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史实后退一步就是神话——谈实证精神

已有 3719 次阅读 2021-11-6 21:41 |个人分类:时事评论|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一、

最近,网上又在讨论名医扁鹊和张衡地动仪移除教科书的事情,它会演化成一场实证精神的弘扬吗?

什么是实证?就是指实际的证明,或确凿的证据。其实,我国古代对此也有考察。比如南朝梁沈约(441~513)在《宋书·范晔传》自称:“言之皆有实证,非为空谈。”北魏官员、地理学家郦道元(466~527)在《水经注·庐江水》指出:“斯耳传之谈,非实证也。”李大钊在《桑西门的历史观》中认为:“吾人关于宇宙的知识,曾已达到或且现方达到一个在各局部已不是推测的而是实证的阶段。”

不过,真正确立实证精神的是法国著名的哲学家,社会学和实证主义的创始人奥古斯特·孔德(Auguste Comte,1798-1857)。他从1830年起,陆续出版了《实证主义教程》第一-四卷。尤其是1844年出版的学术名著《论实证精神》,把人类的思辨发展归纳为三个阶段,即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和实证阶段,进而把人类社会历史归结为人类理智发展史的过程。我在这一成果的基础上,把人类的理性跨越区分为轴心时代与科学时代,认为实证精神的确立是开创科学时代的起点和动力。

孔德把实证上升为哲学原理,并对其作了六点规定:一是“现实的”,与空想、玄想相对立;二是“有用的”,与空洞、无用、脱离生活实践相对立;三是“确实的”,与虚构、抽象相对立;四是“正确的”,与错误、暧昧、模糊相对立;五是“积极的”或建设的,与消极、否定、静止、孤立相对立;六是“相对的”。 孔德把实证上升为实证哲学原理,并对其作了六点规定:一是“现实的”,与空想、玄想相对立;二是“有用的”,与空洞、无用、脱离生活实践相对立;三是“确实的”,与虚构、抽象相对立;四是“正确的”,与错误、暧昧、模糊相对立;五是“积极的”或建设的,与消极、否定、静止、孤立相对立;六是“相对的”与绝对相对立。

实证主义所推崇的基本原则是科学结论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强调知识必须建立在观察和实验的经验事实上,通过经验观察的数据和实验研究的手段来揭示一般结论,并且要求这种结论在同一条件下具有可证性。根据以上原则,实证研究可以概括为通过对研究对象大量的观察、实验和调查,获取客观材料,从个别到一般,归纳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发展规律的。

事实上,作为一种研究范式,它产生于培根的经验哲学和牛顿-伽利略的自然科学研究。法国哲学家孔多塞(1743-1794)、圣西门(1760-1825)、孔德(1798-1857)倡导将自然科学实证的精神贯彻于社会现象研究之中,他们主张从经验入手,采用程序化、操作化和定量分析的手段,使社会现象的研究达到精细化和准确化的水平。

据说胡适是个坚定的实证主义者,最看不惯的就是含糊其辞。晚年时有人去看他,谈话间引用古人名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他回应道:“为天地立心”是什么意思?你能给说清楚吗?你祖父还是个天文学家,以后这种说不清楚意思的东西就不要再说了。刘瑜曾经通俗地解释,实证无非就是“推敲”二字,就是多问个“此话怎讲”以及“何以见得”。用科学的语言来讲,就是一讲逻辑,二讲证据。个人理解,实证精神就是一种追求精准的刨根问底的客观态度。

二、

张衡(78-139)的地动仪来自《后汉书·张衡传》: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钢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杨,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据后来的教科书记载:地动仪,外观设计精妙绝伦,以铜器为材料,形状规格井然有序。似酒樽,却以篆文山龟鸟兽为型,四周有八条龙作为牵引,口中含有龙珠,下有蟾蜍张嘴作为提示。相传,只要哪方即将发生地震,该方位的龙珠就会坠入蟾蜍口中,以示预警。

但史料记载,候风地动仪早在公元200年左右就消失殆尽。那个印刷在中国现代教材之中,让我们对其充满想象的“地动仪”,又是怎么来的呢?

