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ugao0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hugao012

博文

破四唯立新标的两个必要条件 精选

已有 10657 次阅读 2022-12-25 13:31 |个人分类:科研管理|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不久前,国家科研主管部门印发“关于开展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的工作方案”,将在部分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及附属机构进行为期两年的试点。在基本原则的第一条中,提出着力克服四唯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倾向,重点解决好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落实难等问题。工作方案拟针对承担国家重大攻关任务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社会公益研究等各类人才,破四唯、立新标。

对此,科研人员似乎没有表现出强烈反响。尽管“工作方案”的表述极其严密,但人们仍然对其可行性和后果表示了一定的疑问。例如,一位高校教师就担心破四唯可能会流于形式虽然采取更客观的评价和激励手段大势所趋,但现阶段以改变,原因是在管理部门由于破四唯而失去评价权的同时,却不能保证同行评价的实效,掌握同行评价权力的人当初正是靠了四唯才取得这个地位的。

我在研读“工作方案”之后也有类似的担心就其可行性而言,学历能力职称经验资历成绩身份水平在操作层面上难以割裂,从统计数据上看,这两组状态之间甚至是有明显相关性的。比如说,一位科研人员能力很强,学历却很低,这恐怕不是普遍现象。既然如此,只要当作特例来处理就可以了;如果破四唯是为了处理特例,那么我们的总体科研水平是由特例决定的吗?另一方面,试点工作的成败与如何立新标有关。有的评论意见认为,新标并不是不要学历职称资历身份而是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这个意见是中肯的。关于这“其他因素”,我感到目前缺失的或关注不够的是以下两个必要条件。

第一个条件是科研业绩的内涵评价。同行评价并不天然地等同于内涵评价虽然在科学共同体中人们确实寄希望于同行们来做内涵评价。内涵评价要依靠学术水平高、办事公正的同行。

理想的状况是评价者有较高的学术站位,能够高瞻远瞩地看到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以高质量的内涵评价为己任。但现实情况下,评价者的学术水平受到发展阶段的制约,并非都能达到理想的水准。这样一来,在管理上就很有讲究了。例如,评科学技术奖的时候主管部门提出过一个很大的难题,就是胜任内涵评价的专家太少,而需要被评审的成果太多其实,少评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如果每次只评一个或少数几个大大减少评奖的负担,提高奖励的信誉。即使某一个稍为逊色的成果得了奖,被评成了第一位的,也不会有很大的损失。让奖励变成科研团体内部的事情不要从外部去干预是明治的管理办法。科研人员职称晋升所需的评价也有相似性。年度业绩考核则有所不同,科研人员中的每一都要被考核在此情形下,如何才能对他们进行内涵式评价呢?可以邀请学术水平相对较高人员,如大学里的教授委员会;同时,也需要对评价者进行适度的指导,使他们明白什么是内涵评价并努力做好。

这里以学术论文为例,来讨论如何进行内涵评价的问题。主流期刊发表的论文一般来说质量较好因为其编辑队伍和审稿专家的水平都相对较高。但对于具体的每一篇论文而言,确实存在很大的差别。如果要准确评价每一位科研工作者的业绩,论文就不能单看所在期刊,而要作进一步的分析对于此项任务,选择同行专家是必须的,同时还要判定论文的水平和价值,而后者是一件细致的工作,需要回答许多具体的、细节性的问题,举例如下。

首先,研究者对前人的工作基础是否已经掌握好论文一定是尊重前人的,不会通过贬低前人来抬高自己,而是会认真梳理于前人研究的逻辑关联性。有些论文明明是针对前人早就已经研究过的问题,却刻意抹煞前人的发现和理论贡献,把文章写得像是本文首创参考文献的引用也会暴露处这一点,明明参考了别人的研究结果,却刻意不引用或歪曲引用相关文献。这样的论文内涵上看是有缺陷的。

其次,所研究的科学问题是否具有新颖性?好的论文,其内容在总体上或在某些方面是前人没有详细考虑过的代表了科研进展方向的。如何判断?需要根据科研历史的宏观趋势进行仔细分析。过去的科研论文讲究新方法、新理论、新发现但是经过长期的研究这种类型的论文现在越来越难写了。比较现实的论文写作在形成一个具体的科学问题按照时空尺度地点系统过程重要现象的机制的类型方法技术、等等进行排列组合。这样一来,论文的相互之间的重复性就可以避免。这也是目前人工智能用于科研的一个趋势在所有的可能性都穷尽之后事情的真相就可能被完整地揭示出来。但是一研究路线与过去不同的是需要写作的论文数量正因为这个原因一个人即使发表很多论文,也不一定能像过去那样获得很高的荣誉,因为在这个层次上需要写的论文是太多了。因此,在内涵评价上要求论文一定要有新方法、新理论、新发现是过于苛求了。应该评价的是发表的论文是否对AI导向的研究范式贡献在所有的排列组合当中,待评论文是否处于一个新的位置?过去如果有人写过这种论文还没有写足够好?待评论文比前人写得更好体现在哪里?

