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置顶 · 中学生科研之愚见
热度 12 2018-8-27 07:41
我权且算个科研人员吧,不过研究做得也只是马马虎虎。自我反省,是因为以前玩得太多,又啥名堂没玩出来,但却因此导致基础方面的底子比较薄。现在当想切到一个感兴趣的新领域做些探索时,就发现相关的书有些只能看完目录,便不得不放下了。每每此时,就有点想打碎重来,兴许还能做点好的成果 ...
16965 次阅读|32 个评论 热度 12
置顶 · 爱犯错的智能体 – 视觉篇(五):火星人脸的阴影
热度 2 2018-8-17 07:01
一、火星人脸 人类对外星文明的寻找和痴迷自古就有记载。所以,每每看到拍摄于外星球的照片,必然会情绪激动,试图从中获取存在外星人的蛛丝马迹。 图 1(a) 是一张 1986 年美国“海盗 1 号”火星探测器在火星“西多尼亚”地区拍摄的照片。如果直接对图做分析,即使用到上文讲过的先验 ...
18180 次阅读|4 个评论 热度 2
置顶 · 爱犯错的智能体 -- 视觉篇(四):看得见的斑点狗
热度 5 2018-8-1 09:02
先看张图。大家看看图 1 里面,有什么东西呢?一群杂乱无章的黑点块,还是其他?如果我说,里面有一条低垂着头的斑点狗,可能 还有一棵长着茂密树叶的树,你都能看见吗? 图1树旁的斑点狗 也许能,也 ...
22406 次阅读|13 个评论 热度 5
置顶 · 无解的中国教育
热度 28 2018-6-25 07:10
作为一名初中生的家长,我每个周末只要不出差,都会带小朋友去上各种兴趣班,英语、物理、数学,还有舞蹈、跑步。不过这些都不是我逼着上的,都是她自己来做决定,我负责交钱和接送。如果她不喜欢了,我们也不勉强,比如钢琴。 作为一名计算机专业的从业人员,我对电脑及相关设备上的各种 ...
27751 次阅读|63 个评论 热度 28
高质量读研,读研的助力与护航
张军平 2025-6-16 07:13
今年毕业季,我参加了几场博士、硕士论文的答辩。一个比较强的感受是,不少研究生的大论文,即毕业论文,写得不是太认真。问题很多,比如参考文献格式不规范、正文存在各种充页数的不当做法、AI写作痕迹重、理论实验存在漏洞、论文表述不成体系等。 说不太认识似乎没啥大问题,但隐藏的后患是,如果最终版的论文上传在线 ...
5006 次阅读|没有评论
为什么我国出不了马斯克和Jumper:八个问题
热度 9 张军平 2024-10-15 09:00
2024年10月13日,马斯克创新性地将一级超重型火箭用夹筷子的方式成功回收。这种方式去掉了火箭支撑架,可以明显减轻火箭的重量、减少维护时间和加速火箭的再利用。看到筷子夹火箭的成功,我在朋友圈发了句感叹:“我们的科研在原创性方面,大概率都毁在可行性上,因为很容易被专家置疑且否定那些没见过的方案。要实现突破 ...
6423 次阅读|15 个评论 热度 9
为什么诺贝尔化学奖又被人工智能学者拿了:阿尔法折叠,蛋白质结构预测易手
热度 2 张军平 2024-10-9 21:11
今天诺贝尔化学奖开奖,三位得奖者均是因为对蛋白质的杰出贡献获奖,其中 华盛顿大学西雅图分校的 David Baker是因为 “计算蛋白质设计”,另后两位是英国伦敦 Google DeepMind 的 Demis Hassabis 和John M. Jumper在“蛋白质结构预测”的贡献。 我在昨天聊诺贝尔奖物理学奖的文章最后一段做了一个预言: 从今年 ...
10313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2
为何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颁给两位人工智能学者?谈人工智能的历史变迁及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热度 5 张军平 2024-10-8 21:38
2024年10月8日,国庆节放假完第一天,2024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颁给了两位人工智能学者,约翰·霍普菲尔德(John Hopfield)和杰弗里·辛顿(Geoffrey Hinton),因为他们通过人工神经网络对机器学习方面形成的奠基性贡献。我相信这结果让大多数物理学家大失所望,毕竟物理学方面的成就也不少。自1901年首次颁奖开始,历届的物理 ...
6611 次阅读|6 个评论 热度 5
人工智能的极限:智能拼卡时代
热度 3 张军平 2024-4-22 09:46
近两年人工智能的发展不可谓不快,在聊天式人工智能、文生图、文生视频、文生音乐方面,一个接一个新的成果被快速推出,ChatGPT, Sora, Suno。2024年1月份学术圈还在讨论4秒的文生视频如何拓展到15秒,3月份OpenAI公司的Sora就直接生成了1分钟的视频。而最近Anthropic公司的Claude3以及Meta的LIama3也在陆续刷新大语言模型 ...
4686 次阅读|6 个评论 热度 3
人工智能的极限:退化的可解释性
热度 1 张军平 2024-4-16 07:58
近年来的人工智能发展,从总体上看,是不太介意有没有可解释性的,预测性能为王,因为后者更容易变现。 自留地—随机邻域嵌入 事情得从t-sne(t分布的随机邻域嵌入, t-stochastic neighborhood embedding)说起,深度学习研究者都希望通过可视化的方法来让人们看到模型到底干什么,以便能更好地说明模型的效果,顺便通过 ...
6532 次阅读|3 个评论 热度 1
考研高考化,高考应“科普化“
热度 6 张军平 2023-4-11 09:00
2023 年研究生入学考试基本接近尾声了,该面试的、该调剂的都快完成了。与去年457万报考人数相比,今年增加了17万,达到474万。比2021年到2022年的21%的研究生报考人数增量要小一些。但考研难度却大了不少,从三个方面就能看出。一是以往400分的考研高分,今年被调剂的不在少数。二是一些学 ...
7740 次阅读|7 个评论 热度 6
舌尖上的人工智能
热度 7 张军平 2023-3-18 11:49
上个月本学期第一次讨论班结束,原计划让学生叫外卖来当晚餐的,负责组织的学生说大家想去外面吃火锅。我想也行,便同意了,让他们自行处理,于是便有了头上贴着“退烧贴”的一组火锅饭局图。 最近放开了,我偶尔也会一家出门下馆子。观察了下,现在餐饮业还是有了些许变化。火锅店多了,烤肉烤鱼各种烧烤的店多了, ...
8436 次阅读|12 个评论 热度 7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6-22 19: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