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系是宇宙的重要组成部分,恒星有着自身的生与死,同样星系也有着共同的形成与发展机制。
9.6.2.1星系的形成星系的中心黑洞和局域黑洞喷流形成星云,一部分被原星系再次吸积,另一部分逃脱引力离开星系而成为独立的星云。而星云间也存在相互吸引而合并,也存在大星云对小星云的吸积。
星云中有高密度的气体和尘埃,这才是其中的关键,恒星将在这里诞生。
星云经过长时间的演变才能孕育出一系列的恒星。恒星的产生触发条件是具有足够质量与转速的引力核。
一开始,引力作用占主导,物质开始不断向中心聚集。吸积过程一旦开始,被吸积的物质携带了大量的初始动能与势能,能量也不断积聚。万有引力将尘埃和气体吸入一个巨大的漩涡,当各种物质聚集起来,它们的体积遭到压缩时,能量快速积聚。
经过数十万年,云雾变得浓密,形成巨大的旋转的碟状物。在碟状物中心,万有引力将气体压缩成超级浓密、超级炽热的球体。随着压力不断增大,巨大的气流从中心喷射而出。万有引力继续施加着压力,将气体和尘埃粒子吸进来,互相积压,产生越来越多的热量。年轻的恒星变得越来越小,越来越亮,越来越热,其核心温度可以达到1500多万华氏度。只有在这么惊人的温度下,气体原子才能开始发生聚变,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就这样,恒星诞生了。所有恒星都有相同的产生机制,大量的恒星在星云中不断孕育诞生。
总之,黑洞喷流氢元素具有较大速度,喷射距离能达到数千光年,往往形成棒状星云。星云不断孕育恒星,恒星继承了所有物质的角动量,吸积坍缩后的转速极高。恒星在诞生之初就开始成群结队,逐渐形成一个个星团。星团不断汇聚、交融合并,形成棒状星系。在大规模的吸积与合并之前,星系中心区域会呈现出一条明显的棒状结构,两端各有一个或多个旋臂。棒状结构是中早期星系的最典型特征,这是绝大多数星系是棒状星系的主要原因。在星系形成过程中,转动惯量守恒,转动促成吸积漫长持久,吸积加速星系旋转。吸积与旋转相互促进是宇宙各级别天体旋转的第一推动力。由于星系不断吸积与合并,会发育成形色各异的星系。然而,随着吸积与旋转的不断相互促进,且仍存在不同半径的角速度差异,星系不断向圆盘化与薄片化发展。即,青壮年星系往往是棒状星系,经历大规模吸积与合并的星系形态各异,成熟发育的星系呈现圆盘化与薄片化。
9.6.2.2星系的发展与演化星系在形成之初,某个区域具有较大的星团,这个星团会围绕着一个中心旋转。由于具有较高的转速,为旷日持久地漫长吸积提供充分条件。
在星系的发展与演化过程中,星系合并在星系形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两个或多个较小的现有星系相互碰撞,形成了一个更大的星系。
星云和小型星团不断落入而逐渐增大星系不断成长,星系的质量变得越大,吸引的星云与星团也就越多。一个个云团各自的运动加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保留原始的转动惯量,致使星系转动速度不断加大。
周围的恒星与星云不断加入旋转。由于巨大的吸引力作用,逐渐向同向化与同层化演化,逐渐向椭球并进一步向盘状发展。
比较大的星云往往来自中心黑洞喷流,中心黑洞喷流物质往往形成长条状星云,在星系的发展过程长条状星云往往形成两条大的主悬臂。
星系相互遭遇时,可以在任何的方向上发生碰撞、合并、相互撕裂、或传送部分天体给对方。
相对较小的星团或星云,一旦与较大的星系遭遇时,被吞并往往在所难免。
星系在发展与演化的过程中,不断通过中心黑洞喷流大量失去物质,也通过局域黑洞喷流失去一部分物质。但同时不断吸积各种星云、星团或小星系。
总之,中心黑洞喷流往往形成棒状星云,星云不断孕育恒星形成星系。星系在形成之初,某个区域具有较大的星团,这个星团会围绕着一个中心旋转。旋转促进吸积,吸积反向促进旋转,这为为旷日持久地漫长吸积提供充分条件。星系的吸积与合并在星系形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吸积的物质保留原始的转动惯量,致使星系转动速度不断加大。随着恒星与星云不断加入旋转,棒状星系逐渐向椭球并进一步向盘状发展。随着旋转与吸积的不断相互促进,星系逐渐向同向化与同层化演化。星系不断发展,逐渐呈现圆盘化与薄片化。星系不断通过黑洞喷流失去物质,同时不断吸积各种星云、星团与小星系。形成了一个星云-星系-星云的周而往复的不断发展过程。
《暗物质与宇宙模型》全书下载链接:
链接:链接:https://pan.baidu.com/s/154_mYfER7PbXSUBqGPhN2A?pwd=dscl
《暗物质与宇宙模型》超精简版PPT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Zp5A-LzBygGHRKEq31GpCw?pwd=73dq
《和平与发展》全书下载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cgCYm0EEaYOzNzylsrAtuA?pwd=cxkq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10 19: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