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为工作的关系,我在几个月里数次造访亚特兰大。
虽然很早就是美国重要的交通枢纽、经济中心和战略要地,中国人对于亚特兰大的认识,多半是来自于1996年闷热的夏天里举办的那场奥林匹克运动会。我相信人们的记忆里印象最深刻的应该是媒体的直升机在空中拍摄的奥林匹克公园爆炸案现场,和王军霞身披鲜艳的五星红旗在体育场里奔跑的影像。
对于旅行者来说,亚特兰大还有很多话题可以了解,这里有一打以上知名公司的总部,有个漂亮的水族馆,有美国内战里整个城市被荡平的忧伤故事,还有《乱世佳人》里描写的街道可以去凭吊。忙里偷闲地捕捉到一个空闲的午后,我选择先后去了有线电视新闻网(CNN, Cable News Network)的总部和马丁·路德·金博士国家历史遗址(Marktin Luther King, Jr. National Historical Site and Preservation District)。CNN之行多少有些失望,不能免俗的想要追一把星,但去之前我甚至不知道他们的颜值担当Anderson Cooper其实是在纽约和华盛顿的演播室做节目的。
金博士的历史遗迹更为有趣。这是位于亚特兰大市中心东侧的一处巨大的,占地35公顷的区域。包括马丁出生的房子,他幼时去打篮球的那个消防站,几处纪念碑,纪念馆,教堂,还有他的墓地。这个国字号的所在,是列入了美国版“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美国国家历史遗迹名录”的。不同的是,它不是什么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美国人直面自己的历史上,追求族群平等的一个历史人物的所在。而这个人,曾长期是国家机器的敌人。
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 Jr. PhD, 1929-1968)是美国社会活动家,人权主义者和民权运动领袖,致力于争取非裔美国人的基本权利。他获得了1964年诺贝尔和平奖,具有崇高的威望,是美国精神的重要象征。他在波士顿大学获得了系统宗教学博士,因此又被称为金博士(Dr. King)。
我从市区名叫金纪念车站(King Memorial Transit Station)的地铁站下车,向东北方向步行,先去寻找金的出生地。这个区域看起来依然是非裔美国人聚居的区域,路上又三三两两的黑人居民走过。路旁的店铺有些凋敝。
马丁出生的房子位于一条东西走向的奥布恩大街上(Auburn avenue),1895年建成。是马丁的外祖父在1909年以3500美金购得,一栋四间卧室的两层小楼。1929年,马丁在这栋房子里出生。金一家在这里居住到1941年。
从这里西眺,是整个纪念公园。
上文提到的那个消防站,就在马丁出生地以西一个街区远的地方,叫做6号消防站(No. 6 fire station)。1991年成为一个景点之前,它一直是亚特兰大消防网络的一部分。马丁小时候常常和小伙伴在这里玩耍,也来消防站后面的篮球场打球。据说他会在消防员训练、出去执行任务的时候,远远地观望。他后来回忆道,他和就小伙伴们很早就意识到,有一副黑色皮肤的他们长大以后是不可能成为威风的消防员的。在北美,消防员是小孩子们非常羡慕的职业,也是小朋友们最喜欢的群体之一。每当游行、节日,消防队把威武的消防车开出来来让小朋友们近距离参观是必有的项目。小朋友们都会睁大眼睛,羡慕地朝着闪亮着警示灯的消防车大叫:fire truck!fire truck!职业化的北美消防队伍,属于公务员系统的一员,在种族隔离存在的年代,是黑人无法从事的工作。今天,每当我看到小孩子们看到消防车兴奋地大叫的时候,就想起马丁小时候,心里一定有着痛苦的记忆。我也无法想象自己,或是我的孩子如果生活在那个年代,如何面对自己作为有色人种的少数族裔,无法从事自己羡慕的工作的事实。终于,1963年,作为民权运动的结果之一,黑人可以成为消防员了。
再往西,穿过一条马路紧挨着的,是一处叫“马丁·路德·金非暴力社会改良中心(King center for nonviolent social change)”的地方。这是由金的遗孀,克莉塔·司考特·金(Coretta Scott King)创立的一个非政府,非盈利机构。它致力于金的历史档案及文物的收藏、展览和保护,也承担着宣传金非暴力社会改良理念的使命。马丁·路德·金深受印度圣雄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思想的影响,一生主张以和平手段进行社会改良。1977年,金的遗骨被迁葬在这里。他的墓葬坐落在一个巨大的蓝色水池中央,宁静异常。蓝色的池底和天空交相呼应,让人心瞬间沉静下来,更凸显出矗立在水池中央的陵墓的庄严。2006年,在金去世了38年以后,他的遗孀金夫人的遗体,也葬在了这里,与她的丈夫长眠在一起。我去的那个下午,是3月下旬。寒风依然料峭。因为不是周末也不是节假日,这里没有什么游人,门可罗雀。
