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留言板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登录 | 注册


IP: 115.60.62.*   [366]钟镇   2014-11-5 21:30
武老师,您好。在wiley全文数据库中,我检索了Annual Review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的相关内容,却发现内容就更新到2012年1月。2012-2014的年刊都找不到。是否该年刊已经停刊或者更名了?不知您是否了解有关信息?
我的回复(2014-11-5 21:56):是停刊了,以后通过JASIST的一个栏目来反映情报学进展。
    The Annual Review of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ARIST) was published annually on behalf of the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ASIS&T) from 1966-2011. The review is a landmark publication within the information science community, surveying the landscape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providing an analytical, authoritative, and accessible overview of significant trends and developments. Print copies of many ARIST volumes remain available for purchase from Information Today, Inc.; contact custserv@infotoday.com for information on availability and to order. ASIS&T's commitment to reviewing current developments in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now handled through Advances in Information Science, published in the Association's Journal (JASIST).
IP: 117.172.27.*   [365]yiiyii   2014-11-4 20:29
武老师您好,您很多博文我都看过,当然我的水平有限,不是所有都看懂。
我对相对论描述的相对时空很着迷,然后做了一个思想实验,但是实验的结果令我很困惑,
实验不长,如果实验有纰漏,希望您能指出来,不至于我再被笑话,被欺负,非常感谢。
实验如下:
质量均匀无大气的理想星球,
AB飞机在南极点同时对好两个原子钟,各带一钟同时背对起飞,
男人站在北半球坐标(0,89),女人站在北半球坐标(180,89),两人对视,
A飞机从南极点弧形贴地飞到(0,89),然后从(0,89)以同速率对称轨迹飞回停在南极点,
B飞机和A飞机背对起飞,贴地飞往(180,89),然后从(180,89)飞回停在南极点,加速率和速率和A飞机完全相同,飞行轨迹和A飞机完全对称,
A飞机在快到男人时,会提升高度,从男人头顶擦着头发从右向左飞过,
B飞机在快到女人时,会提升高度,从女人头顶擦着头发从右向左飞过,
最后,两架飞机应该同时停止在南极点,两个原子钟应该计时相同,记为2t,
在A飞机飞过男人头顶时,男人会认为A飞机里的原子钟显示的时间是t,
在男人飞过A飞机下面时,A飞机里的人也会认为和观察到原子钟显示的时间是t,
在B飞机飞过女人头顶时,女人会认为B飞机里的原子钟显示的时间是t,
在女人飞过B飞机下面时,B飞机里的人也会认为和观察到原子钟显示的时间是t,
让AB飞机在从右向左飞过男人女人的前后飞行轨迹互相平行且高度相等,这个是做得到的,
激光实验:
A飞机没到男人头顶时,计算好提前量,垂直于AB飞机两条互相平行的飞行轨迹向B飞机那边发射50个波长激光,命中B飞机,
(AB飞机相反飞行的两个方向互相平行,把这两个方向画两条虚拟线,两条平行线组成一个面,A飞机在这个面上发射激光,且激光方向垂直于两条虚拟线)
以男人为参照系,A飞机发射激光的时间记为t0 < t;激光命中B飞机的时间记为tt0 > t,此刻,B飞机在女人的左边,A飞机在男人的左边,
以A飞机为参照系,A飞机发射激光的时间记为t1 < t;激光命中B飞机的时间记为tt1 = t,此刻,男人在A飞机下面,女人在B飞机下面,
以B飞机为参照系,A飞机发射激光的时间记为t2 = t,此刻,男人在A飞机下面,女人在B飞机下面;激光命中B飞机的时间记为tt2 > t,
从结果可以看出,t2不等于t1,这就是“时间的相对性”,
但是,两个相同时间流逝速率的原子钟,在女人还没到B飞机下面,也就是男人还没到A飞机下面或A飞机还没到男人上面,也就是时间还没到t的时候,B飞机认为A飞机其实已经发射了激光;
如果此刻的激光只有垂直速度c,而没有水平速度,是击中不了B飞机的,如果此刻的激光有水平速度,那么激光的速度会大于c。
IP: 222.85.74.*   [364]钟镇   2014-10-30 18:01
武老师,您好。请教您一位科学计量学家的相关信息,不知能否赐教。貌似原来在CWTS从事研究的Moed教授后来去了Elsevier,不知道他现在是否在负责Scopus的相关业务?有没有正式的职务名称?比如首席科学家之类的。我通过百度和谷歌检索,大都是关于他的论文,却没有目前现状的介绍。
我的回复(2014-10-30 18:23):Senior Scientific Advisor, Elsevier
高级科学顾问
IP: 114.221.186.*   [363]吕乃基   2014-10-25 09:03
武老师好!已收到第九期《中国软科学》。再次致谢!吕乃基
我的回复(2014-10-25 09:19):应该感谢您赐稿,望继续赐稿!
IP: 111.193.253.*   [362]Throne2015   2014-10-22 09:50
谢谢武所长的爱心解答
IP: 111.193.253.*   [361]Throne2015   2014-10-22 08:55
武所长您好!请原谅我的愚笨,我根据您发的网址链接,还是只看到了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申请表2014版、2013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名录、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的遴选程序2014版等信息。

