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知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王中宇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子非我,安知我之不知鱼之乐?

博文

气温、相对湿度与降水量

已有 21729 次阅读 2015-10-24 10:05 |个人分类:资源环境观察|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气候, 调水, 温度, 相对湿度, 降水量

气温、相对湿度与降水量

 

   在调水问题的讨论中,什么因素影响、决定了降水量,是一个基础性的问题。这里需讨论的不是气象问题,而是气候问题。亦即不是某次降水由何因素决定,而是一个地区在一段时间内总的降水量问题。

   物理学告诉我们,降水是因为空气中水汽压超过了饱和水汽压,导致水分析出。因而平均相对湿度逻辑上应能影响一个地区的降水量。

   装备指挥技术学院物理教研室的《大学物理》提供了不同温度下饱和水汽的压强数据,由此画出的曲线见图

图一

  可见,饱和水汽压是温度的单增函数。亦即低温时空气持水量低,即使相对湿度达到饱和水平,可降水量也不多,反之随着温度升高,可降水量增大。

   这提示我们,应同时讨论相对湿度和饱和水汽压(亦即温度)对降水的影响。

   在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中找到了各主要城市全年的平均温度、平均湿度和累计降水量,可下载、拷贝的时间覆盖199920002004--2011年共10个年头,为讨论提供了数据基础。

   图二是年平均温度与年累计降水量的散点图:

图二

   数据显示,样本点的最低温度为4.5℃,最高温度为25.4℃。样本点分布在一个相当宽的带内,说明温度确实在影响降水量,但它并非唯一因素,其他因素也显著影响降水量。

   此外,饱和水汽压是温度的单增函数,因而逻辑上可期望降水量亦是温度的单增函数。但样板点分布显示:在10℃以上的区间,趋势线确实呈单增的态势,尤其在12--18℃区间内,温度上升明显带动降水量上升。但在10℃以下的区间,样本点的分布却显出随温度上升,降水量反而下降的态势。

   6℃以下区间的样本数据见表1

1:低温区样本

城   市

平均气温 (℃)

年平均相对湿度 %

全年降水量 mm

2010

 哈尔滨

4.51

70.42

 591.30

2000

 哈尔滨  

4.61

65.83

 488.00

2005

 哈尔滨

4.70

62.00

 507.90

1999

 哈尔滨  

4.81

64.00

 398.00

2009

 哈尔滨

5.00

65.00

 534.10

2010

 长春

5.15

65.58

 878.30

2011

 哈尔滨

5.20

67.00

 452.00

2006

 哈尔滨

5.28

57.00

 487.90

2005

 长春

5.60

61.00

 681.00

2000

 长春  

5.63

64.08

 416.30

2008

 西宁

5.70

56.00

 378.60

2011

 西宁

5.70

56.00

 390.40

2004

 西宁

5.75

56.50

 429.50

2000

 西宁  

5.75

59.67

 343.00

2005

 西宁

5.80

58.00

 484.10

2004

 哈尔滨

5.84

59.25

 520.70

2011

长春

5.90

61.00

 468.40

  可见年平均温度最低的几个样本,大多集中在相对湿度偏高的东北,西宁则因靠近青海湖,湿度不太低。这提示:相对湿度对降水量可能有明显影响。

   图三是年平均相对湿度与年累计降水量的散点图:

图三

   数据显示,样本点的最低相对湿度为31%,最高相对湿度为83.3%。样本点分布的趋势线及其上下缘呈单增态势。可见相对湿度对降水量有明显影响,而且随着相对湿度增加,影响加大。这是可以理解的:相对湿度越高,越易于因水汽压或温度的波动而达到饱和。

   另一方面,样本点呈较宽的带状分布,且相对湿度越高,分布越宽。可见相对湿度亦不是决定降水量的唯一因素。尤其在高相对湿度区,其他因素的作用非常明显。气象学和气候学告诉我们这些因素甚多,如季风、大气对流系统、地形、下垫面、温度日较差等等。因此,仅由温度和相对湿度只可能给出降水量的可能分布范围。

   在相对湿度高于50%的区间,降水量分布带的上下缘都呈明显上升态势。这提示我们,相对湿度可能既制约了可降水量的上限,也制约了其下限。反之,在相对湿度低于50%的区间,降水量分布带变化平缓,这提示我们,这个区间的降水量受相对湿度的影响较小,降水主要不是来自本地水汽,而是外来水汽。

   为刻画温度和相对湿度这两个因素对降水的综合影响,将两者分别归一化,使其最小值对应于0,最大值对应于1,由两个归一化指数组合成一个指示降水量高低的综合指数,记为xi),使由此绘出的散点图更集中于中轴。亦即使我们能由温度和相对湿度这两组数据,更确切地预见降水量的分布范围。

