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USNCTAM2014报告札记
陈立群 2014-6-20 17:43
第一次参加四年一度 USNCTAM 。这个系列会议安排在也是四年一度的 ICTAM 的两年之间。近三届 ICTAM 我倒是都参加了。 ICTAM 是预定好的分会场,另加比较热门课题的专题会场, USNCTAM 是全是专题会场,这样似乎更便于与时俱进。 几个大会报告做得都非常精彩。内容方面,我觉得最有理论深度的是 ...
个人分类: 科研科普|4131 次阅读|没有评论
初态敏感性的形象描述5----中国文化中的混沌漫谈15
陈立群 2014-5-5 23:11
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 纪昀的笔记小说提及“ 千金之堤,溃于蚁漏 ”,也是种初态敏感性。在《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一》中,纪昀讲了这样的故事。有个退休监司赵公,专宠侍妾紫桃,随叫随到,不离左右。后来有位道士发现,原来有数十只狐狸幻化为紫桃,已经盗取了赵公前生精炼四百多年的体内金丹,使 ...
个人分类: 科研科普|2947 次阅读|没有评论
初态敏感性的形象描述4----中国文化中的混沌漫谈14
陈立群 2014-5-3 23:11
辛弃疾的词 初态敏感性也能在宋词中找到。辛弃疾写过首“菩萨蛮·赵晋臣席上。时张菩提叶灯,赵茂嘉扶病携歌者”: 看灯元是菩提叶,依然会说菩提法。 法似一灯明。须叟千万灯。 灯边花更满,谁把空花散。 说与病维摩 ...
个人分类: 科研科普|3064 次阅读|没有评论
初态敏感性的形象描述3----中国文化中的混沌漫谈13
陈立群 2014-3-24 20:52
苏东坡的诗 与初态敏感性有关的表述也见于古典文学。苏轼七绝诗“东坡居士过龙光寺求大竹做肩舆得两竿南华珪首座方受请为此山长老乃留一偈院中须其至授之以为他时语录中第一问”: 斫得龙光竹两竿,持归岭北万人看。 竹中一滴曹溪水,涨起西江十 ...
个人分类: 科研科普|2604 次阅读|没有评论
初态敏感性的形象描述2----中国文化中的混沌漫谈12
陈立群 2014-3-18 22:22
我们已经领教了禅宗的机锋。一个难以三言两语回答的问题,可以有五花八门的回答。禅学语录中也有初态敏感性的描述。《指月录》卷二十二的“ 金陵清凉院文益禅师 ”条目下,有这样个故事: 师问修山主:“毫厘有差,天地悬隔。兄作么生会?”修曰,“毫厘有差,天地悬隔。”师曰: ...
个人分类: 科研科普|2758 次阅读|没有评论
初态敏感性的形象描述1----中国文化中的混沌漫谈11
热度 2 陈立群 2014-3-16 16:34
儒家经典《书》和《礼》 所谓初态敏感性,是指开始时候存在的微小原因,导致后来形成巨大的结果。初态敏感性是混沌概念的最重要内涵。尽管古人并不知道初态敏感性的科学概念,但类似的现象在中国古籍中有多处描述。 《易经》、《尚书》、《诗经》、《礼记》 ...
个人分类: 科研科普|2922 次阅读|4 个评论 热度 2
唐宋诗词中的混沌3----中国文化中的混沌漫谈10
热度 2 陈立群 2014-3-14 11:05
宋诗中的混沌 宋代的诗虽然总体上被认为成就不如唐诗,但也有自身特色,并且对后世也有很大影响。宋人写诗的时候喜欢发议论,讲道理,因此有些宋诗颇有“理趣”。宋诗有不少作品有“混沌”。下面选的是都是宋诗大家的律诗,而且比较有宋诗特色。除所选的诗外,大诗人陆游、杨万里等的作品 ...
个人分类: 科研科普|3640 次阅读|4 个评论 热度 2
唐宋诗词中的混沌2----中国文化中的混沌漫谈9
陈立群 2014-3-11 21:31
宋词中的混沌 宋词与唐诗并称双绝,各代表一代文学之盛。除一些道士所填之文学价值不高的词外,宋词中出现“混沌”或“浑沌”都很少。或许是因为宋词是当时流行非正规的文体,而“混沌”这个词似不够通俗。在后面将看到,相对更正式的宋诗中“混沌”出现的就多一些。   ...
个人分类: 科研科普|3107 次阅读|没有评论
唐宋诗词中的混沌1----中国文化中的混沌漫谈8
陈立群 2014-3-10 00:53
唐诗中的混沌 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顶峰时期,因此唐诗是中国文学中的艺术瑰宝。不论是初唐、盛唐、中唐还是晚唐,都有诗人用“混沌”或者同义词“混茫”。这些诗人包括唐诗的大家杜甫、白居易、李商隐等。 我们见到的在唐诗中最先出现有“混沌”一词的 ...
个人分类: 科研科普|4091 次阅读|没有评论
宇宙生成论中的混沌3----中国文化中的混沌漫谈7
陈立群 2014-3-9 07:26
禅宗的机锋:混沌未分时如何? 禅是中土佛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禅是梵语 Dhyāna 音译“禅那”的简化,梵语 Dhyāna 的意思是思惟修、静虑,因此也可以音意兼顾译为“禅定”。禅宗是汉传佛教的主导宗派。佛教是种以万法皆空来灭人生之苦的世界性宗教,起源 ...
个人分类: 科研科普|3015 次阅读|没有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8: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