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然读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123259241

博文

寻访乡村民间图书馆:梁山县青山书院

已有 2232 次阅读 2022-8-16 11:34 |个人分类:我去过的图书馆|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在这样一个夏日的正午,

两个素昧平生的人,

坐在这“简陋”的小院里,

细细长谈,

时间像大秭河的水,

缓缓流过。

1 青山书院

青山书院位于山东省梁山县杨营镇耿楼村,是由民间传统文化爱好者李维东先生创办的。

耿楼村隶属于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杨营镇,人口两千余人,八个姓氏。其中王姓人口最多,其次是李、耿、徐、殷、冯、张、刘等。耿楼村是明末山东著名农民起义领袖李青山的故乡。

2014年,李伟东在自家老宅上建起李青山起义纪念碑,并编撰出版《运河枭雄李青山》一书。

2015年,李维东又多方筹集资金五万余元成立了青山书院。书院亦是他的旧宅,占地约200平米。从此,李维东先生以此为依托致力于传统文化、梁山地域文化的研究与传承。

2 秭溪书屋

秭溪书屋设在青山书院院内,是青山书院的一部分,因相距咫尺的大秭河而得名。最早是李伟东先生在喜爱传统文化过程中,存放个人藏书的地方,收藏特色为地方史志、族谱、村谱等图书。后来增加了农村书屋的功能,加挂了政府农村书屋的牌子,政府配发了书柜、桌凳等物品,亦有来自农村书屋一定数量的图书。每年暑期、4.23读书日等一些时间节点,秭溪书屋和青山书院联合做一些青少年文化研学、读书、传统文化讲座等活动。

3 寻访之旅

(1)启程

如果去乡村图书馆寻访,一定是专门安排出时间的刻意行动,因为它们不像城市公共文化机构,可以借助会议间隙、公务出差、私人旅行、私人访友办事等机会前往。

它们总是远远的、静静的、默默地,伫立在乡村大地上。它们存在的意义,也很难用所谓的借阅量、入馆量、开放时间等常规指标来衡量。

曾经在文章中看过王子舟老师带领团队寻访民间图书馆的经历,其中提到,为了抵达要去的目的地,常常需要换乘多种交通工具。这是很写实的说法,只有亲历过,才知其中艰辛,才能切身体会城市和农村的巨大落差。

我在网络上了解了一下青山书院的有关信息,导航上查看路线时小度提醒我,要去的目的地可能已经发生变化,请谨慎前往。因为没有找到青山书院的联系方式,便想当然地认为,反正书院是在村子里,能发生什么变化。

事实又一次教育了我,事前不想费事,往往要费更多的事儿。

(2)热情的村民

有小度指引,一个半小时车程顺利抵达。

青山书院并不在村子的主街上。我到巷子口的一个手机小卖店询问。店里的小伙指着小巷对我说,第二个电线杆那家就是,不知道是否有人在。

我停好车,几步走到,果然大门紧锁。

挨门邻居是个微胖的大姐,穿件红花花的上衣,骑个小三轮,三轮车里带着她的小孙女,看到我透过门缝往里瞧,主动打招呼告诉我说,青山书院的主人李伟东平时不住在这里,有人拜访时会提前回来。当她得知我从外地特意赶来时,便自告奋勇说去村西头李伟东的父母家,看看能否找到备用钥匙,打开门让我参观一下。

等待的过程,手机小卖店的小伙也帮忙打电话联系书院的主人李伟东先生。

“三轮车大姐”回来说,联系上了,李先生马上从县城赶回来,同时又执意让我到她家里休息,收拾了沙发上的杂物让我坐下,又切了西瓜让我吃。

不一会,李伟东先生的父母也从村西头的家中赶到这边来,怕耽误“三轮车大姐”送孩子上学,让我去他们家休息等候。两位老人家差不多有八十岁的年纪,李先生的父亲拄着拐棍,身体不是很好。在得知我还没吃午饭时,两位老人一定要给我煮面条吃,看我拒绝得比较坚决,又找了些小零食给我吃。

不过一个时辰,李伟东先生就到了。因为怕我等得太久,专程打出租车回来的。

因为一个未曾有过任何联系的陌生人的造访,小卖部小伙、三轮车大姐、李伟东先生及其父母,他们的行为让我感受到山东人的实在热诚,也感受到梁山人受忠义文化影响之下的淳朴民风。