   图二、图三中的趋势线,是解析函数。但解析函数带有很强的预定属性,它未必适于描述样本点分布带的中轴。为此,我们另构成一套系统,来刻画降水量的分布态势。

   将综合指数xi按从小到大排序,设x0为综合指数的xi最小值,xm为综合指数的xi最大值。

   由向上递推生成降水量的上行轴Li

   L0=年降水量(x0

   Li=((α-1Li-1+年降水量(xi)))/α  (i=1、2、3、……m)

   由向下递推生成降水量下行轴Ri

   Rm=年降水量(xm    

   Ri=((α-1Ri+1+年降水量(xi)))/α  (i=m-1、m-2、m-3、……0)

   LiRi的均值为降水量样本带的中轴。

   式中的α为平滑系数。α越大生成的中轴越平滑,但对样本分布带的转折越不敏感;反之中轴对样本分布带的转折越敏感,但中轴越不平滑。试算权衡后,选择α=50。

   中轴指示了样本带的走向,而每个样本距中轴的绝对值,则刻画了样本偏离中轴的程度。用生成样本点中轴同样的方法,对样本偏离计算其的中轴,称之为平滑偏差,它刻画了样本带的宽度。于是中轴加、减一倍、两倍平滑偏差,就构成一个刻画样本分布的系统。见图四:

图四

   图中可见,这五条线构成的系统涵盖了绝大多数样本点,刻画了随综合指标的xi变化,降水量可能分布范围的变化。为实现这一点,在由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归一化生成综合指标的xi时,选择了线性组合。选择线性组合的系数,则以样本点逸出系统外之值的总和达到最小为原则。结果是温度占0.31185、相对湿度占0.68815

   观察图四,在综合系数小于0.3的区间,样本点大体水平分布,它们来自拉萨、呼和浩特和兰州。平均气温在7.4--10.88℃之间,平均湿度在31--50%之间,最小降水量为177.1mm(呼和浩特2011年),最大降水量为571.0mm(呼和浩特2008年)。这些样本点低温、低相对湿度,限制了其降水量。降水量低也限制了降水量本身的变化范围。换而言之,在低温、低相对湿度的地区,这两个因素不改变,降水量不太可能上升,通常约在400mm左右,而700mm很可能是这样地区年降水量的上限。

   在综合系数大于0.3、小于0.7的区间,系统的上下沿和中轴都明显上升,显示降水量随综合系数的上升明显增大。同时样本点与中轴的偏差也在增大,这表明其他因素对降水量的影响在增强。这个区间的低端(0.3-0.45)聚集了大量的样本,它们来自北京(10个)、乌鲁木齐(10个)、西宁(10个)银川(10个)、太原(9个)、兰州(8个)、长春  8个)、哈尔滨(6)济南、沈阳、石家庄、天津各1个。而且样本点主要聚集在中轴之下,说明这些地区的其它因素不利于降水。是个相对缺水的地区。其中的银川(2005年)为所有样本点中降水量最低的(74.9mm),它的平均温度为10.10℃、相对湿度为48.%。这个样本点已经落到系统之下,可见此时此地的其它因素对降水之不利。

   在综合系数大于0.7的区间,系统的上下沿和中轴抬升的趋势更明显,显示随平均温度和平均相对湿度的上升,可能的降雨量更大。在这个区间的低端(0.67-0.75)是另一个样本聚集区。样本来自杭州(8)个、合肥(8个)、上海(8个)、南昌(7个)、南京(7个)、武汉(6个)、长沙(6个)、福州(5个)、贵阳(5个)、昆明(5个)、成都(温江)2个)、广州、青岛、西安、重庆(沙坪坝)(各1个)。可见这个区间的样本主要来自长江流域,这里的水、热资源匹配导致了最优越的天气环境。年降水量大多分布在700-1700mm之间。

   小结:

   对年度数据的分析显示:

   1、温度(亦即饱和水汽压)、相对湿度明显影响降水量。两者均低时,空气持水量少,且析出不易,故降水量少;两者均高时,空气中持水量大,且易于析出,故降水量大。

   2、相比之下,相对湿度的影响似大于温度的影响。

   3、温度与相对湿度之外,有诸多因素影响降水量,故只能由此两因素估计降水量的范围,有54.04%的样本点在中轴-1倍差和中轴+1倍差之间,意味着降水量落在这个带中的概率约为54.04%;有92.55%的样本点在中轴-2倍差和中轴+2倍差之间,意味着降水量落在这个带中的概率约为92.55%;而落在系统之外的样本点占7.45%,意味着降水量落在系统之外的概率约为7.45%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67-930543.html

上一篇:“毁约弃耕”到底在拷问什么?
下一篇:历史就此走向新阶段
收藏 IP: 123.119.105.*| 热度|

3 蔡小宁 檀成龙 姚俊强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05: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