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起初,植物从野生到成为作物,驯化起了很大的作用。何为驯化?使之某一特性朝人期望的方向发展。人们慢慢悠悠地驯化各种作物——稻、粟、麦等,但还是吃不饱,饥饿伴随着天灾时有发生,人祸也接踵而至——起义、造反。无法逃脱兴衰的轮回。
若是说驯化是开启作物育种的第一把钥匙,这把钥匙用了很久很久。直到归结为的系谱法育种,也应属于驯化模式,都是静静地等待大自然的馈赠——出现有益的自然变异,将其从芸芸众生中选出。这一切依赖于慧眼识别的“伯乐”。
有意识地杂交创造变异,开启了杂交育种模式,这更需要“伯乐”的存在了。杂交亲本的选择到分离后代的选择,需要具备慧眼的“伯乐”将“千里马”从千万中选出,这里不仅仅依靠的是汗水,还有阅人千万的智慧。
杂种优势发现和利用,是育种成为了一商业模式。水稻杂种优势的利用,有点像“萧何月下追韩信”——染有戏剧般传说,成就了“大汉王朝”,从此,国人摆脱了被饿的感觉,并走向了富足。
基因技术的出现,启用上帝之手,也是人初次感受到未有心惊。引进的东东究竟是大鱼儿——孝庄太后,成就大清二百余年基业,还是慈禧太后,造成华夏百年耻辱?这个“媒婆、月老”,乱点鸳鸯谱靠谱吗?我不知道。你知道吗?也许未来知道!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3-9-28 12: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