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工作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uxfyuwp

留言板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登录 | 注册


IP: 14.116.16.*   [15]檀成龙   2014-11-24 22:26
《霾的帮凶:冬半年、冬季降水日数减少致使降水驱霾能力减小》,请关注,网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458267-845780.html
IP: 49.118.30.*   [14]张学文   2014-11-23 10:08
昨天,201.11.22看气象局网站。其中关于新疆气象局领导班子的名单依然是半年前的,这也太官僚了吧。
IP: 61.50.146.*   [13]许小峰   2014-10-30 21:52
这些天确实忙,我会尽力协助。
IP: 113.76.103.*   [12]檀成龙   2014-10-27 20:09
许局长:您好!
不好意思,又来打扰您。我刚刚发布了博文《我的原因解释您不信, 那您说西北若干降水事实的原因是什么 (2) 》。这篇博文中,南疆3个气象站的降水数据过于陈旧,如果有最新降水数据,我就可以更新图表。我想成为《中国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网》的核心会员,如果能下载相关相关数据,我或许能发现一些相关证据,请许局长帮忙(我能提供国家公务员工作证、居民身份证等证件)。
IP: 113.76.103.*   [11]檀成龙   2014-10-24 07:20
许局长:您好!请关注质疑以下两篇博文:《我的原因解释您不信, 那您说西北若干降水事实的原因是什么 ⑴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458267&do=blog&id=838098
《您能彻底推翻根据理想气体方程等推理计算得出的结论吗?!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458267&do=blog&id=837222
IP: 112.132.44.*   [10]shenlu   2014-10-16 17:55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8450-833810.html
IP: 14.116.2.*   [9]檀成龙   2014-10-11 20:13
许局长:您好!
自6月17日在科学网开通博客以来,我一直在博客上宣传我的论点。到目前为止,我发表了10篇介绍“调水增雨论文”的博客;3篇介绍“调水增雨观点”的博客;还转载了张学文、李小文院士、王中宇、钱磊、樊晓英等五位专家对调水增雨的一些观点看法(一共转载16篇博客);还发表了怎样调水的3篇博客。
截止今天,我的博客一共有 14000多人次点击,最初第一篇和第二篇博客的点击数都超过 1000人次,还没有收到我无法回应的质疑意见。我的论点成立还是不成立?要由时间裁决,要由大自然裁决,可以肯定的是我不是信口开河。
我的论点得不到学术界的承认,可能还是证据少了一些。从以往的气象数据中找到新证据是可能的,但我只是《中国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网》的普通会员,要从该网下载相关数据,必须是该网的核心会员。我下载气象数据不是出于商业营利目的,我的研究也是服务于国家的经济建设,我想成为《中国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网》的核心会员,许局长能不能帮帮我(我属于业余科学研究,要破例)?盼望回复。
祝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檀成龙2014-10-11
我的回复(2014-10-12 20:22):我还不知道如何才能成为核心会员,先去问问再答复你。
IP: 112.84.83.*   [8]吴跃华   2014-8-27 10:22
教授您好!我写了一篇博文《作为教师不宜称“教授”为“叫兽”》,查看地址是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737936&do=blog&id=821232欢迎您批评指正!
我的回复(2014-8-27 20:45):读了你的博文,认同。纠正一下,我也不是教授。
IP: 14.116.0.*   [7]檀成龙   2014-7-20 06:14
许局长:您好!
我研究向西北调水6年了,我的研究结论是每年向超深盆地(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准噶尔盆地)调水100亿方,若干年以后超深盆地每年的面雨量将增加1000多亿方;每年向超深盆地调水200亿方,若干年以后超深盆地每年的面雨量将增加2000多亿方,即调水能起到“四两拨千斤”、“以一当十”的作用;每年向西北调水几百亿方最多1000亿方,若干年以后整个西北的年平均降水量就能达到甚至超过500mm,特大规模调水能彻底改变西北干旱少雨的恶劣气候。
以上论点极其宏观、极其大胆、比较另类,但不是信口开河。对我的论点,气象专家张学文研究员比较支持,在博客《对霍有光、檀成龙的新疆变湿理论的思考》一文,张学文老师在明知“气象工作者很容易立刻否定,认为是异想天开”的情况下,还是做出了“我不能否定这个认识”、“应当说我比较支持这个认识”的评价,详见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024-506294.html
请许局长有空时关注我的博客,欢迎质疑,请提宝贵意见。
檀成龙  2014.7.20日早晨
我的回复(2014-7-20 20:50):希望你取得更多成果,这个领域我不太熟悉,但确实很有意思。
IP: 119.80.115.*   [6]许小峰   2014-6-11 21:03
张老师,谢谢!一定拜读,并提供给相关人员。
许小峰
IP: 124.117.14.*   [5]张学文   2014-6-8 18:17
许局长,您好!(修订版)
近年我提出气象部门应当开展土壤中的压力的测量仪器的研究与开展对应的观测。下面的博客是一些有关议论,欢迎参考。如果气象部门在土壤温度、土壤水分观测之外再搞土壤中的气体压力测量,就是顺理成章,这也可能是研究“霾”的武器。
张学文,2014.6.8
IP: 124.117.14.*   [4]张学文   2014-6-8 18:15
许局长,您好!
近年我提出气象部门应当开展土壤中的压力的测量仪器的研究与开展对应的观测。下面的博客是一些有关议论,欢迎参考。如果气象部门在土壤温度、土壤水分观测之外再搞土壤中的气体压力测量,计算顺理成章,也可能是已经霾的武器。
张学文,6.8
**********
大气的(准)静风态(7)—研制测量土壤中气压的仪器?

