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温泉城之旅
热度 1 张宇 2013-9-15 08:14
一段旧游记。 温泉城之旅 感恩节是这样渡过的: 驱车 700 公里来到 Akansas 的温泉城 (Hot Springs) 。 这里有山有水,景色朴素但很宜人,是美国排名第一的养老城市,以出温泉和总统而著称。距温泉城不远有一个小镇,叫 Hope ,高速公路上有巨幅标志: “ 克林顿总统出生地 ” ...
个人分类: 未分类|4738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偶留鸿爪印,仰止泰山阿 -- 悼念张关泉先生
热度 4 张宇 2012-2-18 00:19
偶留鸿爪印,仰止泰山阿 -- 悼念张关泉先生
我的博士导师 张关泉先生于 2012 年 2 月 14 日凌晨 2 点 8 分辞世。噩耗传来时我正在意大利度假。急忙拨打电话,向张老师的公子张健致悼。一时间电话两边都泣不成声。 回想二十一年前,我大学刚毕业,对数学及其应用懵懵懂懂,只想读个硕士,看看自己在学术的路上能走多远。在孙和生、 管楚 洤、黄兰 ...
10009 次阅读|4 个评论 热度 4
悼 Uzi
热度 3 张宇 2010-11-23 08:41
Uzi的前同事Denes Vigh用反演算法生成的Uzi名字。 2010年11月3日,我们的同事Uzi Egozi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享年48岁。 就在一个多月前,Uzi购买了新居。10月8日是一个星期五,Uzi请假搬家。我们都太忙了!没有人注意到他的乔迁之喜。转过周一就传来了恶讯:周六晚Uzi突发心 ...
个人分类: 未分类|9634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3
数学有价? ----反问题在石油勘探中的应用 (5)
热度 3 张宇 2010-11-10 08:42
回想十二年前,笔者从事应用数学的博士后工作,当时困惑我的问题是如何将应用与数学这两件事统一起来。记得闲暇之余观看了一部香港电影《南海十三郎》,讲的是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天才粤剧作家江誉镠,艺名南海十三郎。其中有一段关于唐涤生欲拜南海十三郎为师的情节,至今印象颇深。 南 ...
个人分类: 未分类|11167 次阅读|5 个评论 热度 3
知之惟艰----反问题在石油勘探中的应用 (4)
热度 1 张宇 2010-11-3 08:00
《古文尚书》 中有 非知之艰,行之惟艰的说法,是讲知道一件事情并不难,难的是把事情做好。数千年来,中国的先哲对知易行难和知难行易两个命题的谁是谁非论争不断。 在科学研究中,如果是求解一个正问题,知易行难的描述可能是比 ...
个人分类: 未分类|8546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索隐探秘---- 反问题在石油勘探中的应用(3)
张宇 2010-11-2 07:18
读者或许会感到石油勘探所涉及的数学问题有些别致。在大学的数学物理课堂上,通常是给定震源、边界条件和介质速度,列出声波方程,再来探讨声波现象或计算接收到的声波信号。但是现在我们的问题反过来了,通过接收的信号来探测什么样的介质能够产生这样的观测现象。为了体现这个差别,我们把这类问题 ...
个人分类: 未分类|9367 次阅读|1 个评论
秘密就在回声中 ---- 反问题在石油勘探中的应用(2)
热度 2 张宇 2010-11-1 03:07
1910 年,丹麦物理学家Lorentz在哥廷根作了系列讲演----物理学中的新、旧问题。其中提到了 一个有趣的问题:不用眼睛来看,仅仅通过聆听鼓的声音能否判断出鼓的形状?即所谓的盲人听鼓问题。 它的背景来自于射线理论。 我们知道,当物体的材料确定后,它的音色和其形状密切相关。在数 ...
个人分类: 未分类|13285 次阅读|4 个评论 热度 2
从墨西哥湾的漏油事件谈起 ----反问题在石油勘探中的应用 (1)
热度 2 张宇 2010-10-28 00:03
2010年4月20日晚,在距美国路易斯安娜州61公里的墨西哥湾海面上,由BP(英国石油)公司租用的深海地平线钻井平台在从事Macondo油田开发作业时发生爆炸,并引发火灾,11名工作人员遇难。经过约36个小时的剧烈燃烧, 深海地平线于22日沉入海底。两天后,在事故地点出现了严重的石油泄漏,破裂的油井管道每天向墨西哥湾海 ...
个人分类: 未分类|10851 次阅读|3 个评论 热度 2
漫谈反问题及一些题外话
热度 2 张宇 2009-3-1 07:58
这篇漫谈是十二年前与我的导师合写的,发表在《科学中国人》上。那时博士刚毕业,说不上对学科有什么深刻的理解。后来出国了,几乎没有用中文写东西的机会。这次开博,先拿来凑个数。在我看来,有价值的科研工作很多是在做反问题:还原真相,倒果求因。反问题的求解经常是病态的,确实有些地方说不清。但是毕竟是科学,能 ...
个人分类: 未分类|13355 次阅读|4 个评论 热度 2
《张关泉先生论文集》序
张宇 2009-2-22 04:51
这篇序言写于先生70岁生日前,几乎是一气呵成,也颇得先生首肯。后来扩充为传记提交《二十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丛书。但是我个人还是喜欢序言的写法,比较可以直抒胸臆。多数科研人员的黄金时间是30-40 岁。但是由于十年文革的蹉跎,张老师的主要学术成果都是在28岁之前和40岁之后作出的,他的成就得益于学 ...
个人分类: 未分类|12456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0-12 02: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