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英国《交叉科学评论》主编谈“架桥” 精选

已有 5779 次阅读 2022-5-19 07:21 |个人分类:科文交汇|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英国《交叉科学评论》主编谈“架桥”

武夷山


英国Interdisciplinary Science Reviews(简称ISR,交叉科学评论)季刊网站2022年3月21日在线发表了该刊主编、英国伦敦国王学院人文计算学教授Willard McCarty撰写的社评Structures of Bridge-building(桥梁架设之结构),原文见https://www.tandfonline.com/doi/full/10.1080/03080188.2022.2031659。社评大意如下。

 

ISR编委会的上次会议讨论了跨学科研究的判断标准。一位编委问道:用什么单位(unit)来判断来稿是否属于跨学科,是否有资格在本刊发表?这个问题很好,因为它涉及本刊的结构,或structures(多重结构)。

首先谈谈判断标准。本刊有两类稿件。一是作者自行投稿。对于此类稿件,我们要看作者的研究进路是否试图在其所属学科和至少另一个学科之间找到或协商出一个共同地带。只是将一个领域的方法或结果移植应用到另一个领域不足以称为跨学科研究。换句话说:跨学科研究是跨文化的:它在不同的智性文化之间寻找共同地带,力图将不同文化固有的假定给显性化。

 二是专题组稿。专题稿件的结构不是千篇一律的,但通常属于三种情形。第一种是从不同的视角探讨同一主题,未经精心策划,主题往往是客座编辑的最初一篇文章所提出的或讨论的。本刊下一期的专题“运动中的连续:科学与音乐,或作为科学的音乐”便是第一种情形的例子。第二种情况,不同学科或专业的作者被要求对一位资深学者的一篇文章进行评论,资深学者可在这组文章的“后记”中给以答复。第三种情况,众多作者对某位资深学者的跨学科研究成果做出回应(但并非做成这位学者的纪念文集的形式)。

我觉得称得上“有趣”的问题正在于那个“共同地带”,或者用Marilyn Strathern(博主注:英国文化人类学家,大英帝国女性爵级司令勋章获得者,1941年生)在2004年发表的一本著作的标题中的说法:commons(公共用地)。这部著作的标题是Commons and Borderlands: Working Papers on Interdisciplinarity, Accountability and the Flow of Knowledge (公共用地与边界地带:关于跨学科性、责任性与知识流动的工作论文集)。

有三桩令人痛苦的事实:对真正跨学科研究的专业奖励是罕见的;对跨学科研究到底包含些什么达致理解是可遇不可求的;将跨学科研究做好是极其困难的。一旦你消除了一种幻觉——从中立立场出发,所有学科都可供你思考和借鉴——那么你面临的问题就是“架桥”( bridge-building),是“变得跨学科些” (becoming interdisciplinary),这是我2016年时的说法。这里我之所以采取分词形式,是出于两点考虑。第一,智性增长从来不会完成,要么继续,要么放弃。第二,新手段排挤开了老方法。历史学家 Roy Rosenzweig(博主注:1950-2007,美国乔治梅森大学历史和新媒体研究中心的创立者和主任)称此问题为“丰富性问题”。这不仅涉及量的扩张,而且涉及用途:怎么抽样才比较公正?怎么让人家认识到你是公正抽样的?即使在我1980年代初撰写博士论文的时候,我能“阅读一切”的假定也是荒唐的。Richard Rorty(博主注:美国哲学家,1931-2007)在2004年争论说:涉猎面要宽,收纳多种声音,而不是只在一个点深入。于是出现另一个困难:“变得跨学科些”不是一条路,而是多条路。  

    另一方面,面对种种困难和风险,“变得跨学科些”的智力回报实在是太值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339200.html

上一篇:有人报警,本所大楼被清空——日记摘抄863
下一篇:接待CCTV记者——日记摘抄864
收藏 IP: 219.142.145.*| 热度|

21 许培扬 王安良 李学宽 谌群芳 汪育才 雒运强 周忠浩 杨正瓴 陆仲绩 王世立 郑永军 刘秀梅 刘炜 张俊鹏 李杰 赵凤光 任胜利 宁利中 晏成和 吕建华 李侠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06: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