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gheng229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angheng229

博文

第十四章 重压下的导师和研究生

已有 1720 次阅读 2015-10-12 10:56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第十四章 重压下的导师和研究生

    我们加大了投入,建设了学校,研究所,硬件设施可谓世界一流,而且提供了非常诱人的奖励机制,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条件都具备了,我们缺失的是看不见、摸不着却时时刻刻影响着这项事业发展的那些似乎更重要的东西。前面花了大量的篇幅讲述了一个课题组的生存如何依赖科研基金,导师和学生的前途如何依赖文章。他们不停地去争夺文章和基金,不停的加快进度,赶时间,最后在争夺中累的精疲力竭,进行科学研究必需的“宽松的环境”成为了一种痴心妄想,没有宽松的环境,就不能使导师和研究生们心态平和,思路清晰,坚持思考,持续研究。

    发表文章这件事从研究生一入学开始就成为他们时刻感受得到的压力,伴随着他们整个研究生过程。文章一天不发表,就一天如坐针毡,什么时候发表了才能一块石头落了地,长舒一口气。早早发了文章的同学,每天神态自若,气定神闲,临到毕业文章还迟迟不能发表的同学,真的像热锅上的蚂蚁每天急的团团转。无论是文章发表前的急迫还是文章发表后的悠闲,都打乱了科学研究正常的节奏,正常的节奏是需要研究什么就研究什么,不论简单还是困难,需要投入多少时间就投入多少时间,不事先设置期限,不应该人为的打乱节奏,背弃客观规律,最后只得到一些花里胡哨的文章。即使后来研究生当了导师,带着学生做实验了,也天天想着发好文章,不发就比别人落后了,这种压力和束缚简直伴随他们一生,在他们整个科研生涯里都持续发挥负面作用,使得他们必须选择那些周期较短,发表文章较快的课题,慢慢的形成了科学与技术分立、搞科学的人根本不考虑技术发展的局面。

    文章带来的“压力山大”的氛围包围着导师和研究生们,使得他们的行动出奇的统一,造成了学术文章越来越多,技术水平依然落后的局面,而且越陷越深,难以挽回。这样的局面也使得基金的发放标准随之改变,大家都没有搞出实际的东西,只能从不实际里面选择最可能实际应用的课题了,但这个最可能也许还是不可能。这就好像学校组织篮球队,最高的同学是16,我们选出来的篮球队员都是这个水平的,虽然也能组织一支队伍,但这样的队伍去和身高两米左右的球队比赛,是不可能赢的。

    前面提到过参与科研活动的动机,主要有兴趣、利益、责任感等。在科研这个领域,最能支撑一个人长久从事某项研究的推动力就是兴趣,他的作用远大于利益,甚至比责任感的作用都大。有兴趣就有无穷的动力,不在乎一时之得失,不在乎眼前利益,也有最放松的心态,因为从事着自己喜欢的活动,不断地在这项活动中获得快乐,动力是永远不会枯竭的。但竞争和压力又对兴趣伤害最严重,这也是科学研究无法长久持续性开展的一个原因,更何况我们学生的培养过程本来就不太支持兴趣的发展。例如你就是喜欢数学,但你想升学基本还得通过所有科目的考试,虽然有通过奥数比赛特招进大学的,但那样的机会太少了,只是凤毛麟角,大部分同学还得通过各科考试才行,这就使得我们的学生从小就有“全局”观念,个性不足,懂得取舍,知道什么时候为了生存舍弃自己喜欢的东西。这样的观念在学生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再不喜欢这一科,也能强迫自己去学习这一科,甚至有的学生根本不知道自己对哪一门学问有兴趣。我们的选拔机制也不能考察出学生对这一科兴趣到底有多大,所以这样的学生,和这样的学生发展而来的导师,总有全局的观念,在竞争激烈的环境里,会立即调整思路,发展短期能发好文章的课题,以求自保。有的导师,自从有了学生以后直至退休,几十年的时间里竟然再也没做过实验,主要任务变成了写基金申请书,可见调整观念的决心有多大。而责任感也因为必须要先生存下来变成了次要考虑的问题,你坚持搞十年,有可能不如一个研究一年的实验获得的基金多,何必要去搞这样的研究呢?对国家责任感的缺失会大大影响课题的选择。如何创造合理的考察机制与宽松的科研环境,缓解他们的压力,培养并呵护导师与研究生的兴趣,培养参与人员的责任感等都比资金上的支持更加重要,这些都关系到科研事业的进步。然而阻碍科研进步的因素却还有很多很多,并不只是上述几个,其中导师的选拔问题也非常突出。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854112-927542.html

上一篇:第十三章 日渐庞大的科研大军
下一篇:第十五章 好球员不一定能当好教练
收藏 IP: 124.64.239.*| 热度|

1 许培扬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7 05: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