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视化生存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uhuamin

博文

IEEE VIS 20投稿回顾 - 舒欣欢

已有 3571 次阅读 2020-5-25 23:38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HKUST VisLab在疫情期间,坚持科研。同学们分散各地,有居家留守的,有在科大隔离的,在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的情况下,齐心协力,守望相助,完成了10多篇IEEE VIS2020投稿。 投稿结束后,同学们写了不少对投稿的回顾与反思。 下面是受到广泛好评的舒欣欢同学写的反思文章。欣欢同学是浙大计算机学院高材生, 人如其名,性格开朗乐观,是组里的开心果。 在本科期间已经在巫英才老师的指导下从事科研,做乒乓球比赛数据的可视分析。 入组后协助高年级博士生完成了比特币交易数据的可视分析,以及教学视频数据的可视分析等文章的投稿。 已经有三篇合作的TVCG文章发表。 但自己的一作文章,因为选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全新topic,没有套路可循,遇到一些挫折,迟迟无法发表,舒同学也陷入迷惘中。 今年这次投稿,她和爱丁堡大学的Benjamin教授, 组里的伍翱宇同学等,以及浙大的老师同学合作,重新体会了科研的乐趣,写的反思文章也妙趣横生。欣欢同学的主页:http://www.cse.ust.hk/~xshuaa/

xinhuan.jpg

 

"Do you like your work?"

最后还是想用benjamin问的最后的一个问题开篇。其实整次投稿,ben问了好几次这个问题,奇妙的是我能回忆起他问这个问题的时刻,都是我莫名沮丧的时候,觉得design space没什么意思,实验做不到控制变量,statistical analysis结果不好等等。他会在每次开会,解决我一堆问题之后,问一遍Do you like your work? 在我真的完成了这次投稿后,突然觉得这三个月真的妙不可言。

每次VIS投稿期的几个月里,手机的照片都不会多几张,可是这吹不出褶的平静日子也在闪着光。怎么能让生活的闪光点,就遗落在记忆的碎片中呢。

“If we knew what we were doing, it wouldn’t be called Research”

科研大概就是个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谁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所以才要总结每次经验,不能反复栽在同一条河里

 

1.     反向思考。说来容易,做来难。这篇paper严格来说,从CHI开始起步,但直到2月我们都还是空收集了a corpus of data-GIF,但始终不知道下一步该做什么. 也是这个时候我们找上了benjaminben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我们在讨论到底怎么做evaluation时,问了一句 are data-GIFs all good? any bad GIFs? 这篇文章的evaluation纠结了我们很久,最后也是被这个问题inspire了。其实我们在做survey的时候也经常吐槽这个GIF不好,但是论文写着写着就忘了我们在过程中遇到过的问题。我们总是在设定我们需要用这个design space去做什么事,而没有去考虑过可能GIF这个设计本身就不一定都是好的。回过头衡量一下GIF的好坏或许也是这个design space的意义。自己做论文,很容易蒙头往前冲,反而陷入僵局。有时候反向思考一下,才能拨开云雾,别有洞天。

2.     不要想着一次完美,迭代才是research的天命。贯穿整次投稿,ben说了好几次,可以不用完美,先往下走,之后再来修改。他好像不执著于先决定design space怎么才能perfect, 他更倾向于根据我们得到的user study结果再来修改。所以其实最后的design space也的确是基于一轮user study的结果再修改了。投稿是一次有限时间里的最大完成度。有时候,我总执着于在一开始就想好每一步,就常常犹豫不前,也不肯交出现有的结果。其实论文应该符合发展观,是个螺旋上升的过程。你要根据每个阶段的结果来总结完善之前的内容。大胆地往前走,问题总是能解决的,但是你停滞不前,问题就会一直在那。

3.     初心。我也不知道Ben问这个问题的理由,之于我,大概是初心。每篇论文在执行的过程中都会遇到困难,不是说遇到困难的时候就开始怨天尤人,开始怀疑科研的意义了。只是我们遇到困难难免沮丧,那么问自己一下,其实是让自己回忆起当时选题,拉队伍,开始动手的初衷吧。至少初衷总是美好的,就能振奋一下精神。

 “我总是在那些为实现天命而奋斗的人身边

我常觉得我这几年没有进步,看起来年龄在增长,做的paper和项目也在变多,但老感觉自己原地打转。那么,这次过后,我觉得自己真的受益匪浅,从各种方面而言。如果不是选择了这条路,可能就不会有这些美好而又痛苦的经历

先说优秀的导师们:

l   ben在整个三月和四月每周都有一次meet, 进度不佳的时候他还会挤出时间在这周再多讨论一次。印象中有一次,开会开着开着就超时了,他赶着去上课,在路上还在跟我们skype聊。Ben大概是个标准的foreign style, “cool” “great”一直挂在嘴边,永远鼓励你,永远帮你解决问题。后期开会经常就是我汇报完进度,然后提出了在这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ben再来给出他的建议。(BTW, 推荐一个跟教授安排开会时间的工具google calendar, 提前发好invitation,方便他加到他的日历里)

l   屈老师则是另一种风格,他往往是从reviewer的角度,指出你paper里的漏洞。从另一个角度打磨论文,补上各种漏洞。当你作为一个paper author的时候,你很容易满足于现有的结果,这个时候来自senior reviewer的反馈往往能make your paper stronger.

不得不感谢一直并肩作战的队友们:

l   如果你是一个很拖延的人,那么你就需要一个强有力的队友不停地push你。伍翱宇这几个月里跟我说过最多的话,大概就是“干活了么”,“今天有什么结果”。一次又一次的,队友都这么努力,自己也不好意思偷懒。

l   因为做的是动画相关的paper,作图一直是个大问题。动态性很难在静态的paper里呈现。跟俊修沟通作图的时候,改了好几遍的图稿,最后我都不太好意思了,但是俊修还是很认真,每次都是一口答应,及时给反馈稿。最后论文里的图不管是GIF例子还是evaluation的结果图,真的超棒!

The moment seizes youthe moment is now

回到开篇的问题,尽管每次的我都在回答”Yes”, 但在最后一次加上了“Yes, of course”。我听到skype里三个人都笑出了声。我大概很难描述我那个时候的感受,只能说时至今日,我每次想起来都还是笑的很开心。矫情地想说,谢谢哈哈发了那个邀请邮件,也谢谢ben在一个礼拜后还能捡起那封邮件,当然也谢谢没有放弃的自己吧哈哈哈哈。这大概是我目前为止最好的一次投稿体验了。想起屈老师之前说,一次好的投稿体验能完全改变对于科研的看法。totally agree.

对于科研本身,多多少少带着理想色彩。而我们对未知的全部期待,就是绚烂的理想本身。最后,城南花已开,期君折桂归。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04649-1234948.html

上一篇:IEEE VIS 20投稿回顾 - 夏梦
下一篇:IEEE VIS20 投稿回顾 - 王懿芳
收藏 IP: 143.89.197.*|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精选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03: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