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黄土高原粮食安全问题
热度 1 上官周平 2024-11-11 11:11
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黄土高原地区是我国人口-资源-生态-粮食-环境矛盾最集中、治理难度最大的区域之一,解决好粮食生产与生态环境的矛盾是该区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此,黄土高原粮食生产定位、发展前景以及开发技术,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一 我就想起30年前的199 ...
4707 次阅读|8 个评论 热度 1
《黄土魂》读后感
上官周平 2024-10-28 15:24
上午读过吕明、吕明凯同志撰写的《黄土魂》,于今年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内心甚为震撼和感动。我为陕西旬邑县七十、八十年代这批基层干部,在贯彻党的农业农村发展政策,积极推动当地农田基本建设,努力改造黄土高原千沟万壑、重塑山水林田路村乡村面貌中,所做的艰苦卓绝、卓有成效的工作成果和过程而震撼,为书中这批 ...
788 次阅读|没有评论
植被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热度 1 上官周平 2024-10-7 09:39
水土流失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在土地与景观严重破碎化的黄土高原地区尤为严重。水土流失防治主要有生物、工程和耕作措施,植树种草作是治理水土流失的一项重要生物措施,大量的工作证明植被与侵蚀之间呈现出一种非线性相互作用、尺度多重性和空间异质性的特征,林草植被对侵蚀过程影响的方式、程度与机 ...
5750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黄河“几字弯”攻坚战中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上官周平 2024-8-29 06:55
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推进黄河“几字弯”攻坚战,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崇高事业。陕西省黄河“几字弯”区域涉及9市68县区18345万亩土地,占全省国土总面积59.5%,是全国荒漠化危害严重的区域,也是世界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近年来,通过退耕还林还草、水土保持、封育飞播、防护林建设、退化林修复等措施, ...
1177 次阅读|没有评论
退耕还林成效提升路径
上官周平 2024-8-2 07:40
今年是我国退耕还林工程实施25周年,有幸被邀请在7月26-29日召开的第九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22中国退耕还林还草二十五年学术交流会做特邀报告“巩固退耕还林成效,助力三北工程攻坚战”,主要介绍了退耕还林历程、成效、提质增效路径与发展建议,本文主要基于这一报告材料形成。 一 ...
1731 次阅读|没有评论
毛乌素沙地樟子松林营造
上官周平 2024-7-3 10:45
樟子松在 榆林毛乌素沙地生态修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毛乌素沙地荒漠化治理的功勋与明星树种,极大地促进了毛乌素沙地完成了世界上最大面积的生态逆转,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 历史性转变。 在陕西省治沙研究所红石峡沙地植物园,有1964年从樟子松原产地呼伦贝尔市红花尔基引进栽植的1.3亩200多株樟 ...
3603 次阅读|没有评论
淤地坝的功效与应用前景
热度 1 上官周平 2024-6-6 07:16
淤地坝是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一种有效形式,既可以增加耕地面积、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又可以防止水土流失,是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的基础工程。近年来,淤地坝在黄土高原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巩固退耕还林成效、确保脱贫成效、促进乡村振兴、支撑区域绿色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最早了解、 ...
4745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参加南水北调水源地水资源保护与利用调研工作纪事
上官周平 2024-3-8 09:45
2017年4-5月份,我有幸参加了陕西省政协组织的陕南南水北调水资源保护与利用调研工作,由时任省政协李晓东副主席带队,在汉中、安康和商洛三地14个县,历时15天时间,有针对性的就陕南保护南水北调水质过程中水土保持、生态整治、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理、现代农业园区、特色产业、水质监测、移民搬迁、河道整治等方面开 ...
2004 次阅读|没有评论
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在提质增效
上官周平 2024-2-21 13:17
实施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是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 2020 年 6 月 11 日,国家发改委、自然资源部联合印发了《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 2021-2035 年)》,要通过大力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全面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作,实现全国各类自然生态系统状况的根本好转 ...
4482 次阅读|没有评论
水土保持碳汇的重要性与意义
上官周平 2024-2-14 06:11
近年来,我国水土流失强度和面积持续减少,自然生态系统退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然而,我国水土流失面积仍达267.42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面积的28%,多为自然条件复杂、治理难度较大且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生态脆弱和欠发达地区。水土保持碳汇是指对水土流失采取预防和治理措施后所产生碳汇的过程或能力。因此,我国水土保 ...
4956 次阅读|没有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10 00: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