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对元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eddy7777 科学,自然与人生.Tel:13893660097; qq:156797555;

博文

雪落黄河又一载 雾锁金城愁欲绝

已有 3120 次阅读 2015-12-28 23:36 |个人分类:生命与社会|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灰色世界

2015-12-12日的清晨,雾霭重重,愁云遮天。起来一看,漫天飞舞的雪花从天而降,哇,兰州2015年的第一场雪就这样不期而至。

坐在阳台上,看着空中洁白轻盈的雪花随风起舞,翩翩坠落,就不由得回想起过去。还是懵懂小孩时,下雪后跑到院子里,旷野上,和玩伴们一起撒野,打雪仗;再后来是坐着马车从陕北故乡的窑洞来到陌生的城市,也是风雪交加,衣着单薄,冻坏了我和哥哥们的耳朵手脚,以致于以后一下雪冻疮就犯了;接着,就是求学时代,冒着风雪艰难地走到学校,那条泥泞的小路,经常粘住我的鞋,我就把鞋拔出来,继续前行,这个场景已经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还有,在16个人的宿舍里,外面虽然寒风凛冽,里面却热火朝天,同学们一俟熄灯后兴奋异常,话语连连,不到12点以后不休息。当然,每到周末时,我站在车站,顶着风雪,焦急地等待一天只有一班的长途车,为了回家看望母亲,为了能够吃到热气腾腾的饭菜,任凭风雪袭人,依然不为所动。然后就是到东北上大学,那时的冬天特别冷,双层窗子里全是冰霜,为了看冰灯,我们跑到松花江畔,整个江面都被冰封了,从上面用铁钊凿出冰块,砌成各种童话城堡,点亮冰灯,宛如人间仙境。只记得在那些冰灯下走,寒彻透骨,回来后我就冻坏了,一连发烧几周,就感觉是那么冰冷,那么刺骨,那时我的身体也弱,不到90斤,现在想起来也是觉得恓惶。

工作后,暂住在一个山上,提着东西到工作场地,不时就被雪滑到了,那时的水也是自己从山下提到山上,但也没觉得有多苦多累。因为年轻吧,有时下雪了,漫山遍野,银装素裹,情不自禁地跑到雪地里,跑啊,跳啊,把雪涂在脸上,身上,待雪化成冰水后,皮肤就由僵硬转为火辣辣的刺痛,也不知为什么,就是这样,觉得内心的火焰才能平息下来。接着,就是把自己闷在书堆里,学啊,背啊,为的就是跳出这个狭小的天地,还记得考研究生的3天,最后一门结束后,我腹如刀搅,饥寒交迫,睡了一晚上才好。再后来就是不停地学习,记得2008年的冬天,连着下了一周的雪,兰州大学的水管都冻裂了,我在实验室写文章,待到完稿时,脚已麻木,方才感到彻骨的寒冷。

及至现今,条件越来越好,但是我不怕热,就是怕冷,一到冬天,必定要把暖气弄得热热的,这样才会舒展。我也不知为什么,总是记得寒冬,喜欢雪夜,大概是生活在北方的缘故,冬日总是那么阴郁,愁云密布,寒风萧瑟。也许是那些重要的时刻发生在风雪交加的时刻,更加深了寒彻透骨的印象。所以,每到下雪,就想坐下来,看雪景,雪片纷纷坠落,随风起舞,稍纵即逝。多像我们的人生啊,匆匆而来,瞬间便无影无踪。来不及看顾自己的亲人,来不及梳理轨迹。就像我父亲,在那些寒冷的夜晚,他给我和哥哥辅导功课,昏暗的灯光下,一字一划地教我们。有空时他给我们读童话,讲到卖火柴的小姑娘在圣诞节的寒夜冻死时,他留下了眼泪,我那时倒没有领会到那种悲怆,只是好奇他的性情,因为那时我觉得他是一个冷酷无情的人。前年,他走了,也是在冬至之前的一个寒夜,我不知何以言表,我只是明白了,他是一个性情中人,和我一样。去年,我大哥也走了,于除夕之夜,他是最爱我的,时刻惦记着我,只是我却没有看他。只是,只是,愧疚,深深的愧疚,难以言说,无以释怀。

我就是这样一个人吗,只记得一些细节,一些若有若无的细节,时时地铭刻在我内心。就像我在中学时,那些同学担心我中午吃不上饭,硬拉着我去他们家吃饭,而我,因为自尊心,死活也不肯去;还有,中学住校时周末为了回家,冒着凌冽的寒风,走几十里路回到家,妈妈看到了,心痛不已,其实我就是想她,回到家,就安心了;再者,在东北大兴安岭,那茂密深邃的森林实习时,同学们以为我失踪了,打着火把在黑夜里寻找,一遍一遍地呼喊我的名字,当时,我是那样温暖,那呼喊一遍一遍的摩挲着我的心,触动了自己最柔软的地方,是啊,我终于明白了,人就是如此,活在现实里,活在过程里,都是血肉之躯。都是性情中人,都是那样脆弱,那样需要温暖。

所以,现在一有天气变化。我首先想到的是老母亲,赶紧给她打电话,听到她的声音,我便如释重负,也突然觉得,老人对我是如此重要,原来我对这些儿女情长向来不屑一顾。但是,现在,才突然觉得我不再单单是为自己活,也是为他们活。而他们,这些我认识的,不认识的,都帮助过我,挂念过我,这些人间的真情,大概就是我们生活的意义,正如圣经里所言:上帝就是爱,爱能使人完全,可以遮掩一切过犯。

  我生于动荡的十年,耳濡目染了各种运动,经历了改革开放,目睹了各种巨变,但是,人性是相同的,世界是不变的。我们都需要爱与关怀。就如耶稣,那个圣洁的婴孩,在大雪交加的寒夜里,降生在马槽里,是啊,多少的说教不能感动我们,但这个柔软的婴孩却感化了亿万人的心。因为,他是我们人类的良心,是我们的永恒的归宿。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85300-946526.html

上一篇:甘肃值得一去的人文地理景观
下一篇:生物信息学上机实习题目20160311
收藏 IP: 61.178.69.*| 热度|

2 刘光银 徐耀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05: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