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mallgrass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博文

读《诗人地质学家朱夏》有感 精选

已有 6106 次阅读 2016-12-18 21:18 |个人分类:人物纪事|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诗人, 榜样, 油气勘探, 地质学家, 朱夏

九十年代中期,我在合肥参加工作时,就曾听过老一辈谈过朱夏先生的一些轶事,但了解不是很多。来到无锡工作时,对朱夏先生的了解,主要是知道他在无锡创建了我国第一个为油气普查进行资源评价理论研究的盆地研究室,我们所里一直以来常引以自豪,他也是我心目中的地质学大师级人物。但对于朱夏的生平细节,工作细节并不了解。由罗静、王月清、张渝昌等著的《诗人地质学家朱夏》一书今年刚刚出版,我有幸获得一本,利用三个晚上时间,读了两遍,让我对朱夏先生的传奇人生有了细致的了解,崇敬之情油然而生。对于朱夏先生的天赋、才情、为人、信念、对于挫折的态度,对我国油气勘探的巨大贡献,书中已经有详细的叙说和评价。我从书中对朱夏先生一生的描述,从个人角度,总结了朱夏先生的几个优秀品质和值得我们这一代人学习的地方。

一、天资聪颖,做喜欢做的事

朱夏1920年出生于诗礼之家,幼承家学,少年诗作已有佳句名篇。他曾说过:“要是我不搞地质而专心从事诗的创作,成就可能不在地质之下。”高考时,曾想选学新闻去当记者,可像徐霞客那样游历山河,但父亲不允。在父母的选择下,朱夏考入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系。朱夏对学物理没有多大兴趣,在大学图书馆博览群书时,读到一些地质学的书籍,儿时的憧憬悄然苏醒。背着家人放弃了学了一年的物理学,考入中央大学地质系。读上自己心仪的专业,一向聪明、勤奋的朱夏置身于名师云集的学府中,如鱼得水,心无旁鹜,在地质学上显示了不同于常人的悟性,开始了他日后成为地学大师的起步,也进入到科学与文学交融的生活天地。

朱夏的天资是客观的,这一点不是每个人能具有的,也不是能够学来的。但他的勤奋好学品质是值得我们学习,另外,年轻的他敢于改变违心的选择,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充分发挥了个人的潜能。当然在这里需要劝告的是,现在有很多考上理想大学但没能读上喜欢专业的学生们,以及没考上理想的大学但就读于不是自己喜欢大学的年轻人,要么好好学习本领,在本领域打造一片天地;要么象朱夏一样改变现状,当然要以自己的势力和条件做为保证,需要很大的勇气。而不是大学四年一直怨天尤人,自甘堕落,浑浑浑噩噩地混日子,却又自命不凡,这既辜负了父母,又对自己的前途不负责,这样的年轻人在当今的大学里不占少数,该醒醒了。

二、博学多才,孜孜以求

这里说朱夏先生博学多才,是指他从事过多个地质学的跨专业的工作,由于他干一行专一行、孜孜以求精神,每个专业的工作他都能做的相当好。他就象行走于江湖的大侠,哪里不平哪里就有他,当然这里“不平”是指矿产、石油地质勘探的重大问题,走到哪里都能发挥重要作用,从1940年开始参加工作到去世的50年里,从事过地质测绘、大学教书、锰矿、铅锌矿、金矿、铁矿地质勘探、煤矿地质勘探、石油普查工作。先后在中央地质调查所、中央大学、浙江地质调查所、华东工业部地质处、北京地质部地矿司、地质部石油普查委员会、地质部新疆631队、青海柴达木632队、东北吉林地质部指挥部、北京地质部地质研究所、南京地质部华东地质矿产研究所、江苏石油勘探指挥部、无锡地矿部石油中心实验室、同济大学、上海海洋地质调查局等全国的15个单位工作过,这一数量不知道是不是中国地学界的一个记录。而这一工作变动、调动过程中,与升迁职务并没有关系,都是根据勘探需要,为了解决勘探问题而请他前往,有的调动则是他自告奋勇。他是发现克拉玛依大油田的奠基者之一,主导了青海柴达木盆地油气普查,发现冷湖浅层工业油流和马海、盐湖构造的天然气。他是大庆油田的主要贡献者之一。

