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成龙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gatcl 博客主题:超深盆地调水增雨,改变气候改善生态,造福中华造福全人类。

博文

《十五论》第3节试图推翻某传统认识,论证过程有明显的错误吗?

已有 2154 次阅读 2019-11-9 11:33 |个人分类:反驳质疑|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传统认识, 崭新认识, 理性质疑, 本地水汽, 俘获降水

《十五论》第3节试图推翻某传统认识,论证过程有明显的错误吗?

   

以正方形研究区域为例,本地水汽年产量(就是下垫面一年内蒸散的总水量)与面积高度正相关,也就是与边长的平方高度正相关;外来水汽的年输入总量与正方形的周长高度正相关,也就是与边长高度正相关,也就是说,前者与边长的平方高度正相关,后者与边长高度正相关,随着正方形边长的增加,前者的增长速率比后者的增长速率快得多。正方形的边长越大,本地水汽占水汽总量的比例越大;反之,正方形的边长越小,本地水汽占水汽总量的比例越小,因此,在研究区域不是特别巨大的情况下,本地水汽的占比很小,例如,新疆区域多年平均外来水汽的输入总量为26114.8亿吨/年,新疆区域多年平均面雨量约2800亿吨/年,扣除跨国河流的径流净输出约230亿吨/年,所以,本地水汽年产量约2570亿吨/年,不到外来水汽年输入总量的10%。所以,在研究区域不是特别巨大的情况下,本地水汽的数量比外来水汽的数量小得多。因此,现行气象科学很少研究本地水汽,甚至无视本地水汽的客观存在,例如,《“新疆空中水资源及面雨量变化特征分析”项目在计算降水转化率时就无视了本地水汽的客观存在。现行气象科学默认或者盲目相信本地水汽与外来水汽在研究区域变成降水的比率相同,在现行气象科学中,一般认为外来水汽是研究区域降水的绝对主角,本地水汽只是研究区域降水一个很小的配角(例如,在新疆的占比不到10%)。

 

超深盆地四周的巨型山脉对本地水汽和外来水汽的影响截然相反十五论…》的第3节有1张插图(详见下图),共4068个字,占用篇幅2页多。该节的研究证明,大气环流在超深盆地四周巨型山脉的背盆山地ABCD 被迫抬升,在此过程中部分水汽冷凝析出变成降水,也就是大气脱水,通俗地说就是环流大气中的水分被背盆山地迎风坡 ABCD 挤干了、榨干了,挤干榨尽了,致使进入超深盆地的环流大气极其干燥、含水极少、相对湿度和比湿极低,没有本地水汽的补充,环流大气中的外来水汽在超深盆地根本不能变成降水,所以,外来水汽只能扮演超深盆地降水的配角,本地水汽实际扮演超深盆地降水的主角《十五论》的研究结论与以上传统认识截然相反,颠覆了传统认识。


1.png

 

诺贝尔奖得主丁肇中教授认为:“科学是多数服从少数,只有少数人把多数人的观念推翻以后,科学才能向前发展。因此,专家评审并不是绝对有用的,因为专家评审是依靠现有的知识,而科学的进展是推翻现有的知识。”《十五论》的颠覆性论点有一定的道理,该论点理性质疑了现行气象科学的某些认识,具有少数人推翻多数人观念的可能性,具有推动气象科学向前发展的可能性。如果确实能够颠覆传统认识,那就是颠覆性的研究成果(真是这样吗?!),就能推动人类的科学发展。请问,《十五论》3的论证过程有没有明显的错误?在西北超深盆地,外来水汽实际扮演着超深盆地降水的配角,本地水汽实际扮演着超深盆地降水的主角,您赞成这样的崭新认识吗?

 

超深盆地四周的巨型山脉对本地水汽和外来水汽的影响截然相反十五论……》第3节在论证过程中,阐述了以下道理:没有本地水汽的补充,沉底外来水汽(就是在背盆山地被迫抬升并越过了山脊,再下沉到盆地底部的外来水汽)不能在超深盆地变成降水;有了本地水汽的补充,沉底外来水汽在超深盆地变成降水的比率高达75%左右,沉底外来水汽在超深盆地迎风坡变成降水的比例从0上升到75%左右,可以说发生了质变,从而首次提出本地水汽能够诱导并且俘获沉底外来水汽使其变成俘获降水的认识,俘获降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是一个崭新的认识。在科学领域,提出一个全新的概念难度很大,您认可俘获降水的崭新认识吗?这个全新的概念能推动气象科学向前发展吗?


《十五论》的第3节试图推翻传统认识,论证过程有明显的错误吗?.doc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458267-1205460.html

上一篇:[转载]创新不一定就是啃硬骨头
下一篇:《十六论》试图推翻位于根部的另一个传统认识,能成功吗
收藏 IP: 223.104.64.*| 热度|

6 杨正瓴 张鹰 宁利中 苏保霞 魏焱明 杨学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18: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