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不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ech 读万卷书,参非常道,书在手中,道在心中;行万里路,勘寻常物,路在脚下,物在眼下。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Li-Qun_Chen

博文

花开花落自有时—学界小说丛谈之《爱似米兰》

已有 3860 次阅读 2022-5-7 22:57 |个人分类:休闲阅读|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小说《爱似米兰》2022年由海南出版社出版。看名字像本言情小说,其实不完全是,甚至主要不是。小说时间跨度很长,从五十年代后期写到八十年代后期,还有个别处写到上世纪末。从小男孩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表妹之恋,经过专科学校青年男教师与女生的少女之恋,最后到大学中研究生和青年教师与女生的师生之恋。小说标题是对各位前女友特别是大学中正牌女友的感受,“像米兰一样,当她守在我身旁,近在咫尺时,我居然一点闻不出她的馨香,直至她远离我之后,我才感受到她那对我来说永世不再的芬芳。(p. 119)”。如果该书主人公与《丽娃河》主人公相同,(虽然两者名字不同,但都是同一位作者的自传体小说。)故事发生在《丽娃河》之前,不妨作为《丽娃河》前传,虽然小说出版在后。

 

小说的穿插交错的结构较为奇特,刚开始阅读有些莫名其妙。小说分11章,前五章各分3节。交织着三个爱情故事。前五章的第一节与第六和七两章,男女主人公是在郊县专科学校教书同时准备考研究生的周进老师与班上女生朱雯,他们当时的交往和毕业十年后再续前情与彻底分手。前五章的第二节和第八和九两章,男主人公是在读研究生然后毕业留校的周克芒和即将毕业的来自贵州的女学生上官瑾,他们当时的交往和分手。前五章第三节和第十和十一章,男女主人公幼儿园和小学时期的周跃进和表妹方卉。读时有些困惑的是,男主人公多数是“我”,偶尔也是“他”。虽然男主人公有不同的名字,其实是同一个人,不管是小学生周跃进还是专科老师周进还是大学老师周克芒。这也说明该书不是言情小说,不然读起来不该那么劳神。三个名字倒未必如《围城》中所谓“只怕一个人的名气太大,负担不起了”,需要“老子一气化三清”。而是种年代或时代的提示,开始有些引起困惑,后来还是更多方便。

 

如果按时间顺序,男主人公周跃进和表妹方卉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交往在最前面,也最感人。方卉的父亲是周跃进的舅舅,行伍出身,是有车有司机的的高干;周跃进的舅妈是知识分子。周跃进的父母只是普通干部。舅舅喜欢男孩子,特别喜欢羁傲不逊又跟他学了武术的周跃进。周跃进对舅妈的感觉很微妙。后来舅舅舅妈情趣不和离婚了。表妹跟着舅妈去了新家,两人分手,周跃进十三岁。这部分所反映五十年代上海的中小学生活很耐人寻味,但不是学界小说,就不细说了。只说非常个人化的一点。小说写了好吃的让我终生难忘的西郊公园盖浇饭,到底是什么。“那盖浇饭味道特好,雪白的米饭上面,覆盖着由肉片、茭白、青菜、油面筋、豆腐干片混炒而成的浓汁浓味的浇头,极其鲜美,吃得我十分难忘。(p. 326)”《朝霞》中也盛赞西郊公园盖浇饭,看来是小男孩的共识。

 

郊县师范专科学校周进和班上女生朱雯的交往是最晚结束的故事,直到小说写作当时。周进先是与朱雯堕入情网。交往后似乎有些失落。在他看来,“女人大致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彼此越亲近她就越温顺,彷佛把爱意不声不响地像营养一般吸收了,从而变得亲人一样的温馨,另一类正好相反,随着彼此的亲近,会越来越显示她对所爱的也同样爱着她的男人握有什么权力,说话越来越随便,甚至放肆,好像在不停地提醒对方,你已经是属于我的人了。(p. 69)”朱雯不是第一类。后来有位叫李娜的同学搅合进来。朱雯单纯,李娜成熟,两人争夺周进。周进的情感和理智分别倾向于朱雯和李娜。周进正在为考研的事情与校长闹。李娜在班主任的诱导下,半推半就说出周进与朱雯的事情,引来许多麻烦。周进匆忙间与另外的人结婚以摆脱困局,当时就是各有所图,很快离婚。“既然明白了婚姻不过是一次交易,那么又何必对它太认真呢?结婚不必太当真,离婚也同样不必认真,能过则过,在婚外找个情人也未尝不可。(p.46)”这样与朱雯的关系也结束。当时周进三十岁。直到多年后在师范学校八十年校庆上,重新见面。然后两人上床再续前缘。重逢后的朱雯说周进,“什么都好,就是太迂腐,爱钻牛角尖,所以老是吃亏,而且还将永远吃亏(p. 179)”半年后,周进收到朱雯来自日本的信,说她已经从过去的阴影中走出来,与丈夫相亲相爱过着幸福的生活。