我对马丁的兴趣最早来源于对他的博士论文抄袭事件的关注。在波士顿工作的前两年,我每天路过他获得博士学位的波士顿大学(Boston University)。对抄袭事件的了解,让我认识到这个被以正面形象写进教科书的高大形象在现实世界里的多面。
金博士一生致力于民权运动。而这看起来宏大而虚幻的民权主题,和我们的生活究竟有多少关系?它其实距离我们很近。1968年的4月4日,在金博士去世后仅仅几天,国会通过了1968年的《民权法案(Civil Act of 1968)》。这个法案的第八章,就是被称为公平住房法(Fair Housing Act)的法案。它在法律层面上禁止在进行房屋供给和有关交易中一句种族,宗教和来源国国籍来加以区别对待。你可能不知道,在民权运动以前,华人和非裔美国人一样,在租房、购房时会因为自己的身份受到歧视性的对待。一位在1950年代来美的老教授告诉我,初到美国,因为自己的中国面孔,租房是很麻烦的事情。今天这种问题依然无法完全杜绝,但至少在权益受到侵害时,受害方可以拿起法律的武器寻求正义。
当然,《民权法案》所涵盖的内容不止这些。美国1964年起共通过了四个《民权法案》,它们后来形成了涵盖范围更为广泛的《平权法案(Affirmative action)》。《1964年民权法案》就禁止因为种族,肤色,宗教信仰或来源国籍而对任何人进行歧视。技术层面上,它第一次在美国全面禁止在投票权方面的不公平要求,禁止在公共场合的歧视行为,并禁止在教育,就业等等领域进行种族隔离。这样一部法律,难产几乎是所有人预料之中的。这个法案最初由约翰·肯尼迪(John Kennedy)总统在1963年提出,但因为阻力太大未能成形。他的继任林登·约翰逊(Lyndon B. Johnson)总统不遗余力地继续推动,在1964年终获通过。在参议院,投票结果是73对27票;众议院289对126票。都并非以压倒性的多数通过。若以南北方分别统计,则南方有九成以上的议员投下了反对票。而投票前,已经经历了由南方民主党参议员主导,意在阻挠法案通过的、长达54天的冗长辩论。当然,越是难产,越说明它的价值。
民权运动被公认为世界人权运动的重要里程碑。一般认为,民权(civil rights)是指公民所享有的权利,属于政治权利的范畴。但这些权利根植于人权(human rights),即所谓人生来就该具有的权利。而且许多民权运动所争取的权利也属于人权的范畴。民权运动的胜利,使世界范围内改善人权状况的努力受到极大启发。虽然20世纪的废奴运动,和以1899年签署的《海牙公约》为代表的努力都是人权进步的标志,但直到民权运动胜利后的1970年代以后,尊重和保护人权才成为世界主流价值观。北美北边的邻居加拿大,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提出所有文化一律平等的“多元文化主义”的提出,也是在1970年代。
在一个信仰自由,多元文化并存,由体制保障权利制衡的的移民国家,对马丁持否定、怀疑态度,甚至恨之入骨的人大有人在。许多人认为马丁私德的缺陷,足以把他拉下所谓的“神坛”。有人想把他批倒,批臭,有人干脆付诸行动结果了他的性命。在金博士生命的最后岁月,联邦调查局(FBI)在长达几年的时间里对他进行了监听和监视。据说一些披露的资料足以证明金在个人私生活方面的十分混乱,“是个虚伪的布道者”。1968年4月,金赴田纳西州的孟菲斯(Memphis)声援黑人环卫工人争取工资工资待遇的罢工时被刺杀。抵达之前,他搭乘的航班就因为针对他的炸弹威胁而延误。4月4日晚间,金在他居住的洛林汽车旅馆(Lorraine motel)房间的阳台被人用子弹击中,不幸身亡。事情发生时,附近监视他的警员居然还参与了对凶手的追捕和对他的抢救。如此迅速的出警,让有阴谋论的民众质疑警方是否是凶手的同谋。我向来怀疑以私德评价历史人物的做法,尤其是是与他所从事的事业无关的私生活。1977年,法官下令把联邦调查局的监听材料和笔录封存在国家档案馆,至2027年。事情的真相如何,那时候会有个说法。
再往西,看到了鲜花簇拥的,写有“马丁·路德·金博士国家历史遗址”的标识。再往前,就走出公园区域了。两个小时走马观花的游览,宣告结束。
1996年的奥林匹克运动会转眼过去了20多年。有趣的是,当年让国人热血沸腾的马家军的故事在20年后曾经再度被人以不同的角度提起,很快又渐渐被人遗忘,不再成为谈资。一时的喧闹,究竟有多少价值,只有时间才能检验。刻意营造的群体狂欢,对个体有多少意义,也会有时间来告诉你。
即便到了2027年,真相大白天下,人们发现马丁的言行确实有违人们对于道德的认知,我相信他也是不会被人遗忘的。因为不夸张地说,他所投身的民权运动,不仅对于美国的非裔美国人,对于美国的其他少数族裔——包括亚裔,对于美国这个多种族的国家,对于世界人权运动的发展,都有太重要的意义。他没有被美国人包装成高大全的光辉形象,连博士论文抄袭也有定论。结论是,他确实抄了。他只是一个有着瑕疵,生活里也许犯下了错误,但影响了世界的,一个伟大的普通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0-6 10: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