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ngxianba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gxianbang

博文

让有趣的科学开学第一课点燃孩子们的探索精神

已有 3521 次阅读 2020-6-4 22:36 |个人分类:科技教育|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科学教育、科学探究

让有趣的开学第一课点燃孩子们的探索精神

-----读《给教师的100条建议》之第二十一条有感

宪邦-王鹏

苏霍姆林斯基这本《给教师的100条建议》,自己在十二年前刚成为一名高中教师时曾经买来读过,还记得当时阅读过程中的激动心情。浏览书的目录,我欣喜于在学校教育里所遇到的问题几乎都被这位教育家写出来了,自己如同找到了一个可以倚靠的肩膀,或是一盏前进的明灯,更是有一种教育路上我不孤单的古今神交之感。

而今翻阅,带着自己的教学实践与经验教训再读,则更为理性务实。由于科学这门学科最讲究也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我就再次细读了第二十一条:兴趣的秘密何在?读来收获良多,正好印证了在疫情结束后准备开学第一课时自己的想法与做法。

“所谓课上得有趣,就是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来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到自己的智慧的力量,体验到创造的快乐,为人的智慧与意志的伟大感到骄傲。”要想让学生爱上科学课,就要调动起他们的情绪,就要让他们体验智慧与创造,特别是精心准备的开学第一课会留给学生们对科学课的第一印象,上得有趣就极为重要。科学小游戏、科学小魔术、惊人的铝棒发声、可用“意念”控制振幅变化的摆、惊艳的AR恐龙、人工智能音箱(其中一些后续会在公众号里分享)……孩子们被吸引,惊喜连连。

但如果只是有情绪的调动,显然,这样的“兴趣”还只是浅层化,处于感官层面而并没有深入学生内心,唤醒他作为探索者的内在潜能意识。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有些兴趣之源,像小溪就在眼前,走近一看就能带给学生惊奇;而在另一些情况下,兴趣的源泉则藏在深处,需要攀登、挖掘才能发现它。所以,我们要给孩子们的就不只是表面的容易喜乐的东西,而是要能让他们有更深入的体验感,真正领会科学之美。“粉笔小探究”的设计就是基于这样的想法来构思的。

一支粉笔摔到地上往往会裂成三段,这是多么普通的一件事情,然而为什么总摔成三段呢?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要知道,很多科学上的重大发现就是起始于对一件普通物品寻常现象的深入思考呀!我们就让孩子们也来体验一下对生活中现象的探究——老师先提出问题:粉笔落地会摔成几段?尽管学生会胡猜数字,但却引发了他们对普通事情的关注。老师示范把粉笔掉在地上,结果摔成了三段或四段。抛出问题:是不是每次掉在地上都会摔成为三段(或四段)?学生们自然会说到要多做几次实验来验证。好,顺从他们要求。先指导同桌两人一组,做好简单分工(谁手持粉笔让其自由下落,谁负责倒数“三二一”来发出指令并举手汇报结果),然后再各分发一或两支粉笔做实验。完成的小组逐个汇报实验结果,老师则在黑板上统计同学们的数据:两段有多少组,三段有多少组、四段有多少组,五段有多少组……可以用简易的二维图方式呈现给学生(如用相同的方格数量累积,像条形图),并用类似于正态分布曲线来画出规律。接下来,拿出一支粉笔再问学生:

“你们觉得,我如果把这支粉笔掉在地上,它最有可能摔成几段?”

学生们大喊:“三段!”

为什么学生们会一致得出这样的答案啊?因为实验数据和分析图告诉他们,摔成三段的事件发生的概率最大了。老师再演示一下看,果然摔成了三段(注意粉笔离地面或桌面不要太高,大概50cm左右即可)。和同学们一起总结:我们对做过的实验进行结果分析,就能做出预测,这就是科学的美!带着学生体验了探索的过程,他们有过“攀登、挖掘”的努力,兴趣的源泉从内心深处激发,学生体会到了“理智高于事实和现象的权力感!”

粉笔为什么会总是摔成三段?网上有许多说法,我个人主张是波的叠加原理(振动叠加效应,有的地方振动加强,有的地方振动减弱,如弦振动形成的驻波)。这个原理显然高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但不要紧,我再一次把前面发出巨大声音的铝棒请了出来。

“同学们,前面老师用两根手指捏住铝棒的二分之一处,通过摩擦让铝棒发出了很大的令很多同学都要捂上耳朵的声音。其实,我还可以捏住铝棒的四分之一处,也能摩擦发出巨大声音。你们听……”巨大且尖锐的声音在教室回荡,学生们再次兴奋地观看,很多同学又捂上了小耳朵。

“可是,同学们看,我如果抓住铝棒的其他任意部分,却发不出声音了(演示给他们看)。看来只有这两个部位可以让铝棒发出巨大声音。再对比摔断的粉笔,差不多总是那两个部位断裂,大家看是不是有点相类似的感觉?一个是发出巨大声音的铝棒,一个是摔成三段的粉笔,它们的材料和现象完全不同,但却有一点儿类似之处。老师告诉大家,它们背后有着相同的规律,而科学就是要探索不同现象背后相同的规律。”通过这样的对比,学生初步理解科学的思维方法和价值追求。

“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这就是为什么我要选择在小学从教,而从事科学又是多么契合学生的天性需求——牢牢把握科学探究在教学中的地位,就是在顺从孩子的心灵生长。我想,这也将是自己以后的教学主旋律,因为从苏霍姆林斯基那里找到了共鸣,得到了印证。

微信公众号标志.jpg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124376-1236466.html

上一篇:撒尿娃娃里的STEAM
下一篇:让课堂上的注意力指向高阶思维
收藏 IP: 223.104.197.*| 热度|

1 史晓雷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08: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