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课外作业的感觉教学,是一个以数学思维帮助为主题的教学模型。
探索的前几年,我连什么叫思维,或说是思维的意义,都不清楚。关于思维方面的书,都没有看过。用大家都很熟悉的话去讲,我的探索是彻头彻尾的摸着石头过河的操作。摸什么石头,就是本人数学思维的体验。
数学的报章杂志上讲,要注意多展示数学思维的过程。我感觉这样做很有道理,就试着去做了。当时,我实在是想不到有比这更好的办法。展示谁的思维过程,当然是、也只能是我自己的思维过程了。
展示思维过程的教学,不得不一直坚守着,就这样度过了近两年的时间。
探索的第一年,也就是1987年的上半年,在乡数学统考中探索班名次不靠前,丢掉了我的老考第一的名声。
1988年,也就是探索的第二年,又无起色。看来,以展示思维过程为突破口的教改,是不能解决数学的无课外作业教学的问题了。怎么办?1988年的整整一个暑假,我都是在不安中度过的。
整整两年的探索给我一个最深刻的认识是,学生们对数学的学习有了一定的兴趣。
1988年的下半年,可爱的女儿进入初中也有几个月了,考试成绩总是过不了72分的大关。怎么办?人在较长时间的担忧、烦躁、郁闷的情绪中,想到的东西总是比较多,比较杂乱。我也不知为何突然就冒出这样的一个思想:父女连心哪有不连脑的? 如果能让女儿模仿到我的数学思维,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让女儿模仿我的数学思维。就是这样的一个念想,就是从这样的一个念想开始,我的无课外作业教学探索从此以后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3-12-8 20: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