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xingbang20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exingbang20

博文

一篇文章引发对教育的思考?

已有 4186 次阅读 2011-5-10 23:29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微软雅黑, 中国政府, 传教士, 孙中山, 康有为

原文:为什么舍不得“种子钱”

1887年,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大向李鸿章建议进行教育改革,为此,清朝每年要在教育上投入100万两白银。
  对于李提摩大的这个建议,李鸿章的答复是:“中国政府承担不了这么大一笔开销。”
  李提摩太说:带来百倍的收益。
  李鸿章问:“什么时候能见成效?”
  李提摩太回答:“需要20年才能看到实施现代教育所带来的好处。”
  李鸿章说:“我们等不了那么长的时间。”
  之后,雷同的场面在历史上不断重演。
  在1898年,近代改革家王照对康有为说:“我看只有尽力多立学堂,渐渐扩充,风气一天一天改变,才能实行各种新政。”
  康有为说:“列强瓜分就在眼前,你这条道如何来得及?”
  在1905年,严复与孙中山在伦敦会面。严复说,中国的根本问题在于教育,革命非当务之急。他说:“中国民品之劣,民智之卑,即有改革,害之除于甲者将见之于乙,泯于丙者将发之于丁。为今之计,唯急从教育上着手,庶几逐渐更新手。”
  孙中山说:“俟河之清,人寿几何?君为思想家,鄙人乃实行家也。”
  这三次对话实在意味深长。或许,近代中国的诸多悲剧就蕴藏于此。
  在中国近代史上,李鸿章是洋务派的代表,康有为是维新派的倡导者,孙中山是辛亥革命的领袖,他们的思想观念和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也各不相同,但是,他们改造中国社会的那份急切却是一样的。从好的方面讲,这表现了几代政治人物对国家强大的热切期盼,“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他们都希望祖国尽快富强。可从另一个方面看,是不是也可看出他们的“不耐烦”和内心焦躁?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的重要性谁都否认不了,可是,办教育见效慢。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等叱咤风云的政治人物,总想通过政治谋划,快速地完成社会改造。可他们的每一次政治谋划,都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他们不愿意耐心经营、慢慢等待,总想争取时间,反而浪费了机会。中国人也因此变得一拔比一拨焦躁。中国社会一次又一次地在时不我待的焦虑中迎来变革,一次又一次地在动荡不安中接受心理煎熬并丧失机遇。
  一百多年前,就有先贤一再建议下大力气办好教育,可是,直到今天,中国的教育还是饱受诟病,这怎能不让人唏嘘不已!(原文完)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最近看到北大清华争取进入世界一流大学,世界一流的排名真的那么重要吗?是的,当北大清华向世界一流大学冲刺时,并且这个事成为国家意志、民族期望时,我们要不要再反思一下自己,在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时,我们会不会又显得急躁了。建设一流大学,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也不是一二十年的事情,而是靠一代代人们踏踏实实的耕耘,大学本是一块相对于社会而言的净土,如今,中国社会如此急躁,带来的问题也多,北大清华作为中国一流大学,也应该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事情,不要只看着世界一流的排名,好好去经营一个知识、精神的家园。古话说“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我想,清华北大还是先不要想着去做世界一流吧,先踏踏实实地做一个大学吧。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66858-442774.html


下一篇:作为一名学生也谈谈“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之一
收藏 IP: 211.66.15.*| 热度|

1 汤治国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02: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