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奕安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eiyian 关于未来的长远可持续发展技术方案,能源,量子力学,人工智能,等

博文

西游传经之明尼阿波利斯篇

已有 1856 次阅读 2024-3-25 09:13 |个人分类:量子力学|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去年赴法国开会,经历诸多艰难,于是戏称西游传经该历九九八十一难。八十一是没有,但九九也可以是十八。这次再出去,才知道九九十八这样的小聪明是糊弄不过去的,看起来九九八十一难必须老老实实一难一难地刷。

这次当然至少也有九九十八难。时间紧迫,审批繁琐,签证预约困难,排队受罪,签证不确定,拿到签证时间太晚,转机多,美国进关转机时间长达十个小时(此处有深意,留下了进小黑屋的时间),回程转机时间紧迫,酒店离会场远,……,等等。

以前参加过几次美国物理学会的会议,感觉规模真大,全世界好几千人参加。国内即使是物理学会的大会,大概也就一两千人。直到这次到会场后,才真是被震撼到了。跟欧洲比,知道美国的会议规模大,但不知道有那么大。其实国外经常有很大规模的会议,但一般都是电子信息,消费品之类的,动不动好几万人。学术会议不至于规模非常大。这次美国物理学会三月会议,是每年规模较大的一次,一般有上万人参加。

我们组织一个几十几百人的会都会叫苦不迭。一个上万人的会,是什么样的概念?

这次会议的参会人数是一万三千,参会人来自全世界。北大清华就去了五十多人。会议在明尼阿波利斯的会议中心。人很多,但也不乱。会场很多,过道很宽,有很大的公共空间,到处都有很多桌子,不听报告可以找个桌子坐下聊天或者工作。专门有个电视台,就叫美国物理学会电视台,每天播出好几次节目。

由于人太多,背景也复杂,免不了有仇人相见的尴尬。会议专门在醒目位置展示了行为准则(code of conduct),不能打架,不能报复什么的。胸牌挂带都有几种颜色,每种表示一种愿不愿意与人交流的意愿,红色表示“别搭理我”。没有看见有人戴红色的。

一般开会,多多少少都会跟不认识的人交流。会太大就不一样了,几乎都是陌生人,直接交流的意愿就弱了。也就碰到认识的人打个招呼,不想找人攀谈。

会议时间是三月3到8号,六天都有报告。每天有三十多个会场,一百来个session。现场的session总共有882个。一般小一点的会议,两三个平行会场我都有选择障碍。几十个会场,我就只在会场外面看一眼,看看都有那些内容,偶尔打开门进去在后面看一眼,坐下都不想了。

我报告的session在6号下午,本来排在比较前面的,但是因为担心签证不能及时拿到,就老老实实根据会议指定的最后期限通知了会议举办方,说可能只能在线参会。后来又提前拿到签证了,重新安排报告时间就排到最后了。到了我的session,我很早在会议室坐下,发现前面的报告好几个报告人都没来。早知道还可以这样干,我就不通知他们了。由于要照顾想听报告的人,所以前面有人没来报告,后面的报告也不能提前,只能在自己的时间段讲,也不能超时。我是最后一个,一般走掉的人就比较多了。但我报告的时候,明显感觉到大家听得很认真(“I got everyone's attention”),因为我的话题还是应该比较吸引人的。讲的是从基本相互作用的角度来理解量子力学,内容在博客上有。最后报告也有好处,报告之后好多人围过来找我讨论,还要走了我好几本书。我本来只想让他们看看后还给我的。说明拙论还是有市场的,I should have a larger audience。这几天我主页的访问量也有大幅增加。

算起来,这天还是曾谨言老师的周年忌日。

这次会议,量子计算的兴盛不减,无论是session数,报告数,还是展览会上的展位数,都遥遥领先其它方向。我估计跟量子计算相关的话题能占到一半。展览会(Exhibition)上,参展商有169家,与量子计算有关的至少有100家。各家都拿出了自己的看家产品或装置,光的,冷的,但多少有些雷同。诗云:

量子风云翻覆中,

玲珑神器略雷同。

期于偃道掀狂浪,

恐有竹篮打水空。

面对熙熙攘攘的量子计算大军,感叹生不逢时。悟道难,传道也难。不过我老人家本来就是一个异类,随便跟谁一聊,一般也会被我的说法吸引住。移时易势固非常人能为,但极盛而衰也是常事。做好该做的事情,静观其变就行了。就算最后我错了,量子计算成功了,也是社会的进步。今年已经是“量子霸权”正式宣布后的第五年了,还是什么应用都没有,不知道业内人士是否有所疑惑。应该是大家都忙着白热化的竞争,卷都卷不过来,唯恐落后,哪能有“不纯洁”的想法?

