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久没写博客了,这半年来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页岩中的有机质富集规律到底是什么?为什么目前的文章里总是说深湖-半深湖,深水陆棚富集有机质,这种毫无意义的水体深浅的一个指标,对勘探而言,就是一个大白话。经深入调研和思考,有了一个初步的结论,为了占个先(因为思路就是一层窗户纸,一桶就破),于是在此写在博文。
其中,海相页岩中,中上扬子奥陶系顶部的五峰组的沉积环境,争论了40年,可以说是沉积学和层序地层的大论战,五峰页岩生成于陆表浅海(耿良玉,1984)、半封闭的浅水海盆 (穆恩之,1954,1957;陈旭,1986)、远洋成因(盛莘夫,1974; 黄志诚等,1991)、半深海至深海(姜在兴等,1989),后来被层序地层统一了,并认为是在深水陆棚环境沉积的,认为是最大海泛期,即深水陆棚 ( 顾家裕等,2005;于炳松,1995;王治平等,2021)等才富有机质,将前人的古生物成果,地化成果全否了,是一个经典的带偏了节奏的故事。上面只是部分文献,只是代表主流认识,不针对作者。
经研究“决定”(开个玩笑),无论陆相、还是海相,最大海泛期或最大湖泛期所谓的“凝缩段”并不是有机质富集段,而是贫有机质段。下表为相关地层情况,用层序地层的观点说,奥陶系观音桥段因为冰期海平面下降,而五峰组和龙马溪组水深达120米以上,并沉积了暗色页岩,并富有机质,这是不可思议的,完全是错误的!
♣地层名, 备注
---------------------
♣龙马溪组, 水深120米
♣观音桥段, 自贡低隆,剥蚀,因为“冰期”
♣五峰组, 水深120米
---------------------
下图为某作者的文章插图,仅用作代表经典观点,不针对作者个人,如看到请谅解。
已写成了文章并投稿,已有审稿专家看到此思路,故此时仅为占个先而已,未完全透露具体内容,待文章能顺利过关后,才发布细节,见谅。
毛小平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
2022年6月27日于北京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2 18: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