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学术交流的基本逻辑与学术创新
热度 4 高峡 2024-9-20 07:21
学术交流的基本逻辑与学术创新 学术交流不仅仅是学术信息的交流,更是生成、发展有价值的学术新信息,及有效地使用这些信息。正是学术交流的这一基本逻辑,确定了科学家积极并不间断地参与学术交流的客观事实,形成了科学家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科学研究方式,也成为促进学术创新的基本机制。 运用 ...
个人分类: 学术交流研究|5371 次阅读|7 个评论 热度 4
钱学森批评的“胆子太小”具体指的是什么?
热度 8 高峡 2023-11-28 06:05
钱学森批评的 “胆子太小”具体指的是什么? 在谈钱学森批评的 “胆子太小”之前,让我们先从科学的源头之一——假设与猜想说起。 科学假设与猜想,无疑是科学家的一种高级智慧,这种智慧是科学家集经验、直觉、想象和灵感的一种独特思维过程。现在对这个思维过程了解的还不多。这种智慧的初始形态笔者称 ...
个人分类: 学术交流研究|5480 次阅读|8 个评论 热度 8
学术交流在科学逻辑中的价值
热度 4 高峡 2023-9-10 06:10
学术交流在科学逻辑中的价值 在人类探索自然世界的科学智力竞争中,科学发现与科学假说普遍被认为是科学的源头。人们常说科学源于发现,这毫无疑义,其实科学假说也是科学的发端,对这一点似乎还不那么理直气壮,其实由于提出科学假说而促使科学家努力作出新发现的实例比比皆是。提出科学假说后被证实而获诺贝尔奖者不 ...
个人分类: 学术交流研究|5637 次阅读|9 个评论 热度 4
学术交流的激发思维与思维受激
热度 1 高峡 2023-8-5 09:55
学术交流的激发思维与思维受激 学术交流以激发思维、创新思维为根本宗旨,用思维创新打开学术新问题、新方向、新路径的认知空间,从而增添新的思想内容、建构学术新形态。 学术交流是学术信息的有序流动,通过信息的交流促进思想相互作用,它的核心价值在交流中的思维受激。知识与信息只是构成学术交流 ...
个人分类: 学术交流研究|7995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学术交流个体智慧与集体智慧的价值
热度 3 高峡 2023-5-13 10:09
学术交流个体智慧与集体智慧的价值 学术交流中的科学家智慧,可拆分为科学家 个体智慧与 集体 智慧。 个体智慧表现在科学家的论著、学者之间的书信往来、学术讨论中的言论及言谈举止中。学术交流的核心意义在于个体智慧可以激发出新的个体智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可能激发出当时背景下最高个 ...
6595 次阅读|9 个评论 热度 3
学术交流与激发创造性思维
热度 5 高峡 2023-4-14 11:07
学术交流与激发创造性思维 学术交流与科学实验一样 都是探索科学 的重要手段。 科学实验是对自然之物的观察与研究,一就是一、二就是二,研究者往往依靠个人的知识和经验对实验结果给予解释,找出规律。然而很多时候研究者受个人思维的限制,苦思冥想而不得其要领,此时思维创新往往成为打开新认知 ...
个人分类: 学术交流研究|6669 次阅读|8 个评论 热度 5
《第三届科技社团改革发展理论研讨活动》 发言提纲
高峡 2022-10-1 16:13
第三届科技社团改革发展理论研讨活动 发言提纲 高 峡 一、科学自信助推自立自强 心态体现在日常之中。增强自信往往需要转变观念,科技社团的改革发展同样如此。举例:科协系统流传一句老话;“动则成体静则散”。以往对这句话理解多有负面情绪:学术团体日常散的状态难以形成力量。社团内部及社会层 ...
2467 次阅读|没有评论
学术交流激发创新思维探索 ——学术交流文化研究笔记之一
高峡 2021-1-8 10:59
学术交流激发创新思维探索 —— 学术交流文化研究笔记之一 高 峡 科技之光照耀星球大地,其总源头在思维创新之花永不凋谢。而激发创新思维正是学术交流的根本使命和重要机制,也是科学创新的前提。 随着人们对创新追求的深化,激发潜能、创新思维与原始创新的重要性不断前置,而将学习、探索与一般研 ...
个人分类: 未分类|5401 次阅读|没有评论
科学精神如何贴近生活气息? ——弘扬科学家精神机制探讨
热度 8 高峡 2020-8-22 14:56
科学精神如何贴近生活气息? —— 弘扬科学家精神机制探讨 高 峡 认识科学精神不能囿于精神一端,而应回到科学的实践;不是分开、割裂认识科学的精神与物质的活动,而应包含两者统一的全部实践。 当我们运用精神与物质辩证关系考查科学精神之际,我们不难发现:中国科学家在践行科学精神同时,伴随着 ...
11077 次阅读|25 个评论 热度 8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7 00: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