一些花絮:

走之前查了一下天气,发现明尼阿波利斯很冷,穿厚厚的过去了,发现跟北京差不多,白天不算冷。但最后一天,走的飞机是凌晨5点起飞,我想了半天,还是准备早点做公交和metro过去,结果晚上非常冷,等公交和换metro都是在室外,间隔时间很长,差点把我冻着。有几个流浪汉冻得索索发抖,想坐有暖气的metro被警察赶下来了。

出发前一周出现感冒症状,心想麻烦了,如果发烧就上不了飞机了。还好出发前一天症状消失,静息心跳也从出现症状的56次降回到正常的48次。

拿到签证时间很晚了,订旅店的时候已经没有会场附近的了,或者太贵,就找了一家公交比较方便的。一小时一班,每次按照APP提示的时间提前十来分钟过去,却发现每次都要迟到十来分钟,跟我以前的经验完全不符。走的那天在凛冽的寒风里等了快一个小时。

Metro查票根本不查我们这种带行李箱的人。开始我没有装本地公交APP,都是拿现金买票,后来1美元钞票用完了,拿出一张十块的,司机找不了,就没有让我买票。

机票往返都是三程的。第一程到旧金山转机要等十个小时。我看时间充足,就不急不慢优哉游哉地排队进关,我后面没几个人。到我快排到的时候,旁边又开了一条通道,我后面的都走另一条通道了。结果最后海关大厅只剩下我一个人。旧金山这边的国际航班应该是减少很多了。以往都是一直排着队,因为后面还会有飞机降落。从来没有见过空着的海关大厅。

我都最后一个进关了,还被叫进了小黑屋。我进小黑屋的时候,一点不着急,因为转机时间太充裕了。出发之前,我就因为转机时间长开过这个玩笑,结果如我所愿。向我问话的是一个小美女海关官员,我一开始就告诉她我来之前的玩笑。一路轻松愉快,问到我的工作,我跟她说了,量子力学基础理论,又简单介绍了一下我的工作,半开玩笑地说我应该是第一个懂量子力学的人类,爱因斯坦应该会非常欣赏我的工作,小美女一脸崇敬。她的任务应该是盘问量子计算技术之类的内容,看我是不是看技术的。我跟她说,根据我的理论,量子计算前途渺茫,大家都是在浪费时间,即使做出什么来,也是传统理论可以解释的,竞争什么的,根本没有意义,多浪费钱而已。然后就没有什么可问的了,也没有查手机电脑什么的。聊起量子我有点兴起,结果人家说不想耽误太多我的时间。弄的我略微有点尴尬,还有海关盘查嫌人说得多的?不是应该拼命问,然后找回答中的漏洞的吗?总共也就轻松愉快地聊了大概半小时。

去程转机时间充足,回程也是要转两次,但每次只有一个小时多一点转机时间,我有点担心时间不够。第一程到丹佛转机,提前半小时到了,但是丹佛在下雪,要先除雪,结果延误了50分钟才起飞。旧金山的计划转机时间是一小时二分钟。我是提前做了功课,了解在旧金山怎么转机,但是剩十几分钟肯定是不行的啊。买的便宜票,又不能改签。飞机在旧金山刚落地,手机里就提示回北京那趟飞机开始登机了。还好,飞机又赶回来半小时,降落后还有50分钟回北京的飞起才起飞。一路小跑到了登机口,正好赶上登机排队。其实一点没耽误,就是让人心里犯嘀咕。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68546-1426273.html

上一篇:高温气冷堆的考验刚刚开始
下一篇:本体实在的客观性与认识论实在的相对性
收藏 IP: 124.205.76.*| 热度|

2 段德龙 李维纲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5 23: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