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鹤阁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eauty2001 淡定寡欲,求真创新

博文

酝酿已久的文字

已有 3715 次阅读 2009-4-15 10:45 |个人分类:未分类|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引子:前不久发生了很多让我感触的事,我早打算梳理并写成文章;可是每次写的时候都感觉语无伦次、力不从心,也许是火候未到吧。然而今天,那些酝酿已久的文字终于破土而出……  

 

    从我老家说起吧……

    我对享有“西北小江南”之称的汉中还是蛮有感触的。回想起来这种感触似乎有几次重大变化。在我上大学之前,我很少外出旅游,对外面的世界也没有多少向往。我可能下意识地认为人类的生活方式都差不多吧,这就是长期以来我的“世界观”。从小学到高中,我对汉中的认识不是书上所说的“兵家必争之地”、“历史文化名城”或者“世外桃源”。我唯一的感觉是汉中是我生活的地方,我心里有一种说不清的亲切感。在那段日子里,我的生活简单、平淡、充实而自得。

    04年我去西安读书,应该算是第一次真正离家开始独自生活。我并不觉得西安有多么发达,多么吸引我;反而觉得生活远不如汉中安逸。但是我并不想家,从来不想。我也很少与家人联系,就算父母,也只是缺钱的时候才会打电话给他们。第一次过年回家的时候,我在火车上还是有点激动的,然而到家以后感觉全变了。我发现自己再也不喜欢汉中给我的感觉,落后、封闭、无聊等等。我开始讨厌自己生活了18年的家乡,回到小时候生活了很多年并留下了许多回忆的爷爷奶奶那里居然产生了厌烦与不安的感觉。我矛盾过,挣扎过,痛恨自己这样的想法,觉得自己是一个忘本的人。然而我回到西安又开始了忙碌的生活,一点都不关心汉中的一切。4年大学暑假我从来没有回去过,只有春节回家过年。大学四年我对汉中的感觉是模糊的,也是不愿想起的。

    09年春节,我从北京回汉中过年。习惯了长期在外的生活,再加上北京给留下了不错的印象,我对汉中更是没有什么感觉了。无聊这个词是最能形容我在家的感受了。然而,让我从此以后都会感到自责与不安的事也突然发生了。腊月二十九,我爷爷去世了。我见到了爷爷最后一面,也参加了他的葬礼,然而我却陷入了无边的回忆与伤痛。说实话,上大学以来,我和爷爷说过的话可能加起来不到二十句。尤其是今年,从回家见到爷爷一直到爷爷去世,我只和他说了两三句话。我努力回想记忆中的爷爷,才发现他真的离我好遥远,我对他的回忆全是高中以前的……我对老家、旧房子、院子的记忆也都是零散的。我只能泣不成声。

    爷爷话很少,是个老实人;忙碌了一生的他却过着不幸的晚年生活。我上高中的时候他摔了一跤,从此身体每况愈下,精神也开始萎靡不振。我只记得小时候他抱我去买东西,给我做木剑,带我去文具厂拿粉笔的情景。在我的印象中,爷爷最典型的特征还是那个健壮有力、富有经验的木匠。虽然我小时候挺懂事的,可是上大学以后就变了。我对老家的一切都那么冷漠,从来没有关心过老人们的想法。现在想起爷爷在的时候总是希望我常回去看看吃顿饭,我却经常推托;我就忍不住自责。想起爷爷总是坐在一把破旧的藤椅上在院子里等着我回去的样子,我实在难以原谅自己。

    我该受到良心的谴责。我连“树高千尺,叶落归根”的道理都不明白,读这么多年书连孝义都不晓,真是无地自容。我开始反思,其实家乡是早已种在我心中的种子,我虽然忽视了它的存在,然而它却在艰难的生长。我再次回到院子里看着老房子的时候,我想起了过去伴我成长的点点滴滴,听到了家乡的呼唤……

    我想可能只有经过这些事才能让我真正理解家乡的含义吧。现在出门在外,我至少对家多了一分牵挂。我是个不懂事的孩子,现在才知道关心父母;我是个不成熟的孩子,现在才明白善待老人,应该珍惜他们剩下的时光;我是个自私的人,从来都很吝啬对家乡的关爱。我不希望再次失去亲人的时候才开始后悔,所以整理这些文字告诫自己,也写给可能与我有类似感受的朋友们……

 

     谨以此文献给我敬爱的、勤劳朴实一生的爷爷!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06674-226234.html

上一篇:大学的意义,我们最缺什么?
下一篇:现代心理学研究---一条促进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的途径
收藏 IP: .*| 热度|

6 杨玲 周春雷 刘继顺 魏东平 孙健钧 郭磊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09: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