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工作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uxfyuwp

博文

大牛“EC” 精选

已有 12414 次阅读 2018-4-16 18:54 |个人分类:杂记|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数值预报, 欧洲中心, 地球系统, 集合, 数据

 EC1s.jpg


在数值天气预报领域一枝独秀的欧洲中期数值天气预报中心(ECMWF)在2018年欧洲地球物理大会(EGU-2018)上做了特邀报告,题目是“ECMWF2016-2025发展战略:走向无缝隙集合预报”,对未来约10年的发展进行了粗线条的阐述。基于“EC”产品在实践中的出色表现,对未来的展示也显得底气十足,吸引众多关注。

 

未来EC的目标将是实现从一天至一年的预报时效。哇塞!这好像超出了中期天气预报的范畴耶!把天气与气候一锅烩了。报告一开场就给出了清晰、给力的战略定位,点个赞呗!

 

当然了,中期时段的极端性灾害天气的预报仍是巨大的挑战,热浪、台风等,要持续关注改进,这是必须的。

 

设定这样的目标仅考虑大气圈的活动显然不行,要将地球系统的各主要分量纳入其中,包括数据同化和预报能力。2018年6月开始,所有的预报都将采用海气耦合模式,海浪、海冰也将纳入其中。

 

即使是大气本身,传统的变量也会发生改变,如常会引起各方关注的大气成分,在新模式中是要考虑的。首当其冲的自然是二氧化碳CO2了,从监测、分析到预报都会涉及,将为气候问题研究提供支持。

 

到2025年,设定的目标是实现全球5公里格点的集合预报,这也算是一个重要转变了。EC的单个模式预报能力可是很强的呀!看来要解决好数值预报的不确定性问题,最终还要选择集合之路。据说这仍是一个有争议问题,从报告内容看,倾向于集合的意见是明确的。从上世纪70年代集合思想提出来后,经过40多年的发展,集合方法从理论探讨到技术实践都取得了显著进展,涵盖了从初始场、物理过程、模式框架、预报结果、多模式等多个方面,得到广泛应用,经受住了效果检验。不管怎样,单模式的预报能力依然是基础,显然不能忽视。

 

为了实现至2025年的战略计划,对数据资料的要求则会更高。现在的数据中心已完全不能满足需求了,位于博洛尼亚(Bologna)的新数据中心将很快启用。除此之外还有计算能力的提升,必须跟上技术发展的变化。

 

祝愿得到世界各国信赖的ECMWF能够继续保持成功,大旗不倒,引领发展,聚力合作、拓展创新,播撒希望。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310230-1109328.html

上一篇:维也纳
下一篇:二牛“DC”
收藏 IP: 203.135.117.*| 热度|

4 黄永义 张学文 杨正瓴 zjzhaokeqi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20: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