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casunxi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icasunxi

博文

《创新与创业管理》作者序 精选

已有 6291 次阅读 2019-1-25 09:34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按:本人草就的《创新与创业管理》将于今年上半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日前负责编辑的老师来电要求写一篇序言,于是随手写了几行字,七荤八素,冷暖自知。

mmexport1536394436425.jpg

要写一本《创新管理》教材的想法,起始于2017年秋天。当时我正在给新招的研究生选购图书、用于专业“扫盲”,却发现创新管理领域的一大批经典著作已经绝版,近的如《制造繁荣》,远的如《牛津创新手册》,至于更早些的《走向自主创新》则早就在淘宝上卖出了几大百的价钱。到了2018年春天,中国人民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约我录制一门《创新与创业管理》课程,我才下定决心把近几年给MBA上课所用的《创新管理》讲义梳理一番,把课上留作阅读讨论的内容稍作丰富,又加入了一部分创业学的内容,最终硬着头皮录完了这门课。此后的五个月时间(2018年7月至11月),这份讲义终于变成了一份24万字的书稿,其间还夹杂着完成指定教学任务、企业调研、撰写调研报告等一系列工作。


说来风轻云淡,但这个过程留给我的真实感受却是痛苦。痛苦的一个重要原因,诚如巴顿(D. Leonard-Barton)在《Wellsprings of Knowledge》(中文本译名为《知识与创新》,新华出版社2000年版)序言中所说,当你开始写书的时候,你才会发现自己手头上那点儿“货”总是有些捉襟见肘。何止是“捉襟见肘”,简直是“惨不忍睹”!说来惭愧,正是为了完成这部教材,我这个正经“创新管理”专业毕业的废柴博士才会把读书时候读(fan)过的经典文献扒出来精读一番;才有机会、有动力第一次翻开早前囤积的很多专业书,耐下性子学习一番,真应了那句老话,“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折腾得如此费劲,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自己对这部教材的一些基本要求,或者说,我希望它能够具备的一些特点。比如:

1.准确

概念明晰、术语精准是教材编著的“起步价”,但近年来这个“起步价”的估值似乎被严重压低,其缩水程度甚至远超2018年动荡不堪的A股市场。尤其是在创新与创业管理教育领域,面对这样一个被自上而下“点名”无数次的“重点”和“风口”,动了“淘金”念头的外行人不在少数。偏偏今天中国高校绩效评估的“指挥棒”和“风向标”,还远远没有高级到对教材的“准确”表达必要而应有的尊重:如果说教书是个“良心活”,写一部“准确”的教材则是“良心活”的最高级,没有之一。但这个“良心活”却在现实中遭遇了 “奈何明月照沟渠”的尴尬与套路。面对这样的困局,尽管“废柴”,也只能横下一条心、迎难而上,回归经典与原著、追寻“原汁原味”:毕竟要对得起博士学位证上“创新管理学科(专业)”这几个字,毕竟当年上理论课时的最爱是正值盛年的郭德纲,是那句“再大的腕儿,没有祖宗,你也不是干这个的”。


2.系统

之所以要强调“系统”并为此付出精力,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创新与创业管理学科的特殊性。在创新与创业研究国际学术主流的形成过程中,演化经济学、制度经济学、战略管理、心理学、经济史(企业史与技术史)等领域的学者共同投身其中,在宏观、微观等不同层次贡献了自己的洞见。也正因如此,直到今天,这两个领域各自的研究议程、中心问题、主导范式及其相互关系,仍然吸引着大量的学术精力。由此导致的一个必然后果是,为创新与(或)创业管理教材确定一个完整而系统的框架几乎是一项不可能的任务。本教材的框架借鉴了北京大学路风教授《创新管理与经济发展》课程的设计思路,同时参考了麦克劳希尔(McGraw-Hill)《技术与创新的战略管理》教材的整体结构。这两者的共同点在于对微观层面与宏观层面的兼顾:这种兼顾是创新管理教育中奢侈的“必需品”,因为商学院教育往往只关注微观层面,但创新管理复杂的学科背景恰恰体现在那些宏观层面的“道理”(即本书第三章,“产业创新:企业创新的铁笼”)上,这决定了勾勒出这个“铁笼”的难度很大;但如果不把这个“铁笼”勾勒清楚,很多创新就会被误读为“超车”、“逆袭”和“跨越”,而失于激进、轻浮和短视。


