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暗物质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yntiger 暗物质是连接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的纽带,也是低速物理通向高速物理的桥梁,更是跨越经典物理与现代物理巨大鸿沟的有效工具!

博文

快速了解一黑两暗三起源

已有 2120 次阅读 2023-5-18 20:41 |个人分类:暗物质构筑物理学天文学新框架|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快速了解一黑两暗三起源

天文学不断取得重大进步,但仍有大量天文学问题无法找到确切答案。目前,一黑两暗三起源被公认为天文学最重大的科学问题。

下面为您揭秘一黑两暗三起源。

一黑是指从恒星级质量到星系中央超大质量黑洞的形成、吸积、喷流等物理过程,以及物质循环。黑洞是宇宙中最神秘、最奇特的天体,它具有超强引力源;不断地吸积周围物质,并不时喷流物质。随着蒸发加剧,质量损失就更快,温度也就会快速上升;随着温度上升,物质蒸发就更快,质量也会就快速丢失。黑洞的自旋会对磁场产生拖拽,磁场成为锥状,进而加速物质运动,黑洞的旋转能使黑洞物质形成喷流。黑洞最终被不断的喷流所摧毁,所有物质就这样都得到了大赦。黑洞不再是神秘的天体。黑洞的核心部位大量堆积着中子且不断从周围吸积物质和能量,并不断向外喷射物质,喷射后很快降温并结合成氢原子,并进而形成氢气。星云的绝对多数氢元素都来自黑洞的再生。黑洞是宇宙的清道夫,吸收周围的物质和能量,并使其再生为氢气。由于黑洞的超大质量和超高速旋转,使其成为一个薄片化结构,在薄片的吸积盘不断向中心缓慢吸积,在薄片的吸积盘向内有着巨大的压力,而黑洞的极轴方向,压力异常的小。极轴上的中子,受到吸积盘上的极大压力,时不时形成喷流,喷射后很快降温并结合成氢原子,并进而形成氢气。

总之,星云是土壤,引力核是种子,二者孕育恒星。黑洞是清道夫,不断再生氢气,为星云源源不断提供营养,使宇宙充满生机。

两暗是指挑战近代物理学和天文学基本框架的暗能量和暗物质。

暗物质和量子场论研究对象是相同的,都研究正反粒子。一个暗物质正反粒子偶极子中含有一对正反粒子,正反粒子相互作用,不停地围绕共同的中心做圆周运动。并不是电子偶素不稳定,而是只有电子偶素激烈反应过程被关注,处于隐身态的产物却完全被忽略。暗物质正反粒子偶极子宏观上表现为球型。一般情况下,暗物质正反粒子偶极子质量、电荷、分布和状态均对称,可谓是一个超对称粒子,既不显电性也不显磁性。暗物质正反粒子偶极子由于斥力而散布于整个宇宙,由于引力作用而汇聚于星系与星体周围,且存在着密度梯度。

暗物质规律极化、定向偏转、震荡感应和密度梯度分别形成电场、磁场、电磁波和引力场。采用暗物质可以很好地解释电场、磁场、电磁波和引力场,实现了场论的统一。

 

暗能量是一种猜想,指一种充溢在空间的、具有负压强的能量。这种负压强在长距离类似于一种斥力。这个猜想是解释宇宙加速膨胀等问题的一个最流行的方案。暗能量的基本特征是具有负压,在宇宙空间中几乎均匀分布。除此之外,人类对暗能量仍一无所知,也从未直接或间接地观测到暗能量。种种证据表明暗能量其实根本不存在!

暗能量根本没有任何的力学机制,找不到施力物体,所谓的受力物体也感受不到。那么到底有没有暗能量,或者说宇宙是否加速膨胀吗?

实际上,宇宙膨胀的错误论断与奥伯斯佯谬的错误有关。假定光线传播无限远和物质不发生热辐射是奥伯斯佯谬的最大错误。光不断被星际物质吸收,星际物质吸收可见光的同时通过热辐射不断释放不可见光,温度不会无限升高到可以发出可见光。因此,即使宇宙是稳恒态、无穷大的,夜空也会是一片黑暗。稳恒态宇宙模型就这样被一个错误的思想扼杀了!

多普勒效应是宇宙加速膨胀的理论基础。但对于这个理论的应用,出现了一个严重问题。但大家忽略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多普勒效应不仅存在运动频移,也存在衰减频移。大量的实验与观测数据表明:多普勒效应也可以用波在介质中传播的衰减理论解释。波在介质中传播,会出现波散现象,随距离增加,短波向长波移动。星系红移与距离成正比是千真万确的,根据参数比例关系可以断定,与距离成正比的红移是来自衰减频移,而非运动频移。因此根据星系红移断定宇宙加速膨胀是十分严重的错误。

另外,大爆炸之处,体积无限小、密度无限大、温度无限高、时空曲率无限大的奇点。这里存在奇点产生悖论,自然条件下,根本无法形成奇点。

宇宙大爆炸存在地球中心佯谬。一切星系都以地球为中心向四面散开,越远的星系间彼此散开的速度越大。飞离的速度与距离成正比,地球位于所有等速面的球心。所有等速面的球心都是地球意味着什么,地球就是宇宙的中心,这是彻头彻尾的新版地心说。

