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暗物质的场态粒子理论与实验预测验证
场物质和暗物质的研究对象均为正反粒子,根本找不到场物质和暗物质的任何区别,均由场态粒子所组成,一个场态粒子包含一对正反粒子。
场态粒子具有隐身、自发对称性破缺、诱导对称性破缺、规律对称性破缺等四大特性。
场是由场态粒子不同对称性破缺所产生,电场是由场态粒子规律极化产生的,磁场是由场态粒子轨道规律偏转产生的,引力场是由场态粒子密度梯度产生的。场的变化都是由场态粒子相互诱导震荡产生的电磁波所传递。
场态粒子相互诱导震荡产生光子,光子是微观层面粒子相互作用的电磁力,是宏观层面此起彼伏电磁波传递的能量。
在一定条件下,场态粒子和正反粒子能够相互转化,电子偶素仅仅是正反粒子生成场态粒子的过程,场态粒子是能量极低、极其稳定的隐身粒子。
这与现代物理学和现代天文学完全不同,但场态粒子理论能够轻松解释现代物理学和现代天文学的所有实验结果与天文现象,没有任何一个例外。然而,场态粒子理论预测的很多实验结果,现代物理学和现代天文学都完全无法解释。
1.场态粒子可以轻松解决迈克尔逊莫雷实验与光行差的矛盾。
①在地球表面,场态粒子处于地球的完全牵引状态,与地球无相对运动,因此采用迈克尔逊莫雷实验观测光速在各个方向上无差异。
②空间站高度为梯度牵引范围,相对场态粒子运动,因此采用迈克尔逊莫雷实验能观测到空间站与场态粒子的相对运动。
③飞机无法牵引场态粒子,飞机相对场态粒子运动,因此采用迈克尔逊莫雷实验能观测到飞机与场态粒子的相对运动。
④小型物质内部部分牵引场态粒子,因此采用迈克尔逊莫雷实验能观测到运动物质与场态粒子的相对运动。
⑤地球、太阳、银河系均在各自范围内完全牵引场态粒子,可以观测到在各自完全不牵引范围的光线光行差。
2.加速器粒子最大速度与参数有关。
加速器的加速电场传播速度为光速是被加速粒子无法超光速的根本原因。加速器中粒子不能超越光速不能作为相对论质增效应的实证。如果存在质增,只要被加速的粒子不达到光速,质量一定不是无穷大,那么就会一直有加速度,只有达到光速加速度才能为零。在无限大质量面前,所有的设备参数和粒子参数都根本无法影响最大速度。如果质增存在,结果应该是设备参数和粒子参数都绝对不会影响被加速粒子的最大速度,且最大速度一定都是光速。事实是:被加速粒子的最大速度与设备参数和粒子参数有关。
高速运动带电粒子与场态粒子不断相互诱导释放电磁波,接收加速电场的电磁波与带电粒子本身释放的电磁波的能量相等时,速度最大。因此最大速度与与设备参数和粒子参数均有关。
①接近光速,电子与质子辐射相当,质子动能是电子的1836倍,但电子能量损失占比却是质子的1836倍,电子更容易减速,而质子不容易减速,即质子相对容易加速。如果是质增,质量参数影响较小,减速也应该一样,两者同样好加速。
②驱动力等于阻力到达最大速度与设备和粒子参数有关;如果是质增,最大速度与设备参数或粒子参数无关。
3.正反质子和正反电子减去初始动能的结合放热量相当。
正反质子和正负电子如果都是质量100%转化为能量,那么质子对释放能量是电子对释放能量的1836倍。但减去初始动能后,质子对和电子对释放的能量相当。并不是质量转化为能量,而是电势能转化为电磁能,结合为能量极低且极其稳定的隐身场态粒子。
4.多普勒效应分为运动频移和衰减频移。
①进行不同距离的声频测试,采用较高声阻材料,效果明显,材料相同,主频相同,分析传播距离与频移关系。
②进行不同阻尼的声频测试,距离相同,主频相同,分析传播阻尼与频移关系。
③进行不同主频的声频测试,距离相同,阻尼相同,分析主频与频移关系。
5.微波背景辐射是唯一无法屏蔽电磁波。
场物质的热辐射产生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是唯一不能屏蔽的电磁波,设置电磁屏蔽的装置,在内部还是能接收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6.真空温度
①绝对真空是绝对0度,制造显态粒子真空,测量温度,真空的温度不为绝对0度,而是2.725K,这意味着有隐身的场态粒子做自身热运动。
②没有任何显态粒子的基态真空具有粒子特性、动力学特性、能量特性和温度特征。
7.有且只有介质能够改变光速和光线方向。
①地球上的实验有且只有介质能改变光的传播速度与方向。
②引力透镜测量暗物质(场态粒子)密度梯度变化,也印证了有且只有介质能够改变光速和光线方向。
《暗物质与宇宙模型》全书下载链接: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Buj1rIXC74H0gUlBw2lrgA?pwd=vw8s
《暗物质与宇宙模型》超精简版PPT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Zp5A-LzBygGHRKEq31GpCw?pwd=73dq
《和平与发展》全书下载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cgCYm0EEaYOzNzylsrAtuA?pwd=cxkq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10 14: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