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之以明德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gshu TopLiuChao@Gmail.com

博文

老年科学家与青年科学工作者的现在

已有 2970 次阅读 2011-6-23 17:35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诚如FWX所说,越牛的越能扯,而且他们越有资格扯,而这个扯既可以说是高屋建瓴的科学精神,也可以说是成功者的轻描淡写,或者说是长辈对年轻人的期待,虽然那么做很难,成功的概率很小,而年轻人最首要的是温饱问题,但是他们的话是很有意义的,因为人是要有理想的。

 

Ryoji Noyori很健谈,70多岁的人了晚宴时一直与一轮一轮的年轻的教授和学生聊天。他说到,为什么日本在几十年前发展了类似Suzuki, sonogashira, Noyori等反应的,根本原因是那时候日本很穷,需要科学家和工程师来突破科学困难和技术瓶颈用以降低日本产品的成本,提高质量和竞争力,那时候的他们憋足了劲非常辛苦要做出东西来,就像中国的卫星工程一样。Noyori花了十年才把BINAP催化剂制备出来,从此日本的此类产品的科学和工程突飞猛进。他说现在条件好了,年轻人都没有老一辈勤奋了,其实日本学界整体的勤奋度迄今还是居世界首位的,连勤奋的中国人都觉得日本人太勤奋太变态,可想而知日本老一辈科学家是多么的不可思议的勤奋。

 

原创性工作是每一个人的梦想,党中央都知道要自主创新工程,不过很少有人做到,Noyori, Suzuki, Sonogashira等人的开拓性工作只有一篇,而且都是发到类似TL这样的有机合成的初级期刊上,不过“One Paper is enough!”,他们仅仅因为那一篇原创性的工作而获得诺贝尔奖。他说,希望年轻人多去想原创性工作,而不只是增加你的文章列表,“Young need original paper, You need CHANGE!”,此时清华的几位青年教授不禁摇摇头,“It’s really difficult!”(难啊!)。

 

Hartmut Michel博士期间研究细胞中的质子梯度,在1977年博士毕业后开始了对生物教科书上所说“蛋白质是不可能结晶”的判定进行尝试,1979年他成功结晶,1988年被授予了诺贝尔奖。

 

其实去参加这场报告,我只是冲着Diederich来得,因为只有Diederich与我是同一个领域,其他人都是做全合成、方法学和结晶学之类的。Diederich在富勒烯化学方面做出了很多重要的工作,虽然没有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反应,这也算是一个遗憾。在富勒烯热过了之后,他们实验室也开始转方向,与我们组相似,做TTF、TCNQ、卟啉和富勒烯衍生物的电荷转移,富勒烯的Dendrimer,纳米形貌,超分子识别等,而我们实验室,包括化学所专做富勒烯化学的人只有我一个,全国也只有北京大学的甘良兵老师和中国科技大学的王官武老师等专做富勒烯化学,而几年前却不是这样,在全世界也是如此,Nakamura, Hirsh, Prato, Komatuo, Wudl都是如此,Diederich在10年前曾写过富勒烯材料之类的综述,而现在富勒烯除了太阳能电池中的PCBM有些实际用处外,他在科学和技术方面都没有特别的效果,就这个现象我问了Diederich,他说,过去的十几年中对富勒烯研究是疯狂的,而现在归于平静是正常的,富勒烯只是常规的某种材料,”It’s CRAZY before”,他对我说,如果你有志于富勒烯化学,那就努力做下去,必然会有大的成果和快乐。”GOOD for your Fullerene research. Enjoy the CARBON sphere”。Diederich很喜欢酒,后来似乎喝高了,走路也开始晃了。

 

Sharpless的报告很像Whitesides在AM上灌水说如何写一篇论文” How to Write a Scientific Paper”,很是幽默,经常莫名其妙的发出笑声,或者用一幅诡异的图来说明自己的观点。后来在帅老师的帮助下还请教了一下做轮烷时低产率的炔与叠氮的反应是否能叫做click chemistry,可惜他老是打岔,拐到各种八卦的事情上,我还是不知道到底能否叫做click chemistry.

 

Schwarz像我见过的很多退休老教授,说话慢吞吞的,不想再谈学术,只想自由的过自己的生活,一边吃生肉块,一边与我们闲扯各种有趣的事情。我问他有兴趣在中国教学或带博士么?中国的高校和研究所很需要他这样的人,会给他很好的条件和待遇,他很坚决地说,木有,不去,教学太累了,而他很享受现在自由的生活,欢呼地说伸开双臂说,“Now, I’m FREEDOM!!!”好吧,之后我们只能继续开始快乐地聊如何美好的生活,他与现任中国的妻子如何幸福等八卦。

 

德国化学会——中国化学会2011年双边会议暨德国《应用化学》50周年亚洲会议的报告还是值得一去的,还蹭了两顿饭,虽然为此我要付出些代价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6119-458453.html

上一篇:再投篇文章我就........
下一篇:不寐
收藏 IP: 210.77.2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8: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