宇宙无生死循环必落入生前无限长或死后无限长,意味着宇宙陷入无限长的稳恒态。这里存在生死循环悖论,就意味着宇宙没有生死,是稳恒态宇宙。

总之,宇宙并没有加速膨胀。实际上,宇宙是稳恒态的,根本就没有所谓的暗能量。

三起源是指天体起源、宇宙起源和宇宙生命起源。

天体演化是指宇宙天体的产生、发展和衰亡的整个过程。关于恒星演化的相关认识,科学家的观点比较一致。普遍都主张弥漫说:星际云由于自吸引收缩而碎裂成许多小云,并分别集聚成恒星。然后,恒星内部开始热核反应,形成主序星;再经过较长时间后,逐渐成为红巨星;然后再经过不稳定的变星阶段成为白矮星,或经过猛烈的超新星爆炸成为中子星。

宇宙起源是人们一直在苦苦思索的问题。迄今,有两种宇宙模型比较有影响力,一个是稳恒态宇宙模型,另一个是大爆炸宇宙模型。根据暗能量的论述,大家清楚,宇宙膨胀是彻头彻尾的新版地心说。大爆炸前与后的演化过程、受力机理、运行机制均缺乏有效论证。尤其是宇宙大爆炸根本没有生死循环机制,而宇宙无生死循环必落入生前无限长,死后无限长,这意味着宇宙陷入无限长的稳恒态。种种自然现象、物理实验与天文观测明确表明宇宙并没有不断膨胀。宇宙空间上是无限大的,整体是稳恒态的,没有开端,向前能够追溯无限长,没有终结,向后可以发展无限长。当一个星体触发吸积后,根据质量的大小分别形成褐矮星、白矮星和中子星。中子星快速吸积物质,使温度升高并激发超新星,而超新星快速聚变后,质量和转速再次提高,使吸积过程漫长而持久,进而形成黑洞。

黑洞的核心部位大量堆积着中子且不断从周围吸积物质和能量。由于黑洞的超大质量和超高速旋转,使其成为一个薄片化结构,在薄片的环向吸积盘向内有着巨大的压力,而黑洞的极轴方向,压力较小,且转动使极轴方向很难有物质堆积。进而使中子的电子逐渐脱离核心,形成质子和电子并不断蒸发。喷射后很快降温并结合成氢原子,并进而形成氢气。黑洞是宇宙的清道夫,吸收周围的物质和能量,并使其再生为氢气。

宇宙与地球类似,星球与生命类似,星云与泥土类似。宇宙为星球提供场所,星云为星球提供土壤。星球出生于星云,百转千回还会回归为星云。反反复复有序无限循环。

宇宙生命起源是一个亘古未解之谜。历史上出现了中国的盘古开天地说和西方的创世说等。19世纪,达尔文完成物种起源后,宇宙生命起源被设计的观念被偶然诞生的观念所代替。创造论与进化论的观点完全不同:创造论认为所有生物都是由神创造出来的。而进化论却认为生命是由无机物变成有机物,再由有机物演化出氨基酸和蛋白质,然后诞生单细胞生物,之后由单细胞生物演化为高级生命。

生命生存条件是生命起源的首要条件。地球生命体系是已知的宇宙中唯一的生命体系,人类可以找到适合生命生存的星体,但将永远找不到一个安全、有效的星际旅行方法来抵达这些宜居星体。地球生命一定起源于地球,即使有人认为可能来自于地外星体,不仅要解决那个星体生命生存问题、生命旅行问题,同样也需要解决那个地外星体的生命起源问题。

水陆边界局部水域在长时间、无限次的干湿交替的过程中,各种类型的DNA单元会不断形成,且万亿种DNA单元的组合方式不断形成,这种大量的试错方式、优胜劣汰的适者生存原则,在生命产生之初就开始发挥及其重要的作用。相较于其他的氨基酸,更容易用现今蛋白质中发现的20多种氨基酸来实现自发连接。干湿交替的水陆边界局部水域环境不仅完美解决了核酸依赖于水但却容易被水分解的悖论,也完美诠释了为何生命在成千上万种可能性中只使用了那几种氨基酸。

自我选择、自我复制、自我隔离是完整生命体必须具备的生命特征。病毒已经具备了自我选择、自我复制的生命特征,但病毒没有形成自我隔离的完整生命特征,病毒是生命起源的过渡性的、具有不完整生命特征的半生命体。一部分具有自我选择、自我复制的多分子团聚体形成了自我隔离的细胞膜,就诞生了具有完整生命特征的细胞。在生存竞争和协同作用下,病毒形成了对细胞的专一寄生性。这意味着病毒和细胞同时同地起源,唯一的差别是细胞具有自我选择、自我复制、自我隔离等完整生命特征的生命体,而病毒只具有自我选择、自我复制生命特征,但不具有自我隔离生命特征的半生命体。

《暗物质与宇宙模型》第二版的全书下载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Ia4qK3MOcmOOLVURQPeCxw?pwd=77o7

提取码:77o7

《和平与发展》全书下载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cgCYm0EEaYOzNzylsrAtuA?pwd=cxkq

提取码:cxkq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5458-1388540.html

上一篇:暗物质构筑物理学天文学新框架215-时间绝对论
下一篇:不要将微观世界与宏观世界割裂
收藏 IP: 175.164.251.*|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6: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