网站上最新的相关下载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申请表2014版”,这个是今年1月15号发布的。我想了解的是今年9月底评选的2014版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正式名单,就是“2014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名录”,可以让我们尽早参考,期盼您的回复。再次为耽误您的宝贵时间道歉,谢谢!祝您一切顺利!
我的回复(2014-10-22 09:18):课题组的同志回复,惯例是在发布会一个月以后上传,即10月底之前,快了。
IP: 111.197.74.*   [360]Throne2015   2014-10-21 19:23
武所长您好!我是海军总医院眼科的医生赵君,谢谢您的回复!我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上查了,最新的相关下载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申请表2014版”,没有看到2014版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目录的下载板块,因为我们晋级职称需要参考最新目录,并且在网上看到了好多杂志都在发布消息说祝贺自己杂志再次入选“2014版中国科技核心”,非常希望能够马上看到这一重要文件,您那边能否告知相关下载地址或者科技论文统计课题组的联系电话,我问一下我关心的几个杂志是否还在最新目录之中,耽误您的宝贵时间了,谢谢!祝您一切顺利!
我的回复(2014-10-21 20:59)http://www.istic.ac.cn/tabid/518/default.aspx

在此页面的右侧
IP: 114.249.117.*   [359]Throne2015   2014-10-21 17:27
武所长您好!我是海军总医院眼科的医生赵君,请问2014版中国科技核心什么时候能上传到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期盼您的回复,谢谢!祝您一切顺利!!
我的回复(2014-10-21 17:31):已经公布了。您关心哪一期刊,可与科技论文统计课题组联系。
IP: 111.161.114.*   [358]lrx   2014-10-17 20:32
我也看过此书。
==========
您看是本职工作,用刘大脑袋的话说,必须的。我是自己看着玩。
IP: 111.161.31.*   [357]lrx   2014-10-16 23:23
您好。
最近在看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简史第二版,许良英李佩珊主编。已经看一起完第一册,感觉应该比诺贝尔奖更能表现出科技发展状况吧,因为诺贝尔奖的评选大家都知道有点问题,这本书在20世纪末写的,应该更能勾勒出科技发展情况。现在看到的,中国人太少了,如果把书里提到的人名按照国籍排出来,中国少的可怜,巨大级别超级级别的几乎没有。
我的回复(2014-10-17 06:21):我也看过此书。
IP: 1.202.70.*   [356]武夷山   2014-10-15 21:02
谢谢关注!
仍担任主编和常务副主编,但年头记不清了,任《情报学报》主编约10年,任中国软科学常务副主编约9年。
IP: 202.114.66.*   [355]胡小洋   2014-10-15 20:13
武老师,打搅您了,其实我一直在默默地关注您很多年了!最近我有一篇文章要写到您,审稿人在审稿意见中提示我关于您的介绍信息有误,我在中信所的网站上未找到相关信息,所以就直接请教您了。请问您目前还在担任《情报学报》的主编和《中国软科学》的常任副主编吗?各有多少年了?我需要核实一下,谢谢!祝好!
IP: 111.160.191.*   [354]lrx   2014-10-13 16:23
我曾经在某网站看见一篇文章,介绍所谓十大科学家。自然,不同人可以有不同见解,但是,从中反映出来的一些心态却颇有玩味之处。
比如,其中提到牛痘的发明者,还有人在回复中提到袁隆平。我估计,即使问他们本人,都不会自认为能居十大科学家之列吧。再有,其中居然没有达尔文,我从回复中也没看见(回复我看的不那么细),这个疏漏够大的。
这反映了什么问题呢?这说明在很多人眼里,那种能直接看的见"用途"的东西才是最重要的。二十一世纪了,部分中国人仍然是这么个心理,看来科学普及工作任重道远啊。
IP: 125.39.106.*   [353]lrx   2014-10-3 10:16
和您说个八卦的事情,最近您名字上了中央禁令了——
不得到以下景区开会:庐山...武夷山....
我的回复(2014-10-3 10:43):在下颇为自豪,:)
IP: 1.192.189.*   [352]钟镇   2014-9-29 11:16
武老师,您好。最近在阅读您和叶鹰老师主编的《情报学基础》教程,对其中信息检索的内容比较感兴趣。但限于自身知识水平有限,对一些涉及信息检索的问题还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其中,有两个问题一直在困惑我:

第一,信息检索结果的准确性与全面性在情报学界有没有比较权威的测度标准或测度指标。
第二:与第一个问题也密切相关,检索策略的合理性有无比较明确的量化评价标准?

