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大脑信息处理神经场理论
孙学军 2023-6-1 16:09
许多自然系统的结构都会影响它们的功能。大脑也不例外,许多研究已经确定了各种解剖学和功能特性之间的相关性。 然而, 过去 缺乏一个统一的框架来理解大脑功能如何从相对稳定的解剖支架中出现,并且从根本上限制神经元动力学的特定解剖学特性仍然不清楚。 大脑的解剖结构必然会限制其功能,但具体如何仍然不清 ...
1978 次阅读|没有评论
高压氧悖论和大脑疾病治疗
孙学军 2023-5-31 06:01
高压氧临床应用非常流行,高压氧的传说更流行。高压氧确实能治疗某些疾病,例如血管内气泡、厌氧菌感染、一氧化碳中毒,对疼痛、高血压、抑郁症也可能有一定作用,但对解决高考成绩并没有有效的证据。高压氧的作用主要有两类,一是解决组织缺氧问题,二是通过影响身体组织细胞产生的间接效应。而间接作用主要来自氧气的毒 ...
1577 次阅读|没有评论
惰性气体生物作用给氢气效应机制的启发
孙学军 2023-5-29 08:54
氢气具有选择性抗氧化作用,最近中国氢气医学研究学者何前军教授等提出氢气的分子靶点可能是铁卟啉,由于 铁卟啉是许多蛋白质的重要活性辅酶,意味着可能对许多生物过程产生影响。但这些观点仍然需要更多相关证据佐证和确认。目前氢气效应靶点仍然是这一领域需要探讨的重要科学问题。 英国著名自由基生物学研究学者 ...
2705 次阅读|没有评论
慢性肠炎多是心病,心病需要心治!《细胞》
热度 2 孙学军 2023-5-27 10:07
众所周知,心理压力会加剧某些肠道疾病引起的肠道炎症。现在科学家们已经找到了原因。新研究 1 概述了一个笼统的叙述,从大脑中产生的化学线索开始,到肠道中的免疫细胞结束——这个序列给患有这些疾病的人带来了麻烦。这项工作今天发表在《细胞》杂志上,有助于解释慢性压力如何引发身体不适。这意味着管理压力水平可 ...
4207 次阅读|4 个评论 热度 2
用干细胞治疗疾病的再生医学
孙学军 2023-5-26 07:14
几乎所有人类疾病,无论是损伤、感染、慢性病还是退行性疾病,都会损害组织( 1 )。此外, 45% 的死亡可归因于炎症和纤维化相关的再生失败 ( 1 )。在损伤后恢复健康需要回答一个关键问题:如何诱导人体组织再生?确定指导难治性组织沿着再生路径前进的指导性线索仍然是一个关键但难以捉摸的目标。尽管如此,针对 ...
2895 次阅读|没有评论
程序细胞坏死关键过程的分子细节被确定
热度 2 孙学军 2023-5-23 20:36
程序性细胞坏死和凋亡不同,细胞坏死释放细胞内物质,能导致炎症反应,这是许多感染和非感染性炎症相关疾病的重要细胞学基础。但是细胞内物质释放的具体细节过去了解并不充分,给有效针对细胞坏死导致的炎症反应的控制带来困难。最近有研究对这个细胞释放细胞内物质的过程提供了更全面的认识,这一认识有望帮助解决这种内 ...
2428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2
氯胺酮临床试验失败了,说明什么?
孙学军 2023-5-23 08:29
氯胺酮是一种麻醉药物,其特殊性是能让人产生灵魂出窍的感觉,正是因为这种效应也让氯胺酮成为一种流行的危害很大的毒品。但是,现在氯胺酮也已经被作为抑郁症的治疗药物,最新研究意外发现,这种药物抗抑郁症作用似乎只是因为麻醉。这一结果是非常令人意外,因为最近这些年对氯胺酮的研究已经非常深入,且根据这些研究开 ...
3300 次阅读|没有评论
仍然无法解释的全身麻醉现象
孙学军 2023-5-12 16:42
我曾经说,医学是讲究实效,不讲理的学科。关于麻醉技术,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我们很早就使用了麻醉技术,今天已经建立了各种麻醉技术方法,为临床手术提供了关键的技术保障。但是到今天我们仍然说不清楚麻醉产生的分子甚至细胞学基础。最近浙江大学学者提出小胶质细胞麻醉新假说,这一研究还获得了《科学》杂志的关 ...
4748 次阅读|没有评论
恶病质分子机制研究
孙学军 2023-5-11 09:19
体重减轻在患有慢性炎症性疾病(如癌症、心血管疾病、感染和代谢紊乱)的人群中很常见。这些人表现出食欲下降,骨骼肌和脂肪量减少, 这是一种称为恶病质的多器官综合征的表现 1 。 癌症和恶病质患者对治疗反应不佳和死亡的风险高于没有恶病质的人 2 。缓解恶病质的常规方法包括营养干预、运动和疑似介导分子的药理学 ...
3087 次阅读|没有评论
科学家实现高效光催化产氢气新策略
孙学军 2023-5-9 18:26
空气 - 水界面的可浮式水凝胶光催化平台在放大太阳能 产氢气 方面具有实用优势 。 氢气 通过光输送、供水和瞬时气体分离进行生产。 氢作为一种零碳排放燃料,预计未来将成为主要能源。在各种 氢气 中生产方法,利用丰富的太阳能生产 氢气 在光催化平台存在的情况下从水中获取一直是一种有 ...
3556 次阅读|没有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3-6-2 12: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