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得小时候学到《回乡偶书》时,总觉得老师对"儿童"一词的解读不合意境,今天突然想起此句,心血来潮去网上搜索了一下,发现有人与我观点相同,而且论述更细,现转载如下:
---------------------------------------------------------------------------
午夜一点从睡梦中醒来后,便再也无法入睡。披衣起床,找来那本厚厚的《唐诗鉴赏辞典》翻了起来。贺知章那首熟悉的《回乡偶书》映入了眼帘: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全诗反映了作者年轻时离家为官,白发苍苍时辞官回归故里时的心情和感触。辞典中的评析与学生时代学校所学一样,没有什么区别,均将“儿童”作为小孩子解释。意为:年迈的作者回到家乡,遇上一群不知事的孩子,并不认识他,只是笑着把他当作客人,询问来自何方。
放下辞典,我在想,这种解读与全诗的意境以及作者的内心活动似乎并不相称。
首先,“相见不相识”通常用于以往很熟悉的人或者本应该相互认识的人相见时因种种原因并没有互相认出对方,从而表达出一种遗憾或伤感的情怀。作者年老辞官回乡,与一群小孩子之间不存在“相见不相识”的情感联系。
其次,作者年轻时离开家乡,赴异地为官,年老时回归故,应当对所见所闻会有很多感触。回归故里后,作者所见肯定很多,作为内心情感的表达,作者所选择的描述对象应当是那些最能体现内心情感的部分。诗的前两句,侧重交代作者为官与回归的历程,借以说明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物是人非的内心感受。后两句如果以“孩子”来解读“儿童”,仅理解为一群孩子围着陌生的作者并加以询问,似乎脱离了全诗表达心境的需要。要知道,当年作者回乡时已经80多岁了,家乡的小孩子不认识他是件很普通而平常的事。
再次,从唐诗的文化背景分析来看,唐诗中用以表达小孩子的词通常用“童”、“童子”,很少用“儿童”一词。如王维《田园乐(其六)》中:“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贾岛《寻隐者不遇》中:“松下问童子,云师采药去。”唐诗中除了贺知章《回乡偶书》中使用了“儿童”一词外,另一处使用该词的是李白的《南陵别儿童入京》。但李白这首诗题中“儿童”的意思是指“儿女孩子”而并非泛指小孩子。诗的正文中还是使用了“童”来表达孩子的意思:“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最后,博主认为,从一般常识分析来看,一个久别家乡回归的人,最能打动其内心情感的东西除了物便是当年熟悉的而变化了的人。即所谓“物是人非”,则应是这个意思。故,吾以为,作者在诗的前两句作了相关交代后,应当转为描述和当年在家乡时一起成长玩耍的伙伴相遇时的感触。历经几十年的风雨,年轻的故友都已经年老的年老,离世的离世。那些本该相识相知的玩伴,见面后自然难以认出。从这个角度解读,后两句对于作者的内心伤感与情感描述则更为突出,全诗的意境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故,依博主之浅见,此处的“儿童”宜作为“儿时的玩伴”来理解似乎更为恰当。
博主并非文学中人,仅将个人理解泼墨于此,让诗词中人见笑。
原文链接: http://blog.163.com/chilin_lawyer/blog/static/19714605820119249497542/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8 20: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