 

在读研究生和刚留校青年教师阶段,周克芒的正牌女友是女大学生上官瑾,另外还有些即兴式的动心或艳遇。“上官对人的直觉和判断,一眼见底,准确无误;她唯一的一次失误大概就是对我的判断,她把我误认作了一个成熟的男子,一个在复杂的世俗世界里游刃有余的成人。她没想到我竟然是个不谙世事的大孩子。(p. 273) “倘若这样的差异倒一倒的话,也许我和上官就会成功地做成一对好夫妻,我是实际的,内向的,从而是平和的,而上官是浪漫的,外露的,从而是活泼的,如同一只轻快的风筝在天上无拘无束地翻飞,而最终那根线却牢牢地拽在我手中。这样的性格组合,一般都能组成一个稳定的家庭。(p. 112)”尽管如此,周克芒仍很痴迷,“我确实太注重生命本身的享受,使爱情变成了侵蚀我在事业上大展宏图的雄心壮志的毒药。(p. 118)”“比起月光下的上官,教授和博导算得了什么。(p. 53) 上官瑾来自贵州,不喜欢上海,希望他去北京发展,但他听导师的话准备留校。关系的走向出人意料。周克芒稀里糊涂地卷进去所谓“淘金”浪潮,在大出风头后,被人设计而成了替罪羊。等他出狱,在南方小城找到上官瑾,她已经成为公司的白领丽人,与他分手。再后来周克芒去南方城市旅游时又见面,上官瑾“成为了一个人事部门的主管,调节各种各样的人事关系。……她风度翩翩,俨然一个现代企业中的高级管理人员,显示出一种成熟女性的风韵,就连微笑也成熟得不带丝毫天真气息。……已经有了一个成婚在即的未婚夫。(p. 113)

 

小说的不同寻常之处是写了场虚构的“淘金”浪潮。其实也不完全是虚构,只是“金”代表金戈铁马而不是金玉满堂。在这场淘金浪潮中“整个城市于此简化为两种景观:一种是广场上的集会,代表市民的良心;另一种是无休无止地争夺墙砖,构成整个城市的主要生活内容。(p. 279)”耐人寻味的是,作者把批判的锋芒主要指向了大学教授,本质上是他的同类,虽然他只是讲师。面对淘金浪潮,教授们开始是视而不见。“那些平时在文章里大谈责任感使命感的学者教授,全都躲得远远的,一个劲地表示:我们是学者,我们的位置就是在教室里在书斋里,对于窗外所发生的一切,我们有着自己的学者的立场。……这些老于世故的家伙全都避之惟恐不及(p. 277)”然后就是设法利用,成了既标榜良心有觊觎墙砖的所谓两面人。“这样的两面人大都是些大学里的教授。他们一方面代表这个城市的良心,另一方面也不愿放过从淘金风潮中获利的机会。生活由此变得丰富多彩起来,人们发现最最高明的得益者原来既不是政府官员也不是哪个盗窃集团,而就是那些平时装得像神父一样慈祥的大学教授,尤其是德高望重的博士生导师。这些博士生导师看准了这个城市眼下最缺乏的东西乃是良心,他们乘机办起了各种各样的良心咨询诊所,收取极高的咨询费。(p. 280)”同时,他们也有更冠冕堂皇地表态。“他们联合发布呼吁书说,学生的乐土是在校园里,而大学教师的位置则是在课堂里;学生要有读书的责任,而教师应有岗位意识。(p. 280)

 

