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高原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段伟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博文

提升北京建设世界城市软实力的几点建议

已有 4464 次阅读 2010-11-11 23:20 |个人分类:纵论|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中关村, 软实力, 世界城市, 未来城, 世界大学城

1、  建立国际签证互惠机制。拓展国际城市外交,通过签证互惠机制,让北京走向世界、世界走进北京。鉴于发达国家对我国设置的签证瓶颈,建议以国际城市(特别是与其他世界城市间)外交为突破口,通过签证互惠配额,使北京市民(特别是科教文卫和产经商务人士)出境自由行、商务学术访问、短期居留更加便捷,使北京的国际经贸、科技、文教交流和国际人才流动更加顺畅。

2、  建立北京万国区或世界城。在北京的北部与东部建立若干万国区或世界城,使北京成为21世纪的世界之窗,成为新的世界文化与世界公民的孵化器,进而成为未来世界文明主流的发祥地。万国区或世界城的建设需要一定的制度创新,建议土地和不动产一般以出租的方式转让使用权,设立国际免税区、自由港,创建世界多元文化对话与融合试验区,在城市治理方面可以“一市多制”,如建立国际惯例试验特区(包括公用语言、信息、网络、媒介、地方选举、治理与规制等)。通过这一建设,可以促使北京的经济、社会文化关系网络国际化、世界化,从而增进世界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层面的相互理解,促进多元文化(特别是文明与宗教等方面)的对话、互动与融合。通过这一创举,可以弘扬中国古已有之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文明自信心,拥抱世界,开拓创新。在此过程中,要致力于孵化一种新的世界的文化,让北京的万国区和世界城成为世界的思想的中心、宗教的中心、文化的中心,让各种各样的文化思想和宗教观念在这里联结融汇,进而产生出新的文化思想、新的宗教,新的人类的价值观念,最终使北京真正成为世界新的文化价值的再造中心,成为世界上看得最远的思想中心和最负责任的创造中心。

3、  建设中关村未来文明探索城。科技创新与人文关怀并举,融合高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意产业,将中关村建设为中关村未来城——“中关村未来文明探索城”。在这个探索城的建设中,可将创新、创意、诗意、娱乐和文明等要素整合起来,探讨未来的各种可能情境,乐观的、悲观的、进取的、审慎的等立场都可以得到充分表达。未来文明探索城不仅是科技创新的试验区和产业开发的平台,也不仅是声光电和虚拟现实等高新科技的展示舞台,或科技加创意的游乐场,而更是科技与人文对话的空间,是一个激发人们深刻地反省文明、批判地反思自我、审慎地开启未来的地方,是一个产生新的文明主张、催生面向未来时代的思想家和行动者的广场。

4、  创建万国学院和世界大学城。创建万国学院和世界大学城,使北京成为世界青年的学习中心、交流中心和新的世界文明的养成基地。建立类似英国大学与学院关系的万国学院和世界大学城,让世界一流大学(包括两岸三地)到北京设立各自的北京学院,使北京成为世界教育中心和青年交流中心。

5、  创建北京世界图书馆和北京世界语言中心(北京编译馆)。将北京世界图书馆建立成自阿拉伯帝国图书馆以来最大的世界纸本(或副本)和数字图书馆,并对所有来访者免费开放。北京世界语言中心吸收世界各国语言人才,建立中文与其他语言的互译数据库,推进中文与各国语言互译的准确化、标准化和规范化(当然必须要保留一些模糊和不确定的空间),使中文及其文化要素能够更准确和更有效地拓展其对其他语言的影响力,使世界语言更多地接纳和融汇中文要素。特别是可以通过与二到三种其他语言的战略性标准化互译,使中文成为世界书面、口头和网络中的主流语言之一。

6. 建设免费无线网络城。将北京建设成世界上网络速度最快,信息流通最畅通,信息接入无障碍,信息像空气一样免费的移动网络之城,使信息网络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服务于创新和创造的公共基础设施。由此,一方面可以实现北京与世界的信息无缝链接,另一方面,可以使北京成为世界虚拟现实和虚拟世界体验中心。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38-382864.html

上一篇:从媒介化学术打假到制度化学术批评
下一篇:制裁学术不端,勿忘科研自主性
收藏 IP: .*| 热度|

2 赫英 郭鸿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5: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