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论地学研究论文中参考文献引用的三个层次和三个问题
热度 8 吕洪波 2018-12-17 14:29
论地学研究论文中参考文献引用的三个层次和三个问题 A discussion on the three reference citation levels and three issues of technical writing in Earth Sciences 吕洪波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长江西路66号,266580) 在评审地学相关专业不同级别学生的学 ...
个人分类: 教学研究|14137 次阅读|23 个评论 热度 8
退休前最后一堂研究生课讲授完毕时的惊喜和感动
热度 23 吕洪波 2017-12-13 19:52
我从 2005 年起一直给硕士研究生讲授 《 板块构造与沉积作用 》 (双语),到 2017 年 1 月上旬结束,连续为地质学专业研究生讲授了 12 年(十二个轮次)。这是将大地构造与沉积作用结合在一起的一门高级理论课,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构造地质学、大地构造学和沉积学等专业基础,再加上是以英语为 ...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2395 次阅读|47 个评论 热度 23
关于《地球科学概论》双语教学PPT课件的答复
热度 6 吕洪波 2017-3-2 08:58
昨天收到某高校年轻教师的来信,向我索要《地球科学概论》双语教学的PPT。 很高兴有年轻教师如此重视双语教学并提前准备PPT,相信他的授课一定会成功! 下面是这位教师的来信和我的答复: 一、某年轻教师的来信: 吕老师,您好! 我是------大学地球科学------的一名年轻教师-------- ...
个人分类: 教学研究|8794 次阅读|16 个评论 热度 6
狼山野外地质考察后学生的感想
热度 19 吕洪波 2016-9-27 20:15
刚刚完成连续三年对狼山的野外地质考察,我正开车奔驰在返回青岛的路上,收到学生发来的感想,这也让我浮想联翩... 因为明年秋天我就退休了,这位同学是我在中国石油大学指导的最后一名硕士研究生。因为本科成绩较好,他于2013年秋天就被推免为地质学专业硕士生,在2014年入学前的暑假就开始跟随我到 ...
个人分类: 杂谈|12396 次阅读|70 个评论 热度 19
刚刚获得的研究生教学奖励
热度 37 吕洪波 2016-1-12 17:43
本学期承担了两门课:本科生的《地球科学概论》和研究生的《板块构造与沉积作用》,都是双语教学。尽管有时感觉有点累,但却坚持下来了。毕竟到了在职生涯的最后三年,更得珍惜站在学校讲台上的时光。 昨天研究生的最后一堂课结束时,十几名学生一起围拢过来,变戏法一样捧 ...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0752 次阅读|89 个评论 热度 37
今年的《地球科学概论》课程总结--专业基础不能再淡化了
热度 5 吕洪波 2014-1-11 19:20
今年的《地球科学概论》因修订课程设置,包含实验课在内仅48学时,后来系里王老师争取后改为52学时。这么少的课时无法讲授完全部,因此,少讲了下述章节: 行星地质学、海洋的地质作用、湖泊的地质作用、风的地质作用、块体运动、人类生存与地球环境。 这些内容以后也很少有后续课程专门讲解,需要同学们自己自习了 ...
个人分类: 教学研究|6863 次阅读|10 个评论 热度 5
博客上发表原创性论文:《地球科学概论》双语教学开卷考试分析
热度 13 吕洪波 2013-1-18 22:45
博客上发表原创性论文:《地球科学概论》双语教学开卷考试分析
科学网博主黄佶老师发布博文--《 我心目中的数字化学术发布和交流平台》,建议在网络平台上发表学术论文。我觉得有道理,于是决定做个践行者,尝试将自己尚未发表过的教学研究论文放在博客上发表,借此与同行交流。鉴于科学网的影响,在这里发表教学研究论文也许比某些纸质杂志影响更大,交流更方便。 本 ...
个人分类: 教学研究|10590 次阅读|41 个评论 热度 13
《地球科学概论》(双语)期末开卷考试结果通告
热度 6 吕洪波 2012-1-12 23:14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质学2011级各位同学: 今年的《地球科学概论》(双语)期末开卷考试在大家的努力下顺利结束,为了让大家尽快知道自己的成绩,在家放松过个快乐的春节,特借科学网宝地通告考试结果(已经在校园网BBS上通报,但发现没几个人看,估计学生回家后可能无法登陆校园网BBS): 1、 总体上考试成绩不错 ...
个人分类: 教学研究|5985 次阅读|12 个评论 热度 6
“剽窃”是外国人发明的
热度 17 吕洪波 2011-12-2 12:00
近年来国内学术界经常爆出“剽窃”事件,这已经不是新闻(没有被爆料的更多,几乎每个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都存在)。但奇怪的是多数单位(包括著名期刊、杂志)在接到举报后往往不是立即行动处理剽窃者,而是想方设法找理由为剽窃者开脱责任,似乎一旦处理责任人,单位或杂志社就丢人似的。 &n ...
个人分类: 教学研究|9051 次阅读|34 个评论 热度 17

本页有 1 篇博文因作者的隐私设置或未通过审核而隐藏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00: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