比较有学界特点的写到了与导师的关系。周克芒开始时对导师完全信任。“我对我的研究生导师抱有一种十分古老的愚忠情节,认为在分配上除了把自己完全交给导师别无选择,而我导师的意愿是坚定不移地要把我留在他身边,毫无商量的余地。(p. 87)”这种关系确实也带来现实的益处。“我可以自由自在地发挥自己,在思想解放的空气里,在争相自我表现的时髦中。在我导师撑着的那顶保护伞底下。不要说系里的一般教师,就是系主任都朝我点头哈腰,……那年头好像没有什么人际关系需要操心。(p. 112)”上官瑾曾经疑心导师是不是真对他好,也提醒过周克芒。果然,在“淘金”运动中,传说导师以种微妙的方式出卖了他。周克芒出狱后,“我去拜访我的导师,进去坐了不到五分钟,导师就朝我打呵欠说,以后没事不要老朝他家里跑。我连忙道歉说,以后绝不敢再来打扰您老人家。”当然,也不是所有同门都没有得到助益。例如自以为精通人情世故的刘年。“刘年是比我低一届的研究生,十年之后,他成了教授博士生导师,而我依然是讲师。(p.53)”他出场方式是为发通知使劲敲门,打断了上官瑾和周克芒在《月光奏鸣曲》声中将达至乐的床笫之欢。

 

周克芒的优势是口吐莲花的演讲和妙笔生花的写作,通常认为这是才华横溢的体现。有位班上的学生当面告诉他所追求的虚妄,也分析了他在学界困境的缘由。“你在课堂上那么激情洋溢地演讲的一切,都是十分可笑的,甚至是一种不必要的哗众取宠;也许你以为你在引导学生走向解放思想,但你不知道,像我这样的人根本不需要解放思想,因为我从来就讨厌任何思想,……你一门心思地企图解放一个没有思想的人,不是可笑是什么?至于你的思想和你的行为连同你这个人,我个人说不上钦佩,至少是同情的。我同情你是因为我绝不可能选择你这样的人生方式。你的讲课,你的演讲,你的文章,你的论著,几乎就是一种天生的不和谐音,它们可以使你出名,代价是几乎得罪了你周围所有的人:你既得罪了在下面听你讲课的学生,因为你这么潇洒这么风光,叫他们以后到了像你这样开讲座的年纪怎么办?你又得罪了跟在你后面成名成家的同辈们,因为他们一旦出了名,最最忌讳的就是提起当年帮助过他们出名的你;你还得罪了曾经出于自身的需要而扶植过你的老前辈,因为你把他要求你做的事情做过了头,不说违背了他的意愿,也该判定是功高震主,狡兔死,走狗烹,想来这些道理你应该明白。(p. 283)”就是当年的迷妹,十多年后也有新的认识。“发现自己的上当受骗,至少是在精神上受到了强暴,急需反省。当年的思想解放原来只是让解放者出了出风头,被解放的学生一点都没捞到什么出人头地的机会。他们甚至认为本来就没这必要?那年头谁解放谁呀?(p. 14)”当年的演讲,与现在的公号和视频本质上未必有很大区别。

 

小说还写了当年文坛特别是评论界的盛况。“那年头文艺理论几乎变成了整个国家的文化发展风向标,好像所有重大的文化命题全都以文艺理论的名义加以讨论。(p. 79)”“明亮宽敞的大厅里挤满了坐着的站着的乃至蹲着的男女老少,白发苍苍的最注意的是自己的仪表和风度,年青力壮的则关心自己有没有引起那些风度翩翩的老人们的注意,女孩子们搜寻着会场里最有前途的年轻人,成了名的男人则捕捉着最漂亮最性感最有可能很容易就上床的成熟或者不成熟的风骚女人。(p.80)”“来到这种场合的人,再年轻也不会不世故;人们通常说的名利场,指的其实就是这种场合。(p. 80)”而新锐批评家周克芒则放言无忌。例如,有老人家倡导“讲真话”,他就议论道,“那位老人家提出说真话,他过去没有说真话,现在也没有说真话,将来也不会说真话,因为假如他现在说了真话的话,就不用提倡说真话;他提倡大家说真是为了鼓励别人说真话,等别人都说了真话的话,他就不用说真话了;所以我说他将来也不会说真话。(p. 83)

 

