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论文评审意见汇总(27)

已有 1946 次阅读 2021-6-21 07:12 |个人分类:科学计量学研究|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论文评审意见汇总(27)

武夷山

 

第一则

1.  题目是网络断层的影响因素,但从表1的例子来看,被访谈者是不知道这个概念的。作者“强行”替被采访者归纳断层的影响因素,似乎不合适。请作者提供原始的访谈提纲,我可看看根据其访谈提纲,能否得出他们后来在本文中得出的结论。

2.  我怀疑,表1的“原始语句”不是原始的,而经过了作者的加工,这是不应该的。例如下一段话,我用黑体标出的部分,我不相信是被采访者口中说出的话。

在我们这一行中,差异化和多样性是促使创新网络保持长久活力的关键之一。企业的异质性程度直接影响着合作伙伴的选择,成员的差异化程度越高,需要花费较高的成本来跨越合作的障碍,形成一致性行为共识的可能性也将大大降低。相反,创新网络中的企业相似性越高,越容易在行为模式上形成一致性,那么网络成员间的合作冲突就会越来越少,而对非“圈子”内的成员表示明显的敌意

可请作者提供原始的访谈录音,看看录音的哪一部分有这段话。

3.     扎根理论是为建立某种理论服务的,而不是说,凡采用访谈、编码方法的,就是采用扎根理论方法。看不出本文有任何理论建树的企图。如果编辑部最终决定采用此稿,也得修改标题。这不就是根据访谈内容来提炼影响因素么,说成扎根理论,哪有那么玄!

4.     看到文章的最后,也不知道网络断层到底指什么,这个概念有什么好处。把人们熟知的现象,换一种新概念(还不见得是多好的概念)来重新表述,意义不大。

 

我个人倾向于拒稿。

 

第二则

 

本文选材很好,这方面的选材不多。但写得不太好。

1. 不聚焦。这个题目可以有所侧重,要么谈法条的合理化,要么从政策法律的实施效果出发来讨论如何改进法规。本文是二者搅到一起说了。

2. 有一个问题更值得讨论:地方政府有没有必要跟着中央法律搞自己的对应法律?全国只有4个省份有地方法规,创新做得较好的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广东等都不搞。可见,从实践上说,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依据中央政府的法律就可以了,并无必要另搞一套。假定搞了地方立法,中央法规修改一次,底下就得跟着修改一次,不胜其烦。如果作者能将“地方政府应有详细的立法”这一点论证清楚,本文才有立论基础。这一点不论证,就建议说:三省应启动修订工作,未免太简单化了。

3. 法律的操作性不强,是我国科技法律的普遍问题,科普法、科学技术进步法等,都存在这个问题。本文只拿地方法律的操作性不强是问,其实打错了板子——地方法律是依样画葫芦学国家法律的。

 

第三则

 

1.     作者说:

能源投入使用人均能源消耗量与人口总数相乘求得; ……样本数据最终确定为“一带一路”沿线42个国家从1995年到2012年的面板数据。

 

但是,人口统计很多年才搞一次,很多国家19952012年间能得到的人口数恐怕只有几个数值,而不是每年都有人口统计数,作者怎么处理这个问题?另外,人均能源消耗量取哪一年的值?每年的数值是不一样的。这个数据从哪儿来?按说是首先知道了能耗总量和人口,倒过来才算出人均能耗啊。

 

2.     作者结论:

贸易和金融支持仅对欧洲国家绿色TFP起到促进作用,但对亚洲国家起抑制作用。

 

这是说不通的。估计是绿色TFP的测算就出了问题(加上碳排放约束的TFP就称为绿色TFP,显然很粗疏),以有问题的测算数值作为因变量来找影响因素,自然难以得出正确的结论。

 

3.     从参考文献来看,本文与本刊的定位不是很吻合。如果可用稿较多,则退稿;如果可用稿较少,请作者回答我的前两个问题后重审。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292015.html

上一篇:使命导向的创新政策之前提
下一篇:文学与人脸诠释
收藏 IP: 1.202.114.*| 热度|

4 李宏翰 杨正瓴 许培扬 姚伟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8 17: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