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CK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Spengbo

博文

为国际顶级刊物审稿 精选

已有 11976 次阅读 2017-9-13 21:34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为国际顶级刊物审稿

彭渤

收到这个刊物的审稿邀请,确实既是意外又是惊奇。因为自己还从未在IF > 4.5这么高的刊物上发过论文,以前收到的审稿邀请也大多是IF1 ~ 3的刊物。这个刊物AE邮件一句“in light of yourconsiderable expertise…”,让我不假思索地接受了邀请。也看看这个(地学)国际顶级刊物的审稿程序和标准。

原来,这篇文章引用、引证了我们3篇论文,一些重要的野外工作方法也是参照我们的。所以,这可能是刊物AE选择我作为审稿人的重要原因。

但文章确实写得不是很好,存在:“文不对题、创新不足、描述性表述过多、重点不突出、语言不精练、材料组织缺乏逻辑性”等很多不足。根据文章存在的这些问题和刊物对稿件的严格要求,这样的稿件是应该Reject的。可是,仔细读这篇稿件,觉得作者的研究工作还是做得不错的。虽然使用的是一些常规的地球化学分析方法,但取得的数据、资料有系统性,也确实有参考价值。而且,作者完成该项研究工作,应该投入了较多的时间、精力。科研做点事真不容易。科研是做出来的,而文章则是改出来的。因此,尽管文章没达到刊物的要求,但还是不忍心拒稿。不管其他审稿人如何审、如何评这篇文章,我还是选择了Major Revision 的审稿结论。

由于担心其他审稿人会选择Reject的审稿结论,我在给编辑的信中,特意强调:这篇文章报道的数据资料有科学价值。同时说明利用这些数据、资料形成创新性强的好论文的可能性。并按刊物审稿要求,提出具体的修改建议。还附上标有详细修改意见和建议的原稿pdf文件。以便作者能够继续修改、提高,最后争取发表这篇文章。

可我的审稿意见提交2天后的今天,刊物主编的Reviewer Notification邮件就来了,这篇文章还是被Reject了。原来,另一审稿人,直接用了Reject。虽然这个审稿结论是预料之中的,但还是为作者感到有点遗憾。审稿确实有点残酷无情。特别是,这篇文章的第一作者很可能就是一位年轻人。但愿他不会因这次拒稿而放弃。因为文章其实只是科研的副产品。有了好的科研工作,就有可能出好的文章。而要满足刊物的要求、得到审稿人的认可,我们大多数还需要在已有的科研工作和论文之间花更大的力气、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提升、完善,再提升、再完善。

论文不是科研的全部,但科研,特别是基础研究确实离不开论文。共同努力吧,年轻人!

2017913




投稿与审稿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096-1075809.html

上一篇:我与中文期刊
下一篇:一流的“味道”
收藏 IP: 60.241.60.*| 热度|

28 李万春 李久煊 朱志敏 曾太平 周健 徐绍辉 杨正瓴 郭战胜 周晗 唐才明 吕洪波 王启云 王正庆 吴斌 袁有录 梁洪泽 章雨旭 张家峰 黄育和 易雪梅 强涛 李万峰 xlsd shenlu puhj qzw bridgeneer liangzx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7: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