作者从周跃进/周进/周克芒情感生活的三个片段,展示了一位才华横溢又多情善感的当代才子形象。作者的职业履历与男主人公类似,而且当时的学生回忆作者是居住在女生宿舍的男教师,推测小说有一定自传性。有才华的人,从屈原开始,就容易有“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感觉。这种感觉可能是世界真实的反映,也可能只是种幻想。在这种感觉下,就容易有绝对偏执的认知。例如,在人际关系上,认为都像小朋友那样,“你要么成为一个接受别人讨好的人。要么成为一个讨好别人的人,有的人一面接受别人的讨好,一面转过身去讨好她所需要讨好的人,讨好成为一种像做买卖一样司空见惯的品格,要想混得好,首先懂讨好。(p. 344)”事实上,很多时候,成熟的人都在平等交往合作共赢,无论是在学界或是商界。又例如,“男人在女人面前所面临的问题无非是自尊和良心,不是自尊心受伤害,就是良心受谴责(p. 34)”。这种偏执的判断,往往出语惊人,再有才气的加持,便有种“片面的深刻”。特别在八十年代,是这种言说者的黄金时代。纸上谈兵很漂亮,但不具有操作性。“花开花落自有时”,时过境迁,这类言辞的魔力消退。多情才子便“无可奈何花落去”了。

 

作者李劼,本名陆伟民,1955年出生于上海市。1973年中学毕业下乡。1978年考入上海师范学院中文系,1982年获得学士学位后到郊区某中等师范学校任教。1984年考入华东师范大学攻读现代文学研究生,导师是著名学者钱谷融先生。1987年获得硕士学位后留校任教。两年后被捕入狱,次年被释放返校,继续教书。1998年赴美参加学术会议,随后在科罗拉多大学做访问学者半年。1999年在纽约任《明报》编辑,至2001年。2001年至2004年在纽约城市大学贝鲁克学院教中文。出国前的著作主要是文学批评和文化批评,听过他的《历史文化的全息图像:论红楼梦》。出国后有解读和翻译的中国古典著作。著有多部长篇小说,其中有学界小说《丽娃河》,另自传三部曲,最后一部属于较广义的学界小说。

 

 

附:已经贴出学界小说丛谈

 

大学小说丛谈之概述

 

且在新年读旧书学界小说丛谈之缘起

 

听唱新翻杨柳枝—关于学界小说丛谈

 

大学小说丛谈之当代大陆作品

 

华夏大学的肇始学界小说丛谈之民国大学

 

大师巨笔学界小说丛谈之《呐喊》

 

开山之作学界小说丛谈之《一日》和《洛绮思的问题》

 

先驱足迹学界小说丛谈之《一个问题》

 

命题作文学界小说丛谈之《去国》

 

抒情自叙学界小说丛谈之《沉沦》

 

花开花谢学界小说丛谈之《海滨故人》

 

灼灼其华学界小说丛谈之《女生·妇人》

 

辗转反侧学界小说丛谈之《菤葹

 

春蚕到死学界小说丛谈之《象牙戒指》

 

遥观当年大学生学界小说丛谈之《赵子曰》

 

云中锦书学界小说丛谈之《春痕》

 

边缘体验—学界小说丛谈之《沈从文全集》选

 

校园中的风月案学界小说丛谈之《漩涡》

 

望洋兴叹学界小说丛谈之《棘心

 

文人魅力学界小说丛谈之《冬的空间》

 

如鱼饮水—学界小说丛谈之《莫须有先生传》

 

学店学渣学界小说丛谈之《中国大学生日记》

 

一段好春藏不住学界小说丛谈之《英国情人》

 

大学小说丛谈之《南渡记》

 

危城内外学界小说丛谈之《双山》

 

“索隐”的尝试学界小说丛谈之《东藏记》

 

大学小说丛谈之《围城》

 

大学小说丛谈之《未央歌》

 

少年不识愁滋味学界小说丛谈之《未央歌》

 

象牙塔学界小说丛谈之《杨绛全集(1)

 

老大嫁做商人妇学界小说丛谈之《傲霜花》

 

耄耋说情爱学界小说丛谈之《师姐》

 

树欲静风不止学界小说丛谈之“十七年”的大学

 

学府变色学界小说丛谈之《红路》

 

学人入彀学界小说丛谈之《洗澡》

 

力争上游学界小说丛谈之《大学时代》

 

微动涟漪学界小说丛谈之《勇往直前》

 

溪云初起学界小说丛谈之《大学春秋》

 

玉骨冰姿学界小说丛谈之《大学春秋》

 