其实,从1875年到现在的100多年间,有数以千计的中外科学家苦苦探索“地动仪”这一技术成果。先后有不下千种地动仪复原模型,进行了上万次实验,但都以失败告终。历史教材上展示的地动仪,是上世纪50年代一位叫王振铎的古代科技史学家根据史籍复原而出的概念模型。

早在1936年,王振铎画出了第一套自己复原的地动仪模型图稿,并采用“悬垂摆”的结构原理。也就是从地动仪的上部垂下来一根摆,用以判明地震方向,并控制相应机关。

1949年,新中国成立,王振铎被任命为原文化部文物局博物馆处处长,在那个时代,他接到了一项特别的任务:复原一批代表古代文明的器物作陈列、宣传之用,其中就包括候风地动仪。

历经一年时间,王振铎放弃了自己1936年想遵从的“悬垂摆”原理,而是采用倒立的“直立杆原理”,于1951年设计并复原出1:10比例的木质“张衡地动仪”模型。


图1  王振铎复原的地动仪模型原理。图片来源:华西都市报

消息一出,就受到了空前的关注,由王振铎复原的“张衡地动仪”还被编入全国中小学教科书,中国地震局也用这部复原模型做了标志。

4.jpg

图2  1953年中国发行的“张衡地动仪”邮票。图片来源:华西都市报

5.jpg

6.jpg

图3  中国地震局的标志

7.jpg

图4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参观中国历史博物馆,专门参观张衡地动仪

1972年,日本考古学者关野雄通过计算,否定了“中有都柱”的直立杆原理。荷兰的斯莱斯维克、美国人赛维也纷纷提出王氏模型即便是在理论上也无法成立。

英国学者李约瑟本来是张衡的资深崇拜者,他尖锐地指出了“王氏地动仪”与史书记载并不相符。

1984年,美国地震学家博尔特院士直接向“王氏地动仪”开炮:“此地动仪模型工作原理模糊,模型简陋粗糙,机械磨擦大大降低了灵敏度,对地震的反应甚至低于人类的敏感,依据铜丸掉落方向来确定震中也根本不科学”。

来自国内的傅承义院士(中国地震学奠基人)更是对他的老朋友王振铎推心置腹:就是房梁上掉块肉,也比你那个玩意儿(模型)强!原理很简单,房梁上的那块肉至少没有牺牲机械带来的摩擦力,自然灵敏度要比“王氏地动仪”要可靠的多。

2003年夏季的一天,在国家图书馆大厅一进门右手旁边的国图书店里,中国科学院的专业地震工作者冯锐教授看到一本名为《张衡:科学与宗教》的图书,奥地利学者雷立柏写道:“对张衡地动仪的迷恋正是华夏科学停滞特点的典型表现”。可见,外国学者对地动仪的怀疑,已经扩散到了对张衡,甚至对中国古代科技的层面上。这时,冯锐站了出来,让“张衡地动仪”再次震动地震界。

当冯锐翻阅《后汉书》的记载时,他很快发现了王振铎所用理论的错误之处。因为他可以计算出都柱的高度长达近2米,而这个高度只能是一个悬垂摆,而无法是一个直立的杆。所以,王振铎所采用的“直立杆原理”无法成立。

与此同时,河南博物院找到了冯锐,在2004年8月,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签订了合作协议,组成了课题小组,共同复原“张衡地动仪”。这时,文史专家加入了冯锐的团队,在《后汉书·张衡列传》仅196字的记载中,又找到了《续汉书》、《后汉纪》等七部典籍,均有对张衡地动仪的记载,而且从196字扩展为238字。

2009年9月20日,中国科技馆新馆开幕,冯锐及团队所复原的地动仪来到现场,观众可以亲自动手按下按钮,观察在不同波型下地动仪的不同反应——只有横波到来它才吐丸,其他来自纵波的震动,都无法使地动仪有任何反应。这意味着,类似关门、汽车过境、巨大的炮声等都不会干扰到地动仪。

8.jpg

2009年9月20日,中国科技馆新馆开幕,冯锐及团队所复原的地动仪。图片来源:华西都市报

但是,冯锐教授新复制的地动仪也面临诸多质疑。从王振铎最先试图应用的“悬垂摆”原理到后来采用的“直立杆”原理,再到冯锐“悬垂摆”原理的应用,追求的目标是复制张衡的地动仪,但无论何种尝试能否监测如史料所载的600公里以外的地震仍然值得怀疑。而冯锐教授也承认,用这个将近两千年前的古老的仪器去监测地震并不现实,复原的意义不在检测地震,而在于弘扬传统文化。

也许因为这个原因,2017年投入使用的统编本初中历史教材七年级上册中,删除了张衡和候风地动仪的内容。但这也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后来人教社的回应,张衡等人物都并未“消失”。关于张衡和地动仪的内容,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五年级上册专门设置了“古代科技 耀我中华”一课,介绍扁鹊、张仲景、华佗、李时珍、孙思邈等著名医学家,张衡、祖冲之、毕昇、蔡伦等古代科技巨人及科技成就。