(3)走进青山书院

青山书院的大门看起来颇有些气势和文化气息,门匾、楹联、蹲守的两只小石狮,让人一看就知道这不是一处普通的宅院。

走进大门,小院不大,感觉不如在网络上看到的那样宽阔。李伟东先生说,这是他以前的宅院,现在搬出去住了,这里专门用作青山书院的业务。

院子里布局简洁明了,正面对着的就是李氏谱碑和李青山起义纪念碑的碑亭。与碑亭后面的院墙紧紧相邻的,就是已有六百余年历史的大秭河。

院子的左右两边分别是“春秋堂”(国学讲堂)和“秭溪书屋”。

(4)秭溪书屋,好美的名字

书屋的空间比较逼仄,一排标有文广新局字样的书柜作为分隔,左边是藏书区,几排规格不一的书架,靠墙一组主要藏有历史、人文、史志、地方志、族谱、家谱一类的书,应该是源于李先生的长期积累;中间两排书架上放置的是农家书屋的书籍,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居多。到处都是密密挤挤的书,目测总藏书量大约有两千册。

书屋的右边,有一些小桌子、摞起来的小凳子,以及一些书法作品、杂物等。

据李伟东先生介绍,青山书院搞过多次大型的文化活动,比如:2017年举办了“弘扬水浒文化,传承忠义精神”征文和演讲比赛;2019年举办了青山书院杯“忠义水浒地,书院翰墨香”海内外诗文联墨有奖征集,他本人也经常举办或参加传统文化方面的公益讲座,历时三载编纂了《运河枭雄李青山》一书;暑期和节假日,秭溪书院也会针对青少年搞些读书、研学的活动。举办活动时基本都是在院子中间的空地上,摆上些桌椅板凳就开张了。

(5)柿子树下的对话

几株大大小小的树木,让小院有了一片荫凉,也多了些生机。靠近门口的小柿树下,有两个石桌和几个石凳。

在这样一个夏日的正午,我和李伟东先生,两个素昧平生的人,坐在这“简陋”的小院里,细细长谈,时间像大秭河的水缓缓流过。

我倾听着李先生这些年倾情传统文化事业的心路历程,感受着他数十年如一日不断求索的艰辛,也听他讲他的梦想和展望,主要是青山书院,也包括他的秭溪书屋,虽然书屋的旁边挂着农家书屋的牌子,李伟东先生也曾获得过“全国优秀农家书屋管理员”“济宁市百佳最美书香家庭”的荣誉称号,但是他仍然更愿意或者说更习惯称其为秭溪书屋。

因为种种原因,青山书院也好,秭溪书屋也好,目前无法做到常态化开放,它的运行方式以预约服务为主,举办活动或者有人来访,李先生都会提前洒扫庭院,积极做好准备。

(6)尾声

相比于城市公共文化机构的飞速发展,文化广场、文化馆、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科技馆、城市书房、大小书店、咖啡馆的蓬勃,农村文化的振兴仍然任重道远。大多数的农村孩子在假期闲暇很难有徜徉书香世界的机会,大多数的他们仍然要面对父母外出打工或者下地干活的现实,生活上由爷爷奶奶照顾或者呈放任状态的居多,学习上靠自觉自愿,手机游戏、视频的诱惑很难拒绝,沉迷其中的情况也很普遍。国家耗巨资打造的农家书屋,或因没有专门场地、无专人管理,能够真正起到“文化火种”作用的,只能说是凤毛麟角。

在第七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中,关注到县级公共图书馆评估标准中的总分馆体系建设、社会力量参与等指标的变化。耳边似乎响过百年前梁漱溟先生在山东邹平所做的那场乡村建设的演讲,乡村文化振兴的重新焕发究竟路在何方,如何赋能,如何聚焦?如何燎原?

随着国家的发展和富强,社会发展的“短板”领域一定会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希望这些关注和重视来得更猛烈些!

回到家后,又陆续收到李伟东先生发来的有关青山书院和农家书屋的新闻报道,以及他写的一些有关弘扬传统文化方面的文章。李先生很注重新闻和媒体的宣传,自身也开通了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自媒体,网上做了百度百科的介绍,想必也是想尽己之能扩大些影响,争取到更多的支持和重视吧。

梁山县青山书院之行,让我对乡村文化服务的实际状况多一重亲体验,也为李伟东先生“不放弃、不抛弃”的逐梦精神而敬佩和感动。

 

 【详细图文版请点击阅读】

【暑期调研第⑤弹】寻访乡村民间图书馆:梁山县青山书院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520440-1351358.html

上一篇:【我去过的图书馆112】探访梁山县图书馆
下一篇:那些看似不起波澜的日复一日,终会在未来的某天让你看到坚持的意义
收藏 IP: 39.83.130.*| 热度|

3 郑永军 尤明庆 孙颉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3 21: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