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发展缓慢最本质原因—光污染与向内发展
热度 3 刘青松 2024-2-25 21:45
物理界最著名的一张合影当属1927年第五届索尔维会议的合照,里面任何一位科学家站出来都是后背仰望的翘楚。这情景就像射雕英雄传里的华山论剑,众多大家思维碰撞之活跃,思想交流之涌动,思考内容之前沿,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与之相匹配的一个话题就是,随后的一百年里,真正属于创新且引领时代的科学发现越来越少, ...
3596 次阅读|3 个评论 热度 3
生命与意识
热度 2 刘青松 2024-2-22 18:31
在科学与哲学方面,生命与意识这两个课题,研究成果多,程度却相当浅。 这两个问题都涉及超级复杂体系。这种体系具有一个显著特征,在宏观层面很稳定,具有某种可预测的规律,而在微观层面则杂乱无章。比如,基于意识,我们能感知痛苦和喜悦的存在。可在微观电信号和神经传导层面,我们看不出痛苦的含义,估计只是某种 ...
3521 次阅读|3 个评论 热度 2
社会流动性与动态公平
热度 1 刘青松 2024-2-14 10:40
春节档电影《二十一条》讲述了一个法律上有关公正的故事。其核心含义就是公正与不公正是同时存在的。当强调犯罪者应该有权益时,反过来可能就损害了受害者的正当权益。影片宣扬的其实是一个很朴素的道理,让施暴者得到最大化的犯罪成本,而让受害者得到最大的保护。这就是最大的公正。 这个公正容易得到吗?当然不容易 ...
1405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额尔古纳河之遐思
刘青松 2024-2-12 22:10
几年前,去呼伦贝尔出差,第一次看到全牛头宴,第一次去欣赏额尔古纳河。 额尔古纳河是黑龙江的上游,而额尔古纳河的上游则为海拉尔河。从大兴安岭西侧的海拉尔河出发,一路向西,到达新巴尔虎左旗阿巴图附近折向东北,始称额尔古纳河。 在地质上,这一段河流流经的地区叫做额尔古纳地块。相比较于板块,地块比较小 ...
651 次阅读|没有评论
清风 雨露 明月 星辰
热度 1 刘青松 2024-2-10 17:17
我问朋友,前世为何? 答曰:“清风、雨露、明月、星辰。” 这个答案有点类似于读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的读后感。这本书被董宇辉直播,销量几百万册,说明至少有几百万读者去产生共鸣。有读者留言:“读不出直播时提到的那种自然精神,可不可以退货?”同样的书,同样的文字,读后感却大相径庭。最大的原因是对 ...
4511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目标与结果
刘青松 2024-2-8 11:49
时间确实像一个单向轴,匆匆向前。前方是没有发生的目标,身后是留下的一串串结果。 我很喜欢“结果”这个词,开花结果,引申为已经实现的目的和状态。我们每天要和这两种状态在打交道,有时候竟然分不清哪些事情我们的目标,哪些是时间一到必然会有的结果。 初看这两个词好像泾渭分明,毕竟在理想的时间轴上,二者 ...
5208 次阅读|没有评论
教育与管理的全局观
热度 2 刘青松 2024-2-6 12:00
教育是个复杂体系,涉及人性本身、教育规律以及教育体系管理诸多层面。在大工业生产的时代,流水线展示了强大的效率和生命力。把任何一个复杂物体(比如汽车、手机)拆分成诸多零件,然后按照严格统一的程序进行组装,一批批质量相近的产品不间断地产出。在这个系统中,任何一个零件和过程所涉及的误差范围非常小,因此可 ...
4556 次阅读|3 个评论 热度 2
春天
刘青松 2024-2-5 12:29
这几天校园里的蛙鸣声响亮了,小鸟们也明显地更活跃起来。显然,在二月初,动物们感受到春天的气息,立春了。我当然也能感受到温度回暖,舒适度增加,穿凉鞋也不至于那么扎眼。 回想起来朱自清先生写的《春》,能感受到他对环境变化的敏感。“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 ...
2778 次阅读|没有评论
通感:绘画、听歌、畅谈、PS
刘青松 2024-1-24 11:53
我们身体的感受器很灵敏。 看到美丽的景色,听到悦耳的声音,读到感人的文字,设计出新奇的图案,或是获得全新的科研发现,都会感到愉悦。这是通感在起作用。 仔细思考通感的来源—为什么不同的行为可以产生类似的效果? 我以自己为观察对象,发现通感可通过画面化来实现。具体来说就是把各种感觉转化为脑海中的 ...
2917 次阅读|没有评论
科研与管理中的制造问题及解决问题
刘青松 2024-1-4 21:22
通过实践,我体会到“管理”确实有科学成分在其中。无论是科研,还是管理,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重要。判断一个目标是否可行,不能只看表面功夫,口号喊得高,执行不落地,早晚出差错。 对于科研工作者,制造(或者提出)科学问题很重要,这种能力也是判断科研工作者水平高低的核心指标。科研工作不能拾人牙慧,要勇于开 ...
6103 次阅读|没有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02: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