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cy621117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cy621117

博文

按标题搜索
鄂尔多斯盆地晚三叠世常见古生物(一) ——双壳类
热度 2 2023-6-4 09:54
鄂尔多斯盆地晚三叠世常见古生物(一) ——双壳类 (照片为自己拍摄,很珍贵,转载或应用时请注明出处) 双壳类动物就是我们常见的扇贝、蛤蜊、牡蛎、蚌类等,因身体具有两片套膜及两片贝壳,故称双壳类(Bivalvia),有一对既呼吸又滤食的瓣状鳃,故又称瓣鳃类。 双壳类为软体动物门的一 ...
519 次阅读|4 个评论 热度 2
人类的可贵
热度 2 2023-5-28 15:46
人类的可贵 天生万物,数人类最灵,人类的智力、灵性及创造力超越了其他动物。人类发展到现在,已是高度文明的时代,已站在地球生物的顶端。 现在,地球上的人口已有80亿,中国已有14亿多的人口,人类已成为地球上绝对的霸主。 但是,我还是要说,人类是难得的稀有之物!也许有人要问:放眼世界,到处是人, ...
500 次阅读|5 个评论 热度 2
七言古诗四首——祝释迦牟尼圣诞
2023-5-26 06:58
七言古诗四首.祝佛圣诞 其一 诞生娑婆 生老病死众苦多,世尊发愿入娑婆。 手指天地行七步,妙莲起处誓成佛。 其二 出家修道 辞亲别家去修真,雪山苦行六年整。 尼连河畔跏趺坐,不成佛道舍此身。 其三 大悟成佛 菩提树下得八定,一夜兼有六神通。 晓睹明星烁 ...
670 次阅读|1 个评论
生物五次大灭绝(简述)
热度 2 2023-5-24 13:07
生物五次大灭绝(简述) 地球演化史中,生物一直处于兴起和灭亡的状态,但大部分是缓慢变化的。比较突然和急速的发生了五次大灭绝及许多次小的灭绝事件,其中五次大灭绝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影响着地球生物演化的进程。生物大灭绝标志生物无论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如何,都逃不过劫难,而且还经常是很多不同的生物类 ...
699 次阅读|6 个评论 热度 2
生物多样性
热度 2 2023-5-21 20:53
生物多样性 生物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不论是园区路边、还是山川高原,地球上露出海面的地方长满了各种野草、花木、树林以及地衣苔藓等,就是在荒漠中也有生命存在,大海里的生命更多!陆地上各种动物不枚胜举;夏天在园子里,随便翻开一块砖头,你就可以看见惊慌失措的蟋蟀、地板虫、西瓜虫以及叫不上名字的各种 ...
606 次阅读|6 个评论 热度 2
寒武纪生命大爆发
热度 2 2023-5-20 19:01
寒武纪生命大爆发 地球上生命起源于38亿年前,最初的生命只是非常简单的原始生命,如细菌、藻类等,而简单的生命经过不断的进化演化,才有了后来物种丰富的生命世界。 在漫长的38亿年里,生命物种的出现基本应该是平均的,在不同的生命阶段都应该有生物化石才对。可是事情并不是这样,考古学家发现大量的生物化 ...
747 次阅读|5 个评论 热度 2
母亲节忆母亲
热度 4 2023-5-14 09:25
母亲节忆母亲 今天是母亲节,思念母亲之情油然而生,写篇短文记念已去世四年多的母亲。 我的母亲是甘肃陇东宁县黄土塬上普通的农民, 1955 年,母亲 15 岁时与 20 岁的父亲结婚了,那时候结婚是父母之命媒说之言,当事人不认识也没有选择的余地。婚后,父亲对母亲很好, ...
818 次阅读|9 个评论 热度 4
浅谈生命的起源
热度 5 2023-5-12 22:40
浅谈生命的起源 生命的起源,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古今圣人、哲人及科学家已探讨了几千年,直至现代,生命的起源趋于科学化,也逐渐清晰了。 三千多年前的《旧约.创世记》中记载了上帝创造万物,即:第一天创造了光,第二天创造空气,第三天是陆地和花草树木,第四天是日月星辰,第五天是虫鱼鸟兽,第六天创造了 ...
954 次阅读|11 个评论 热度 5
劳于读逸于写(随笔)
热度 3 2023-5-8 08:18
劳于读逸于写(随笔) 觉得自己读了些书,具有的专业知识和社会知识也不少了 ;但是,想静下心来写点文章,不论是写随记、散文、诗词,还是写议论文、说明文,或者写科普文,甚至是写专业文章,则感觉难度太大了。 究其原因,还是读书太少,实践不够! 我们学地质搞地质这行,是一门综合科学,是“大杂烩” ...
803 次阅读|8 个评论 热度 3
心中有愿望行动有目标(随笔)
热度 1 2023-5-7 20:09
心中有愿望行动有目标(随笔) 要办大事,就要心中有愿望、行动有目标,古今中外成大事者无不如此。 如:释迦牟尼佛,怀有弘誓大愿,解救自己及众生苦难,而出家修道,出家后苦修六年,终于在菩提树下悟道。佛法流传古今,传遍世界,对解除人们的痛苦,稳定社会起了很大的作用。 又如:唐玄奘去西天取经,发了 ...
759 次阅读|3 个评论 热度 1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3-6-6 01: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