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野村夫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anxiaoyingz

博文

尘埃落定话职称

已有 3206 次阅读 2019-11-20 11:52 |个人分类:社会科学|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职称, 评审, 问题, 建议

尘埃落定话职称

每年的十月份和十一月份,对于知识分子和工程技术人员来说是非常难活的两个月,因为这两个月是评审职称的时间,一个人半辈子的心血和努力就在这两个月结出果果,得到社会的承认,同时也希望能够借此增加一点个人收入。然而,几家欢喜几家忧,到底有多少人笑到最后呢?有什么样的机制就有什么样的结果。这使得我想起了钱学森之问,科技强国不仅仅是科技大家的事情,也是数量众多的基层科技和工程人员的事情,解决好基层科技工作者的问题,也就是解决好了科技创新的基础动力问题,不可忽视。现在就说说我发现的问题和看法。

1,首先来说说,职称是单位认可,还是社会认可?我认为这是一个根本问题。教授、工程师是单位财富,还是社会财富?目前的机制认为高级人才是单位财富,而不是社会财富。其结果就是“关起门来评职称”,在单位内部哪些人容易评上职称呢?一般来说领导喜欢的人,平时喜欢上跳下窜的人,喜好讨好迎奉的人,直接管理职称的人,这四类人的评审材料就容易上交,就有审批的机会。这类人被评为高级职称以后,社会上不认可,导致这几年高级职称的人在社会上并不吃香。而社会上有许多人,虽然技术很高,理论水平也很高,但是没有社会认可机制,所以这些人常常不为外界所知,也得不到回报。例如,今年我有一个老同学在陕西省职业农民技能大赛中得了金奖,得了第一名,但是当地政府没有任何表示,连应得的几百元的奖励也不给,更不要说政策和资金扶持了,这让我这位老朋友非常失望。他的名字叫刘云建。像刘云建这样的民间人士能不能得到职称,会不会得到社会和政府的承认和支持?我认为目前国家还是缺乏这样的机制。当然,象刘云建这样的人要发表论文的可能性不大,因为他有知识,有技能,有经验,但是不会写作论文,缺乏这方面的培训。那么是不是国家应该掏钱培训一下他们这方面的能力呢?似乎没有政策。正因为没有这方面的政策,所以大量的基层经验不能转化为学术成果,出现了理论界和实践界的断层和鸿沟,能不能填补这个鸿沟呢?其实,象刘云建这样的民间科技人员,他们也接受过良好的教育,高中毕业,农广校职业学习,他们完全有能力进一步学会论文的写作,但是这些论文费用谁来买单?总不能让这些人因为发表论文而更加贫穷吧?总不能让这些人因为搞科研,因为购买科研设备而无法生活吧?国家能不能给这些人报销材料费、设备费、论文稿费、交通费?国家能不能允许他们获得技师、工程师甚至教授资格?国家能不能允许他们也申报科研项目,获得项目资金或者资助?

2,论文、发明、知识技能的要求不能随便降低。职称不同于业绩、职称不同于官职,你不能说你干得多就能够评审职称,也不能说你职位高就能够评审职称。职称应该是业务能力的体现,职称应该是知识水平的体现,职称是智商高低的体现,职称应该是职业素质的体现。现在许多基层职称管理部门降低了评审职称的硬性要求,导致的只能是混乱和营私舞弊。例如,过去评审工程师首先需要英语及格过关,办公软件考试过关,要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论文两篇。而现在呢?许多地方取消了这些硬性指标,导致工程师质量下降,许多事情拿不出手,也没有搞科研的能力。而且这个是一个极坏的导向,工程师的关注点不再是自身业务能力的提升,不再努力地去学习,不再去搞科研,而是陷入了投机取巧迎奉巴结的漩涡。而且,由于取消了硬指标,能够达到条件的人一下子多了起来,这些人之间的无序竞争突然增加。无序竞争的结果是基层单位另外搞一套指标,很多基层单位没有办法就另外增加指标,达到条件就可以申报,可是这些附加指标往往与业务能力没有关系,他们搞的另外一套指标往往是从出勤率、听话程度、干活多少等等方面去考虑,而这些规定则往往加剧了职工内部的分裂,加剧了不团结,加剧了迎奉巴结,同时也挫伤了有真才实学的人积极性,出现了消极怠工。所以,高要求是一个导向问题,导向错了大家都不去努力搞科研了,导向错了大家都不去实践一线了。而硬指标降低以后,职称的社会认可程度降低,可信程度下降也是一个严重问题。一个高级工程师原本让他去讲课,他讲得乱七八糟,还不如农民的水平,那谁以后请他去讲课呢?一个教授别人让他看看工程设计方面的问题,他找不到问题所在,导致施工出现事故,那还有谁请他呢?

