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zhouc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zhoucn

博文

也谈科研评价体系(5) 精选

已有 6125 次阅读 2016-5-26 15:30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在做了这么多准备工作之后,我们终于可以推出一个最合理且最公允的评价体系---时间。

   时间能评价一切。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评价或许会有些变化,比如图灵的地位在他死后多年一直在提升。但是,毫无疑问,同样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能够更加准确、更加公平地评价科研工作的重要程度和科研工作者的贡献程度。而且时间越久,所得到的判断越准确越公平。因此,时间这个评价体系的引导作用也是近乎完美的。它一直在引导科研工作者做出真正重要的工作。

   很遗憾,这个评价体系的可操作性几乎为零。等到科研工作者去世之后再评价,未免也太迟了。

   但是,时间这个终极评价体系,对我们设计真正合理、公允、有正确引导作用而又可操作的科研评价体系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1、按照时间这个评价体系,衡量一个科研工作者的成就一般看她/他最杰出的工作1。某种意义上,一个科研工作者,如果这辈子能够做出一个能在科学技术史上留下足迹的工作,也就够了。所以,对于科研工作而言,质量的重要性远远大于数量。我们的评价体系也应该遵循这个准则,按照最好的工作来评价,让科研工作者有这个时间和资源冲击更好的工作,而不是被逼滥竽充数。

2、按照时间这个评价体系,科研工作者的贡献是由他们所做出的科研工作来决定的。和其他任何因素无关。因此,我们应该先评价科研工作,然后在此基础上评价科研工作者。这样也能相对公平一点。

3、按照时间这个评价体系,无论是基础研究还是应用研究,对人类/国家真正有意义的是那些金字塔顶端的工作。很残酷的事实是:其他的工作的主要意义在于积累,期待量变引起质变,为重要的突破作铺垫。我们的评价体系也要遵循这个原则,尽量引导科研工作者往顶端进军,而不是原地踏步不前,也应该在对突破性工作给予更大程度的认可。

4、按照时间这个评价体系,真正重要的工作确实是那些要么顶天的,要么立地的工作。而那些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工作,很快就湮没在历史中。当然,这也不是说这类的工作完全没用。而是表明,我们的评价体系,应该更加倾向于顶天或立地的工作。

5、按照时间这个评价体系,只有所扩充的知识才是永恒。其他的,如文章、引用、项目,都是虚名,有如那浮云一般。所以,我们的评价体系中,可以用到文章、引用、项目作为参考,但是不能用这些作为主要的评判标准。

6、按照时间这个评价体系,真正很重要的工作并非面面俱到的。重要的基础研究并不需要马上指出其实际用途,而重要的应用研究也并不需要强求一定有强大的理论分析。所以,我们的评价体系也要避免苛求科研工作面面俱到,以免适得其反。

 

   综上所述,虽然时间这个终极评价体系不可操作,但我们的评价体系应该尽量接近之。

 

   同时,参照时间这个评价体系以及朗道的科学家分级标准,我们大致上可以模糊定义科研工作的水准如下:

一流科研工作:能在历史上留下痕迹,真正意义上推动了人类/国家进步1

二流科研工作:能在当代对本学科领域有原创、突破性贡献,对本领域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三流科研工作: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对本学科领域有重要贡献,对本领域发展起了一定推动作用。

四流科研工作:能在一段时间对本学科领域有贡献,一般能在本领域最顶尖学术交流平台(比如杂志)上公开发表2,或大致相当的技术、产品。

五流科研工作:能对本学科领域有少许贡献,一般能在本领域重要的学术交流平台上公开发表,或大致相当的技术、产品。

六流科研工作:能在本领域一般的学术交流平台上公开发表,或大致相当的技术、产品。

   而n流的科研工作者就是作出了n流科研工作的人。

   做了无数多n流的工作,也不能代表能做出一个n-1流的工作。

 

1:一流之上有超一流、超超一流工作,取决于所扩展知识的深度。

2:有时能在顶尖平台上发表的未必是贡献,而反过来亦是如此。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135216-979845.html

上一篇:也谈科研评级体系(3)
下一篇:也谈科研评价体系(6)
收藏 IP: 14.200.229.*| 热度|

15 章雨旭 王从彦 许培扬 金拓 晏成和 黄永义 吕洪波 LetPub编辑 陈南晖 鲍海飞 徐明昆 宋歌 zjzhaokeqin taoshl wgq3867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6 22: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