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rinsp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rinsp

博文

随机共振发展的看法--与博士生的信函摘录

已有 6176 次阅读 2017-12-27 09:24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发件人:
fabing.duan@gmail.com<fabing.duan@gmail.com>
收件人:
***
时间:
2017年12月27日 (周三) 09:20
大小:
29 KB
董同学,
你好!
我做这个问题非常久了,从99年开始算起近20年了,我的几个师弟也是由于没有信心做下去都转行了。我一直坚信有一定的应用性和理论难度,所以一直坚持下来了。
我的观点是:由于人为引入噪声,那么就是对于系统性能增加了一个“自由度”,以前N维问题变成了N+1维的问题,所以带来了很多难题,高虚警问题是因为引入的噪声是随机变量,所以应该从并联系统数目上进行消除,从系统结构角度上进行解决掉,这也是我近期要理论证明的问题。
随机共振的发展我自己看来两个阶段:82-00年大部分以物理期刊为多,不乏Nature上出现了很多生物类研究,后期以S Kay,H Chen, B Kosko等这些美国信号处理学者为主流,主要在IEEE期刊上进行了大量理论和实际应用性研究,但是很多实际例子逃不出双稳态高斯分布这个例子,但是极大地推动了随机共振的应用性研究方向,就是随机共振的发生机理是次要的,主要就是引入噪声这个自由度到底有什么益处,与经典的信号处理方法比较优势体现在何处?这个是今后主要的发展方向,我也向这个方向努力,至少我们证明了一种有别于美国这个学派的最优噪声类型(已经投IEEE期刊)。
总结来说,随机共振研究很多比较容易的问题都基本解决,余下很多难的问题需要研究,在实际应用问题上有一定用处,这个应用程度需要我们进行证实,期待像压缩感知、机器学习这样的具有深度和广度的应用现在还是比较不乐观,这也是国内外随机共振研究近期有些下降趋势的原因,我觉得需要一些理论突破和实际应用的成功才能带来更大的发展。
段法兵
即日
fabing.duan@gmail.com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65241-1091668.html

上一篇:花开花落无间断,春来春去不相关
下一篇:博士点保住了,谢天谢地
收藏 IP: 112.6.124.*| 热度|

2 马军 郭景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6 12: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