三、

早几天,河北中医学院扁鹊文化研究院院长曹东义教授在他的朋友圈转发了一篇关于“扁鹊被移出教科书”的文章,并留言:关于扁鹊的事迹材料,作者看来下了一番功夫,值得点赞。但是他没有读过《神医扁鹊之谜》《医宗扁鹊》《扁鹊文化与原创国医》等曹东义考证后的著作,因此不了解扁鹊诊秦武王是误把故事里的人物作为了当事人,互换心脏与愚公移山一样是寓言故事,所以,就容易理解有误。

早在1992年,曹东义教授就主持“扁鹊秦越人生平事迹研究”,澄清了有关扁鹊生平的许多历史疑难问题,并形成总结性著作《神医扁鹊之谜——扁鹊秦越人生平事迹研究》(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6年版)。

在2012年,成都地铁三号线在施工过程中,挖出了一座汉代古墓。这座古墓中,除了一些汉代的陪葬品之外,还挖出来大量的医学竹简,这些陪葬品向人们证明,这座墓的主人很可能是西汉时期的一位医生,甚至很可能是扁鹊的传人。在老官山汉墓中,出土了920支医学竹简,这些竹简记录的是一些医学知识,并且在这些竹简中,多次出现“敝昔曰”三字。

经过考古学家研究确定,这里的“敝昔”就是古代“扁鹊”的通假字,从而确定了一点,这些医学竹简,就是出自“扁鹊”一派。这些竹简很明显,并不是出自于同一个年代或者同一个人所作,因为里面的字体与字迹很轻易地就能看出,这很大程度上是经过数代人积累所成之物,而墓主人也仅仅是继承了这本自先秦传到汉代的医学宝典,并将它带入了棺材。

经过专家们的细致而又专业的修复,发现这批竹简记录内容多为中医的经典案例,并且还涉及到妇女、儿童以及五官科的相关案例,而这些内容,被统称为《扁鹊医术》。但这些竹简的字体有楷书和隶书,字迹也各不相同,很大可能这部书并不是由一代人或者一个人编写而成,有些类似《黄帝内经》,是好几个时代众多医家的成果。

那么,问题来了。一是关于扁鹊的史料记载,与墓中竹简相一致,扁鹊的年龄保守估计接近200岁,其真实性值得怀疑。二是除了超长的行医记录之外,扁鹊的学医和诊疗故事也有点不可思议。仅司马迁《史记》记载的“史实”,也只能看成是道听途说的传奇或神话。

司马迁写扁鹊传的时候,已经距扁鹊时代300年之上,他依据的材料,有可能来于赵国史书如《虞氏春秋》者(如扁鹊诊赵简子),也有取自战国策士的著作如《韩非子·喻老》(如扁鹊望桓侯),或者如时人的学术著作如韩婴的《韩诗外传》(扁鹊治虢太子尸厥),也有一些材料有可能来源于民间传说(如饮上池水、见垣一方人、长桑君的神仙描述、在赵者名扁鹊等)。

曹东义教授解释,《列子·汤问篇》中扁鹊为赵齐婴与鲁公扈“互换心脏”只是一个寓言故事。其实,所谓寓言,是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的文学体裁,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而扁鹊的系列传奇更像是神话。

什么是神话?它是远古人民表现对自然及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也是人类早期的不自觉的亦或是艺术创作。神话并非现实生活的真实记载,人类早期结合自己的想象力思考与探索自然所产生的艺术操作。作为民间文学的一种形式,它是远古时代的人民所创造的反映自然界、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社会形态的具有高度幻想性的故事。

显然,无论是神话、传奇还是寓言,都是人类幼稚阶段的产物。那时候,日月运行、昼夜变化、灾害产生,生老病死等,都使他们迷惑、惊奇和恐慌。他们迫切希望认识自然,征服自然,他们把这一意志和愿望通过不自觉的想象化为具体的形象和生动的情节,也就产生了神话。古籍中记述神话较多的如《山海经》、《楚辞》等,在《国语》、《左传》及《论衡》等书中也保存有片段材料,即使司马迁《史记》以及其他史书中,也留下了它的痕迹。

但是,人类已经进入到科学时代,只有坚定不移地弘扬实证精神,普及科学文化,才能把社会大众的思想真正带入到这个崭新的时代!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293-1311247.html

上一篇:[转载]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昌孝领衔项目获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下一篇:[转载]李晨阳:“针灸”论文上《自然》的作者专访
收藏 IP: 120.231.209.*| 热度|

9 李宏翰 尤明庆 郑永军 张晓良 范会勇 范振英 周忠浩 曾杰 王安良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00: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