张学文,2013/5/6

关于大气下边界的空气进入下垫面(积雪、沙漠、土壤、水面)或者从下垫面获得空气的问题,我们在前面已经讨论了其基本物理过程和它在天气(如霾)现象方面的影响。在这个讨论中,我们反复强调下垫面中的空气压力与近地面的大气压力的不平衡是其原因。当下垫面中的空气压力过分高于大气下边界的大气压力,下垫面中的空气就进入大气下边界。,并且可能带着土壤中的细颗粒物。

这个物理认识仅属于一种理论性的分析。它真实吗?这就依赖我们对土壤中的气体压力的测量数据。气象学历来重视大气的压力、温度、湿度的系统观测,但是关于土壤中的情况则是慢一拍。气象学先是有土壤温度观测,并且延伸到3.2米的深度。随后又开展了关于土壤湿度的测量(这成本高一些)。可以说目前的气象学已经有了关于土壤中的温度、湿度数据,但是一直没有开展关于土壤中的气体压力的测量工作。



根据我们这里的分析,现在看来需要有特定的埋入土壤中的仪器用来测量土壤中不同深度(0.3-5米)的气体的压力,或者其压力与当地地表面的大气压力的差值。这个差值的绝对值应当控制着下垫面附近的空气吞吐量。

我们是否应当设计这种仪器,开展对应的观测与分析?

我们就以提出制造土壤空气压力观测仪,以观测土壤中的气体压力,作为本博客系列的结束语吧。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024-68011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024-68505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024-68565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024-686100.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024-68669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024-68688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024-687139.html








本文引用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024-687139.html
IP: 124.117.79.*   [3]张学文   2014-4-16 16:04
1.张学文十分感谢您对我的鼓励、帮助。借此机会说一声谢谢。
2.该书83-89页论及我对水资源问题的一些看法,很希望获得各位气象局长们的认同、支持、宣传。气象部门不应当为水利部门在水资源问题上的错话鼓掌,而没有独立看法。
IP: 119.80.112.*   [2]许小峰   2014-4-15 18:04
张老师好!
IP: 220.171.145.*   [1]张学文   2014-4-14 18:39
许小峰?!
是中国气象局的副局长先生吗?看照片像!
新疆,张学文问。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23: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