3.接地气

理论不仅是灰色的,很多时候还是晦涩的,来源背景复杂的创新创业学科尤其如此。这决定了案例教学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重要性。本教材采用了大量国际知名企业和中国本土企业的成功案例,其中大部分源于我个人近年的工业研究实践。绝大多数时候,这些案例都是对现成理论的诠释工具,但其中的一部分也构成了对西方理论的挑战。对这些挑战的回应和解释还需要更多的横向对比,也需要时间的检验。但无论如何,对这些“异常点”的剖析是创新创业理论本土化、中国化的逻辑起点,而准确把握和辨析这些“异常点”则需要以西方现成理论体系“打底”。总之,我希望这部教材能够同时跳开两种“陷阱”,即以西方理论为教条而丧失自主创新勇气的“跟随模式”,以及自外于人类二百年工业化经验的“中国特殊论”。我坚信,摸准、吃透创新与创业管理的基本原理、扎扎实实地钻到中国企业的肚子里去理解他们的发展、学习与创新,以学习为创新、在创新中学习,是发展本土创新创业理论的不二法门;而这一基本原则同样适用于本土工业的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


需要说明的是,对以上三点特色的把握,一方面源于著者自身的专业基础与教学经验,另一方面则来自“市场”的反馈。在本书尚处于准备阶段的2018年5月,我通过问卷星向大学教师、大学生和已就业人群(用人单位)发放的调查问卷显示,“框架全面结构完整”和“概念明晰术语精准”是读者最关心的价值点。相反,在应试教育中最受关注的“重点突出”和“语言鲜活”——我在本科教学中习惯贬之为“色相”——的排名则很低,这可能与已就业人群(相当一部分是我MBA课的学员)在调查样本中的压倒性优势有关。当然,我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努力维持着本书的“色相”:因为我相信书是用来读的,而不是用来背的。


有得必有失。毕竟个人能力有限,这部教材难免有些不足之处。虽然名为《创新与创业管理》,但本书的重点显然是放在“创新”上,更准确地说是“工业技术创新”,对“创业”的讨论也多是“基于创新的创业”。从流行观点来看,这一视角稍显狭隘,牺牲了很多内容(如服务创新、管理创新、生存型创业等),但却反映了某种有关技术“自主可控”的价值观和信仰。在微观层面上,本书的关注点集中于企业创新战略的选择,而未涉及如财务分析、研发(团队/项目)管理等更具体的问题。这一方面应当归咎于我个人狭窄的知识面;另一方面则是源于一种基本判断:战略选择是创新与创业管理中的“道”,财务工具、研发管理则是落实这一“道”的“术”,而当前推动中国企业创新驱动发展的首要环节是回答好战略选择的“道”、找回自主创新的信念、勇气与方向,对“术”的理解则是这一过程的结果而非原因。我相信,随着中国企业创新实践的不断深入以及学界同仁对这些伟大实践的不断理解,这些方向都会成为本书将来升级和扩展的重要选项。


研究对象的持续演进和涌现翻新,恰恰是工业创新研究与教学的最大魅力。路风教授则是带领我领略这种魅力的“引路人”。十年前,在他《创新管理与经济发展》的课堂上,我这个科学院的旁听生真正认识到理论基础的重要性和经验研究的吸引力,由此“入坑”而至今不能自拔。两年博后经历更让我有机会近距离地去感受这种魅力是如何“炼成”的:“我让你看看我是怎么做理论工作的”、“我让你看看我是怎么开发产品的”,正是在路老师指导下的这两年,为我此后的学术独立打下了坚实基础,让我在这条路上毅然向前。而在找到这条道路之前,我也曾经在羊肠小路上迷失良久,也曾找不到“接地气”的方向,是中国科学院的顾淑林先生,以当头棒喝为我廓清疑云、指明出路。在此唯有向二位前辈致以最深挚的谢意,他们是我走上教师之路,拿起教鞭、发育万物的精神导师。


需要感谢的人还有很多。感谢我的工作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入校从教的五年获得很多锻炼。本书使用的很多案例要么在MBA课堂上经历过反复锤炼,要么源于MBA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无私分享,而MBA教育中心各位督学的支持与肯定则是对一位新手教员最大的鼓励与鞭策。我的研究生丁一、梁祎和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研究生冯太协助我整理了在人民大学的慕课讲义,冯太还为本书绘制了大量插图。在此向他们所有人致谢。


最后,必须向奋战在创新驱动发展最前线的朋友致敬。他们的帮助让我难以忘怀,他们的勇气让人肃然起敬,他们的付出让人潸然泪下,他们的成就正在改变世界工业版图。很多企业家和他们为之奋斗终生的事业,都是在思想界一片“比较优势”、“财务理性”的投降主义尖叫声中硬着头皮干下来的。这也充分证明社会通常要比社会思想家们聪明得多。或许,对我们这些耍笔杆子的文人来说,最合适的工作就是以各种方式记录、传播和理解这些“中国故事”,并以此激励和感召更多的中国人和中国企业。而实现这一目的的最佳方式就是写一本融汇理论主流、扎根中国实际的教材:它比写给外国人看的那些英文论文实用一万倍。

 

孙喜,2019年1月25日星期五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735012-1158992.html

上一篇:工业发展和自主创新是一场持久战
下一篇:就问你们服不服?!……
收藏 IP: 124.64.160.*| 热度|

9 汪育才 郑永军 王大元 武夷山 齐云龙 黄永义 刘立 汤茂林 shenl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13: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