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在工作中可能也会从事不同的专业或管理工作,都应该学习朱夏先生爱岗敬业的精神,及时适应新的工作领域和新工作环境,尽力把工作做到最好,干一行专一行。

三、胸怀宽广,易与协作

朱夏先生胸怀宽广,与人为善,团结协作。他总是这样教导学生:人生世上有许多坎坷不平,可能受人毁谤,也会被人误会,但只要自己光明磊落、胸襟开阔,总可与人为善,而且是得道多助的。他一直在告诫学子们要处理好同学、老师之间的关系,科学家是在竞争中成长的,没有竞争就没有成绩可言,但脱离协作孤立地搞是不行的。他提倡君子之争,而不是用犯规的动作来战胜对方。仅举一例,1981年,他与莫逆之交的刘光鼎、业治铮,一起形成了同济大学地质构造、地球物理和沉积专业教学的框架,在同济大学刚筹建的小小海洋地质系,居然有三位学部委员(现称院士)来兼职教授培养研究生,为造就新一代地质学家倾注心血。他们是真正指导、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学生,而不像现在有的导师,把自己学生完全放羊,或者完全丢给手下的老师带,导师却去忙于别的事情,甚至有的导师几年下来都不认识自己名下的学生。朱夏先生能够做到强强联合,互相尊重,团结协作,不像有些学者,都自认为自己是老大,互不合作或相互拆台。朱夏先生的思想和胸怀中根本没有一丝一毫“文人相轻”,对他来说,这个词就好像不存在。科学家需要强强合作的胸襟,才能出大成果,培养出杰出的人才。

四、站得高,看得远

1955年,朱夏为了多从事野外实践,自告奋勇去地质部新疆631队工作,踏上了西北石油勘探的漫漫征程,从而也翻开了他人生篇章中新的浓墨重彩的一页。在“大跃进”、“三面红旗”、“天灾人祸”、“文革十年浩劫”中,朱夏先生被定性为“现行反革命分子”,关牛棚,挨批斗,就是在那样的环境里,朱夏先生仍一直站在地质的前沿,从未停止对理论的探索和对科学的追求,在牛棚里翻译了《板块构造的岩石学记录与历史实例》,以非常之精神挺过了非常之岁月”(引用刘光鼎先生的话)。

有的人因为囿于当下,在看似不是机会的机会面前错失良机,终归碌碌无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在人生的历程中遭受挫折是难免的,是自甘沉沦还是卧薪尝胆,只要你是个有追求的人,挺过艰难岁月,必然迎来光明。朱夏先生的选择为我们后人上了明确的一课。

五、好的科学团队带头人

朱夏先生对学术的追求,是为了满足一个真正的科学家对未知领域的好奇心,解决国家的当时之需,不以名利为目的。虽然朱夏先生也曾担任过行政职务,以负责技术的总工程师或副总工程师居多,他没有把精力放到行政事务、追求升职上,他的工作精力主要还是投到了科学研究上,和团队的建设上,人才的培养上。他也是一位好的技术领导,也为科学界的团队带头人树立了榜样。

我上述对朱夏先生的优秀品质的总结,也许有人会问,你自己做的怎么样?我可以惭愧地说,我是一个凡人,工作上一直兢兢业业,成绩不多,如果时光倒流,让我早点了解朱夏先生,我想我可能会做的比现在更好。好在现在也不晚,这本书对朱夏先生的传奇人生的阐析,为我努力工作增添了一份正能量。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11987-1021579.html

上一篇:基金申请,不相信眼泪
下一篇:发送论文,增进交流
收藏 IP: 192.168.0.*| 热度|

11 岳雷 高敏 姬扬 信忠保 刘强 史晓雷 张家峰 张晓良 韦四江 刘继顺 xlsd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23: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