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ms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ims

博文

关于华人姓名在西文表达中精确化的建议 - 欢迎讨论 精选

已有 19961 次阅读 2017-4-4 10:29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关于华人姓名在西文表达中精确化的建议

马军博主的博文:

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0980-1043177.html

我觉得需要关注的几点摘要如下:

3)那个被广泛吐槽的chaos solitons fractals,艾斯维尔撤换了那几个被学术圈诟病的主编和学术编辑,原以为排斥和拒绝发表中国作者的稿件就能挽回名声,这种极左方式的偏见和疯狂拒绝汉语拼音作者稿件的模式并没有挽回期刊的颜面,

4)发表了大量来自中国作者的三大神刊Scientific Reports,PLoS One, RSC Adv真是哭笑不得,狗屁逻辑下的南京法官思维让一群恶意的loser妄言只要中国人发表论文多的期刊就是垃圾桶。甚至一些激进者声称只要在基金项目申请书看到罗列这三大期刊就要枪毙基金本子,如此菲薄下洋鬼子们也开始收缩被迫压制中国汉语拼音作者的投稿,这种见不得中国作者好而极端挑剔的行为则是那些被这些期刊残忍拒稿、既得利益者丑陋行为的淋漓展现,必遭受最终的唾弃。

19)Optik这个大类物理学下的光学期刊,2016年据说被诟病因为发表中国人的稿件多而被列入高危名单。查看了该刊创刊以来被SCI数据库收录8304篇,其中标记CHINA(中国)的稿件4571(当然包含了华人访问学者,台湾,澳门和香港地区的作者).

鄙人也刚刚发过贴:东亚的科学与欧洲的科学

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649160-1042050.html

多年以前看到一个帖,讲是每当一份杂志多了亚洲的作者,就感觉这份杂志就少了一些严谨性。

一年以前与英国的一位朋友聊天,他说虽然英国的许多人比较懒、英国的文章数量不多、但是每过一段时间他们都做出一些杰出的工作。

希望中国的科研慢慢更有欧陆风情。

由于文化风格竞争偏见等等以及来自中国的稿件扑面而来,看了西方期刊打压中国作者已经在进行中了。

中国建立自己高水平的科学圈是必然要完成的事业。

我前面讲到中国人的姓名拼法在西文中的表达时,

有个贴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649160-1039584.html

关于华人姓名在西文表达中精确化

即使使用中文,华人姓名的重复率也很高,其原因是华人的姓比较少。与中国历史上求同有关系。不过,听说一些希腊人等早期他们到美国后也改成了英系的姓名。

华人姓名中  名很重要,名可以比较丰富。(实际上,我自己的中文姓名在一起的话,重复率很少, Wang YiXiang重复率也不多)

这点与西文姓名中重视姓不同,他们的名变化不大。

如果爱因斯坦’ ‘ 达尔文分别姓’ ‘’  的话,就很难分辨到底是哪位’ ‘’  了。

建议:华人从我做起,文章引用中列出姓+名,比如 Wang YiXiang et al (2011),而不是Wang et al (2011).

其他征求大家意见,

现在PubMed一查,一大堆  Li XY, Zhang AB, Zhao CD, Hu EF,  难以让大家分别。

+ 在科学领域,我不主张过分宣扬中文杂志的

WangYi-Xiang and Griffith JF reported...

这个贴得到何院士的跟帖,提出了何先生的一些担忧。

[6]何毓琦  2017-3-16 05:43

My twocents: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65-539278.html  "OnForeign Translation of Chinese Names  精选"

博主回复(2017-3-16 09:58)the paragraghstated with ' I submit that Chinese names...' was cited from Prof Ho's originalblog.

博主回复(2017-3-16 09:52)教授,请容许我把你的话引用过来。

以前我在英国的组法国人、日本、德国人。那时我们就聊到。
一些日语点名,如   京都  九州  发音翻译成  英文后,完完全全失去了含义。

现在韩国基本不用汉字了,但是用汉字可以表达含义 more accurate - 不用汉字有时需要 guess. 一位韩国人的原话。

博主回复(2017-3-16 09:47)I submit that Chinese names whentranslated phonetically into, sayEnglish,  suffer a distinctdisadvantage. Namely, the name becomes ameaningless string of symbols that isdifficult to pronounce and to remember.On the other hand, names, such as Johnor Mary, do not have this problembecause they have been regularly used andculture-laden. Similarly, I canremember and understand a Chinese name such as 王鴻飛but ordinary readers, Caucasian orotherwise,except those of ScienceNet or possibly of biochemicalworld, will notknow anything about “Hong-Fei Wang”.

One cannot help wondering to what extent this difficulty hashindered the individualdevelopment of Chinese in the outside world.

(Note added Apr, 12, 2012: One more difficulty I forgot to mention in phonetictranslation of Chinese name into English or other language is the loss ofgender information. One cannot tell for example, Yu-Chi Ho is a female or malename while there is no problem with John Smith or Mary Smith. )

卢博主提出希望科学网编辑部支持讨论:

[12]卢文全  2017-3-16 22:04
你的影响可以,关键是看编辑部支不支持这件事.你可否作为建议向编辑部提出,并把本博文的对话作为引发点.试试看吧! 怎样?

[9]卢文全  2017-3-16 12:46

博主可否发启在科学网讨论华人姓名在西文里的表达方式,并建议出标准,进而向华人圈外宣传推广.

我的建议是我们要坚持拼写出全名WANG Yi-Xiang et al, 姓在前,用大写,

最好是括号内加汉字WANG Yi-Xiang (王毅翔) etal

+

上个周末我遇到一位我们大学的前辈,在剑桥读的书,大部分时间在美国工作,部分时间在瑞典工作,现在在香港。感觉他是有使命感的人。有意思的是,他的名片名字的letter姓在前面(而且没有英文名字) letter  姓在前面的名片还不多见。以后我的名片也准备改成这样。

另外是日本的e-mail上许多汉字名字与letter 同时出现。

--- 我的建议是我们要坚持拼写出全名WANG Yi-Xiang et al, 姓在前,用大写,

这是我的建议,大家讨论,


如果我们坚持使用,西方人就只能认可。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649160-1043519.html

上一篇:东亚的科学与欧洲的科学
下一篇:香港的空旷 - (雨中的香港)
收藏 IP: 137.189.133.*| 热度|

37 汤茂林 杨正瓴 魏焱明 周健 曾荣昌 武夷山 许培扬 柳竹浠 李东风 黄永义 李斌 吕健 李曙 曹磊 梁星云 白成英 罗汉江 左宋林 周孟虎 喻海良 马军 章雨旭 尧中华 樊采薇 Jshiang ericmapes xlsd qzw zjzhaokeqin wangyxj yxshwang haipengzhangdr guhanxian dulizhi95 fdd096030079 huxn advogato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9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10: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