花好月圆学界小说丛谈之《洗澡之后》

 

相煎太急学界小说丛谈之《牵牛花》

 

疾风劲草学界小说丛谈之《生命与爱情》

 

风刀霜剑学界小说丛谈之《马兰草》

 

昔日留学生的去留之间大学小说丛谈之《又见棕榈,又见棕榈》

 

天翻地覆学界小说丛谈之《朝云暮雨》

 

学界小说丛谈之《半个月亮,半个太阳》

 

风起云涌学界小说丛谈之《大学时代(上、下册)

 

忆来唯把旧书谈:校园中读校园长篇

 

理想主义学界小说丛谈之“十七年”大学反思

 

心事浩茫连广宇学界小说丛谈之《朝霞》

 

身世浮沉雨打萍学界小说丛谈之工农兵大学生

 

小荷才露尖尖角学界小说丛谈之《公开的情书》

 

红莲相倚浑如醉学界小说丛谈之《诗人之死》

 

大转折前的校园学界小说丛谈之《魂兮归来》

 

工农兵大学生的爱情学界小说丛谈之《起步》

 

师大三年学界小说丛谈之《黄花堆积》

 

由红到紫的工农兵大学生学界小说丛谈之《紫色学历

 

只是当时已惘然学界小说丛谈之《我的大学》

 

昔日娇子学界小说丛谈之《工农兵大学生》

 

英语教授的求学年代学界小说丛谈之《求》

 

英语教授的工作年代学界小说丛谈之《求(第二部)

 

回首向来萧瑟处学界小说丛谈之《人啊,人!》

 

时代伤痕的想象学界小说丛谈之《何直教授》

 

二十年后的同学相会学界小说丛谈之《土壤》

 

假作真时真亦假学界小说丛谈之《真真假假》

 

坎坷学者路学界小说丛谈之《一个探索美的人

 

解开谜团学界小说丛谈之《女大学生》

 

与魔鬼交易学界小说丛谈之《精神隧道():晕眩》

 

一地鸡毛的学界学界小说丛谈之《无爱的情歌》

 

梧桐应恨夜来霜学界小说丛谈之《空中的足音》

 

拨乱反正中的大学校园—大学小说丛谈之《蓝眼睛·黑眼睛》

 

英语青椒初入行学界小说丛谈之《真》

 

浮事新人换旧人学界小说丛谈之《大学城》

 

满园春色关不住学界小说丛谈之《大学恋》

 

思而不行的大学老师学界小说丛谈之《精神隧道():侏儒》

 

情欲激荡的校园学界小说丛谈之《第十一诫》

 

今朝放荡思无涯学界小说丛谈之《方方文集·白梦》(非学界故事)

 

从希望到惶恐学界小说丛谈之《知识者生存》八十年代部分

 

休对故人思故国学界小说丛谈之《悬空的十字路口》

 

大学小说丛谈之《海之角》

 

困穷宁有此—学界小说丛谈之《表弟》

 

菲菲物竞华—学界小说丛谈之《承担:六〇后大学生》

 

雅俗熙熙物态妍学界小说丛谈之《苏黎红小姐》

 

惊雁失行风翦翦学界小说丛谈外篇之《绫罗

 

区区岂尽高贤意学界小说丛谈之《红拂夜奔

 

欲望校园大学小说丛谈之《欲望的旗帜

 

何人可觅安心法—学界小说丛谈之《脑裂》

 

沧海桑田—学界小说丛谈之《裸体问题》

 

艰难苦恨繁霜鬓学界小说丛谈之《方方文集·白梦》(力学家故事)

 

平生正被儒冠误学界小说丛谈之《暗示》(学界故事部分)

 

教授的“为”与“争”大学小说丛谈之《

 

一师两生三人行—学界小说丛谈之《精神隧道():心界》

 

“我们”与“我”及其超越—学界小说丛谈之《精神隧道():心界》

 

推枕黄粱犹未熟—学界小说丛谈之《大学梦》

 

夕阳残照学界小说丛谈之《教授楼》

 

冶金教授的似水流年学界小说丛谈之《教授罗恒》

 

大学的历史转折—大学小说丛谈之《感受四季》

 

情似雨馀黏地絮学界小说丛谈之《关关雎鸠(赵孟)

 

黑色校园—学界小说丛谈之《大学故事》

 