3,要切实解决搞科研越搞越穷的问题。我一般不发表论文,因为我发现,论文发表的越多我付出的资金越多,所有的论文都需要我自己掏腰包,一篇论文的版面费少则几百元,多则上千元,还不算为了写稿子购买的电脑、打印机、软件、耗材的费用,更不能算付出的劳动。基层科技工作者在科研领域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会导致越来越穷:第一论文发表得越多穷,版面费无法报销;第二,不敢搞科研,基层单位往往没有这一项业务,如果去搞就违反了岗位纪律,出现缺勤情况;第三,不敢搞项目,一方面立项困难,立项必须挂靠领导和一批不相关的人员,真正的实施者到了最后往往排名靠后,一场徒劳。第四,追查审计、资金挪用、领导乱指挥现象十分明显,这让科研人员根本没有精力和心思去搞科研。第五,干活不记名出力不讨好现象非常明显。我曾经搞过六七个项目规划,而且这些规划基本都实施了,后来我发现做这些规划从来没有制定规划的人员名单,几年以后没有档案存档,甚至没有给与加班补助,从此以后我就不敢接活了。

4,复合型人才评审职称不被认可,评审困难。目前社会上有许多人才有这样一种现象,他的本专业是一个,但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主要是就业压力就业机会不同导致他从事的是另外一个与自己学习没有关系的专业,但是他们往往不愿意放弃自己本专业的研究,在进行职场工作的同时还出产许多不相关专业的科研成果,但是往往这部分成果不被单位和社会认可,这种人由于跨了两个行业,职场专业的成果反而不突出,所以他们无法评审职称,游走在边缘。这部分人其实很委屈,他们的成果不一定比专职的差,他们的付出不一定比专业的少,但是他们从来没有得到过单位机构或者国家的奖励,例如檀成龙,甚至还要受到许多委屈和质疑。又例如在高校中,许多搞行政的人原本也是专业出身,有的还有高学位,但是由于岗位不同,他们的研究成果就不被接受。今年,我有一个朋友申报高级职称,她是一名教学秘书,但是她是从林业大学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在任教学秘书期间也没有放弃林业方面的研究,发表了四篇林业方面的核心期刊论文,但是她不在岗位上,只是走的“非主体职称系列”,她申报的是图书管理员系列,而且为了这个系列申报,她不断学习图书管理方面的知识,在图书管理方面发表了五六篇论文,而且有两篇发到了核心期刊,按理说职称水平很高了,但是却被无情淘汰了。这对于这类人员的打击是很大的。

5,基层单位擅自改变评审标准,双重标准,甚至标准模糊现象比较明显。许多基层单位领导为了彰显权威另搞一套标准。把绩效、出勤、守纪律、工作年限,是否在岗、在岗年限等等指标假如评审资格当中,导致正真有业务能力的人得不到高级职称,科研能力大幅度下降,甚至有些科研业务不能开展。有些高校单位对是否在岗十分在意。职称岗位甚至变成了领导的人情岗位,送温暖岗位,扶贫岗位,增加工资岗位,变相升官的岗位。

6,基层职称的指标数量限制也是导致基层科研能力下降的原因之一。有些单位指标很少,但是被一些人占用,稍微年轻一点的人没有指标,就没有科研积极性。当然,目前许多大学已经取消了指标限制,只要发明论文数量达标、质量达标就能够晋升,这个比较好。我认为基层单位的评审应该加强个人素质的硬指标,而减弱指标数量限制,这样对于单位资质也有好处。

7,应该赋予高级职称的人员更多的研究自主权和资金支持,项目支持。让他们在主持项目上独当一面,让他们获得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让他们更多地获得研究项目,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独立研究,在考勤、任职、兼职、讲学、考察、学习等方面有更多的资金支持和政策支持。

对于职称,我原来的确不太关心,经过一些事情以后才有以上的认识。职称实际上就是知识分子和技术人员的一种荣誉,为了这个荣誉,为了社会认可,知识分子才会非常努力。有了恰当的职称才会有努力的动力,而这个社会才会进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17615-1206859.html

上一篇:神妙的讯飞输入法
下一篇:武汉封城之时再话雾霾
收藏 IP: 1.82.130.*| 热度|

9 檀成龙 刘立 郑强 杨顺楷 王启云 李东风 武夷山 尤明庆 姚远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0-7 04: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