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EF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NAMEF 致力于医学教育,关注大众健康

博文

几种常见消化系统疾病

已有 3716 次阅读 2022-1-26 07:41 |个人分类:疾病知识|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几种常见消化系统疾病

肠道健康和整个消化系统的健康对整体健康非常重要。80%的免疫系统生活在消化道内。不健康的肠道不仅会导致消化不良,还会导致从肥胖、糖尿病到自身免疫性疾病到皮肤病等各种疾病。消化健康始于肠道菌群(微生物群)。

人体消化道中的细菌数量比构成人体的人体细胞多。科学发现肠道菌群在维持肠道功能和完整性方面起着关键作用。肠道微生物群正在迅速改变我们对疾病的认识。肠道菌群失调或失衡会导致多种疾病,包括糖尿病、肥胖症、类风湿性关节炎、自闭症谱系障碍、抑郁症和慢性疲劳综合征。对于生活在现代世界的人来说,失调和消化问题早在出生时就开始了。

影响肠道健康的因素包括:

剖宫产分娩与配方奶粉喂养

抗生素和其他药物,如节育和非甾体抗炎药

由高度精制的碳水化合物、糖和加工食品组成的饮食

低可发酵纤维的饮食

有毒食品,包括商业化小麦、工业种子油和动物产品

长期压力和缺乏休息

慢性感染,包括病毒、细菌和寄生虫

消化健康是第一道防线。所有通过消化道的东西实际上都在体外。从口腔到肛门,消化道是一条长管,防止外来入侵者和有害物质进入体腔和血液。就像皮肤一样,消化道起保护外界的屏障作用。肠道渗漏和肠道菌群失调会表现为各种消化问题,包括腹胀、胃肠胀气、便秘、腹泻、胃痛、痉挛。症状可以表现为严重的健康问题,包括心力衰竭、抑郁症、脑雾、湿疹/牛皮癣和其他皮肤病、肥胖和糖尿病等代谢问题、过敏、哮喘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导致消化困难的主要肠道疾病有:

1、低胃酸

胃酸有三个主要功能:分解食物、吸收营养和抵御病原体。吃得慢有助于营养吸收,咀嚼有助于胃将食物分解成更小的颗粒,从而提高营养吸收。低胃酸会造成消化不良、慢性肠道炎症、小肠过度生长、肠道渗漏、应激激素升高和营养吸收降低的恶性循环。

2、小肠细菌过度生长

小肠过度生长是指小肠内细菌过度生长,经常被认为是慢性腹泻和吸收不良的原因。小肠细菌过度生长患者也可能遭受意外的体重减轻、营养缺乏和骨质疏松症。其他症状包括:恶心、腹胀、呕吐、腹泻、关节痛、疲劳、皮疹、痤疮、湿疹、哮喘和酒渣鼻。

3、肠道感染,包括病毒、细菌和寄生虫。

潜伏性病毒感染、寄生虫和细菌等感染会破坏消化系统。33%的人口都有一种毫无线索的寄生虫。常见的寄生虫包括微小隐孢子虫、人芽囊原虫、脆弱双内阿米巴、蓝氏贾第鞭毛虫、溶组织内阿米巴、蛔虫、钩虫和蛲虫。

4、肠道微生态失衡和真菌过度生长

肠道微生物群被破坏时,有益细菌代表性不足而有害细菌代表性过高。当酵母或假丝酵母菌可以失控和蓬勃发展的时候;引起各种各样的问题,包括炎症和组织损伤。当没有足够的好细菌来对抗坏细菌时就会发生问题。这就是为什么益生菌对肠道健康如此重要。当没有足够的益生菌时,其他细菌、病毒和真菌就会大量繁殖。

5、食物不耐受性和敏感性

当身体开始认为某些食物是有害的,会导致各种症状。常见的有面筋、玉米、大豆和奶制品。小麦麸质引起乳糜泻。非乳糜泻麸质敏感性,尽管通常被认为不如乳糜泻疾病严重,但可能会有非常严重的并发症,包括共济失调(一种瘫痪形式)和其他神经问题。其他食物不耐症,例如乳制品,可能没有麸质不耐症严重,但它们会导致慢性低度炎症、肠道通透性,从而导致从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到大脑髓鞘破坏(多发性硬化)的所有事物产生抗体,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会导致一些非常严重的病理和疾病。

6、肠道通透性

据估计,80%或8/10的读者都有某种形式的肠道渗漏。肠道的主要功能是充当外部世界和身体之间的屏障。当肠道微生态失衡导致胃肠道异常,破坏肠道屏障的完整性,增加未消化食物颗粒进入人体,从而激活免疫系统。这整个过程导致炎症级联反应,导致毁灭性的自身免疫疾病。

7、自身免疫性疾病

肠道中最常见的两种疾病包括炎症性肠病,也称为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两者的区别在于溃疡性结肠炎仅限于结肠或直肠,而克罗恩病可发生在胃肠道的任何部位,并可影响胃肠道的所有层面。

肠道健康可能是整体健康和健康中最不受重视的组成部分之一。许多传统医学治疗甚至会导致肠道健康功能障碍和微生态失衡。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13094-1322676.html

上一篇:月经周期胃肠道反应
下一篇:[转载]什么是性别隔离
收藏 IP: 107.192.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21: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