不知道武老师能否方便推荐几篇文献或专著?
我的回复(2014-9-29 11:37):检索不是我的领域,你可咨询有关章节作者。
按我的理解,查全率与查准率永远矛盾。只有利用语料库,才能知道查全率、查准率是多少。但语料库相当于实验室环境,实验室环境与现实的差异是巨大的,故实验结果不能简单拿来用。同理,某检索工具、检索策略的真实查全率、查准率如何,是不可能知道的,因为我们都不知道网上或数据库里到底有多少相关的东西。
IP: 123.52.85.*   [351]钟镇   2014-9-3 11:56
谢谢武老师,在Leydesdorff的网站确实找到一些相关信息,虽然觉得他的说服力不太强。

在文献““Betweenness Centrality” as an Indicator of the“Interdisciplinarity” of Scientific Journals”(http://www.leydesdorff.net/betweenness/index.htm),Loet说了一段这样的话:
Normalization of the matrix for the size of patterns of citation can suppress this effect (Bonacich, personal communication, 22 May 2006). Fortunately, there is increasing consensus that normalization in terms of the cosine and using the vector-space model provides the best option in the case of sparse citation matrices (Ahlgren et al., 2003; Chen, 2006; Salton & McGill, 1983).
我对这段话及其上下文的理解是,采用余弦范化矩阵,可以降低原始数据波动的影响。在原始矩阵上,绝对值上的差异可能太过明显,筛选时会过滤掉太多的信息。而采用相关性矩阵,能将差异相对缩小,以避免泼水连孩子都泼出去?Loet后面指出很多学者都在用这种方法(似乎感觉这样引用证明不太妥当,别人用我就用???还是我对这段话理解有误?)目前我能找到的其它Loet的论文,关于余弦范化矩阵就是介绍了该方法,似乎未做太多讨论。

此外,Loet还和Egghe做过关于余弦相关性与皮尔逊相关性的讨论“The relation between Pearson’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r and Salton’s cosine measure”(http://www.leydesdorff.net/cosinevspearson/index.htm)。末端结论的意思似乎是,当相关性阈值高于一定水平,两者的结果相关性很强?

总是在博客中想您请教问题,既不正式,也弄得留言版充斥了个人研究的问题,可能坏了大家的兴致。真的不好意思。 以后,如果有问题想您请教,是否能给您发邮件?
我的回复(2014-9-3 13:26):一个人精力有限,在某些问题上遵循“共识”是很正常的。Loet认为余弦泛化矩阵的做法属于共识。另外他也提到矢量空间模型,我不太明白该模型之使用与余弦范化是什么关系。
通过邮件交流没有问题。
IP: 123.52.85.*   [350]钟镇   2014-9-2 11:04
武老师,您好。目前在做关于文献耦合的相关研究,相关的原始矩阵已经构建完成,但在计算相关指标的时候遇到了一些问题。究竟是基于原始矩阵进行统计,还是基于余弦函数或其它相关性函数的演化矩阵进行统计。虽然相关的计算结果已经出来,但在选择分析结果市,还是有些犹豫,究竟何种形式的的统计结果更具有说服力。注:目前矩阵约有30%左右的元素是0,算是半稀疏矩阵。涉及的统计指标包括网络中节点的度数以及中介中心性等。不知道科学计量学领域有没有学者对矩阵的处理进行过讨论,究竟是在原始矩阵上合适还是演化矩阵上合适,或者在什么情况下适用于哪一种情况?不知武老师能否提供一下您的经验。
我的回复(2014-9-2 13:21):我没有做过这类研究,Loet Leydesdorff做过很多矩阵分析,他的论文在其个人网站上全能下载,你去看看。
IP: 168.160.23.*   [349]袁军鹏   2014-8-22 15:55
http://news.sina.com.cn/c/2014-08-21/210630724144.shtml工程院院士李宁被调查,怎么不能评论了,本来打算贴到经费那篇博文的
IP: 192.168.0.*   [348]吴跃华   2014-8-22 08:21
教授您好!我写了一篇博文《作为教师不宜称“教授”为“叫兽”:别“被人当猴耍还跟着喝彩”!》,查看地址是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737936&do=blog&id=821232欢迎您批评!提醒:有心脏病的朋友慎入 !
IP: 202.113.11.*   [347]杨正瓴   2014-8-12 20:27
博客访问量9998382
千万富翁即将诞生!
我的回复(2014-8-12 20:48):谢谢,好事多磨,这个时刻咋还不来呢?:)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6-22 06: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