再次,论文的写作是否遵循弄清事实、理顺逻辑的规范好的论文,必定是按照科学自身的规范去求取科学问题的答案的,因而会下功夫去准确刻画事实,并且通过理论分析将事实于科学问题相联系。对于待评论文提出以下问题是有助于内涵评价的:文中的数据质量如何?这些数据是作者本人采集的还是收集的是否已清晰地给出了说明?作者对数据分析有多大的贡献?所采用的数据对想要得出的科学问题答案有多大的帮助?

最后,内涵评价要看科研人员努力工作的程度。过去在人们的比较少能够发表高影响因子期刊论文的情况下在这些期刊里发表的论文数量可以看作是努力工作的标志。但现在未必是这样影响因子期刊迅速增加,发表同样一篇论文所需的工作量则较少了。过去,人们很难发表NatureScience及其子刊的论文现在容易多了,以后说不定会很普遍,因为子刊数量和刊载论文数量都在急剧增加。此外,在学术期刊市场化的今天,发表论文的标准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论文格式写作思路上都有另类的做法只要掌握了这种另类写作法可以预见未来许多人都能够在期刊上发表大量论文。因此,论文数量不能继续作为判据,科研人员是否努力工作,要看其是否在研究工作上的投入时间精力、是否保持学习的态度、是追求创造还是重复泡制相似论文

内涵评价的细节是可以商榷的,这里提出的要点是同行评价一定要针对内涵而且内涵评价要有理念、有能力、有规范是个同行就能进行评价、无论怎样评都行这样的“同行评价”是不行的

第二个必要条件是保障科研人员的工作条件前面提到,内涵评价需要回答科研工作者是否努力工作是否有成效的问题然而,假如工作条件很差,还能谈什么努力工作有成效设想,一个研究者上了岗拿了一份工资却不提供工作条件要求他(或她)自己创造条件,拿项目做研究,拿不到项目就整天空转做无用功,这对科研机构来说是好事吗?长远看,研究机构会有成果累积吗?管理有方的研究机构都会主动给科研人员提供工作条件包括办公、实验、数据采集和分析设备、计算设备使用等等即便没有任何项目资助,这些工作条件也要保障。这才有可能让科研工作者安下心来,认真做有意义的工作随着成果逐渐积累,研究机构声誉也逐年提高。我们的许多单位不是这样,科研人员获得一定的项目成了考核指标,有项目才能进行科研工作,否则实验室分析做不了,野外也没有经费。这种管理方式的逻辑很奇特,付给工资,却不给工作条件,那到底要研究人员干什么?最贴近此种情形的一句老话是,“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

目前过度强调竞争性项目趋势发展下去,将使资源过分集中,造成浪费和效率低下。与此同时,广大一线研究人员面临日趋严峻的项目获取难、工作条件受限困境,有沦为廉价劳力、创新能力丧失的危险。从研究人员个人角度看,如果获得项目的难度已经几乎耗掉了全部精力,而这不过是才刚刚取得了研究条件,那接下来还能怎么样?能拿项目的人就继续拿项目,无需再做研究,项目交账的事包出去,让别人或下属去应付,运气好的话把论文包装一下拿个奖;拿不到项目的人更无需做研究了,挣点额外的钱补贴生活,这更加实惠、更有诱惑力。在一定程度上,这是当下正在发生的情况,“躺平”就是这个意思。

改革开放的一段时期内我国科研工作者努力工作在艰苦的条件下产出了不少高质量的成果我国跟西方国家的科研差距逐渐减小在某些领域已经开始超越。但现在不少科研工作者没有忙到点子上他们大量时间花在味的文章国际上许多掠夺性刊物交很高的版面费。久而久之科学前沿在哪里?我们需要学习什么?我们需要发展什么样的创造能力?这些都变成了虚无缥缈的问题们很少关注了。如果我们不能使年轻一代的科研工作者努力学习追求创造科研的前景会怎么样?

为了科技事业的健康发展,调整科技资助结构已经刻不容缓具体而言,应该尽快减少竞争性项目的占比,提高一线人员实验和研究条件保障的占比,使他们在缺乏项目资助的情况下,依然能够正常进行研究工作。

保障一线人员的工作条件的思路下,竞争性项目的作用要重新定义。竞争性项目的获得意味着更多的科研资源,可以招收更多的博士生博士后可以让研究团队变得更加强大可以让那些有更能力的人发挥更大的作用能人们会主动追求这份资源,根本用不着用考核来激励。既然如此,把科研项目获取列入年度考核内容,有必要吗?

上述的两个必要条件多年来不够重视,目前“四唯”状况的出现可能与此有关联性。我认为,基本问题不解决,“破四唯、立新标的成效将大打折扣。立新标、走老路的可能性也存在:几年后说不定又会出现“既要四唯,也要四唯”、甚至“破八”的口号。




谈谈科学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336082-1369096.html

上一篇:谈谈学位论文和期刊发表论文的“致谢”
下一篇:[转载]小小说:“深得福”吃负饭
收藏 IP: 180.109.235.*| 热度|

20 许培扬 曹俊兴 王涛 王启云 曾荣昌 曾杰 王福明 郑强 高友鹤 彭真明 徐耀 冯兆东 王安良 周浙昆 崔锦华 王生亮 孙颉 彭振华 王志民 谢文静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0: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