,比如说,物联网中每一类传感器的应用设计和实现。在具体应用场景中,甚至可以细化为为每个传感器设计软硬件或对传感器数据进行深度挖掘。这些的总和通过市场的大浪淘沙完成了软硬件产品和生态的进化。

 

而对于持“客户需求驱动研发”观点的人,我想说的是,老一辈解决问题前总是将主、客观原因认识的透透彻彻,之后才做出经得起各种检验的正确结果。而我们这一辈呢,单凭主观愿望就伸手向大人要钱!太没出息了吧!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257356-1371674.html

上一篇:在8051上的人工智能
下一篇:物联网最小用例二
收藏 IP: 114.249.63.*| 热度|

1 罗汉江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3-6-5 12: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