末世风流意转新学界小说丛谈之《二马路上的天使》

 

癫狂柳絮随风舞学界小说丛谈之《导师死了》

 

言不尽意学界小说丛谈之《丽娃河》

 

潜龙勿用学界小说丛谈之《丽娃河》

 

宿舍楼中的家长里短—学界小说丛谈之《关关雎鸠(蔡小容)

 

人怕入错行学界小说丛谈之《婉的大学》

 

青青园中葵学界小说丛谈之《毕业生》

 

从新闻到漩涡—学界小说丛谈之《知识者生存》八十年代之后

 

校园内外的几幅速写学界小说丛谈之《大学逸事

 

好怀渐向中年减学界小说丛谈之《三人行》

 

功名富贵岂偶然学界小说丛谈之《三人行》

 

竞走墙前希得俊学界小说丛谈之《三人行》

 

安得广厦千万间学界小说丛谈之《所谓先生》

 

当时年少春衫薄学界小说丛谈之《中文系》

 

才女的冷傲—学界小说丛谈之《北大女生》

 

无可奈何花落去学界小说丛谈之《大学囚徒》

 

末俗纷纭更乱真学界小说丛谈之《遗忘》

 

天才的误区学界小说丛谈之《北大男生》

 

教学型高校流水账—学界小说丛谈之《一个大学女教师的手记》

 

青春作伴学界小说丛谈之校园言情小说

 

谈笑有鸿儒学界小说丛谈之《大学教授》

 

隔离—学界小说丛谈之《爱你两周半》

 

教授的硬功夫和软实力学界小说丛谈之《所谓教授(修订版)

 

轻薄桃花逐水流学界小说丛谈之《桃李》

 

学者的素质学界小说丛谈之《北大先生》

 

杜鹃啼血猿哀鸣学界小说丛谈之《高等学府》

 

满纸荒唐言学界小说丛谈之《教授出家》

 

家贫无供给学界小说丛谈之《涂自强的个人悲伤》

 

无端却被秋风误学界小说丛谈之《象牙塔下

 

花自飘零水自流学界小说丛谈之《郑袖的梨园》

 

春江水暖鸭先知学界小说丛谈之《大学之林》

 

独在异乡为异客—学界小说丛谈之《大学之林》

 

会当车载金钱去—学界小说丛谈之《大学之林》

 

蜂围蝶阵乱纷纷学界小说丛谈之《师母》

 

校园外的奇遇—学界小说丛谈之《教授的黄昏》

 

墙角数枝梅学界小说丛谈之《中国女博士》

 

求荣争宠任纷纷学界小说丛谈之《鱼肠剑》

 

江山有恨销人骨学界小说丛谈之《梨园记》

 

红粉暗随流水去学界小说丛谈之《春尽江南》

 

博士之难学界小说丛谈之《缺氧》

 

传言送语当风流学界小说丛谈之《大学是座城》

 

事如春梦了无痕—学界小说丛谈之《月落荒寺》

 

万人如海一身藏学界小说丛谈之《隐身衣》

 

师生关系的极端案例学界小说丛谈之《关关雎鸠(王刚)

 

大学小说丛谈之《活着之上》

 

步步寻花到杏坛—学界小说丛谈之《弦歌》

 

可怜光彩生门户学界小说丛谈之《打金枝》

 

无边落木萧萧下学界小说丛谈之《子在川上》

 

一场春梦日西斜—学界小说丛谈之《应物兄(上,下)

 

曾经沧海难为水学界小说丛谈之《上邪》

 

何谓大学小说大学小说丛谈之《学院大厦》

 

大学理想的幻灭历程大学小说丛谈之《学院大厦》

 

“无用”学科的危机大学小说丛谈之《学院大厦》

 

不同时代的代表性小说—大学小说丛谈之《学院大厦》

 

校园小说《斯通纳》

 

《斯通纳》关于大学本质

 

《斯通纳》中的毒舌马斯特思

 

欲读书之大卫洛奇的教授小说

 

海外学子的艰难处境大学小说丛谈之《考验》

 

北美版的儒林情史大学小说丛谈之《在离去与道别之间》

 

失聪教授生活片段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0220-1337519.html

上一篇:大理蝴蝶泉
下一篇:某住宅小区庭院
收藏 IP: 101.87.40.*| 热度|

1 王安良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1: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